-
-
嘉能可传奇
相比老牌大宗商品贸易商,嘉能可似乎始终以一种更为激进却神秘的方式改写行业模式。“嘉能可少了一些显赫的经营历史以及与之伴随的商誉积累,但同时也少了一些束缚,在交易和扩张上有着更大的行事空间。”但没人希望工业基础原料市场会处于私人寡头的阴影之下
넶37 ¥ 0.00 -
60家地方AMC
地方AMC在成立初期,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地方机构进行资产出表、掩盖不良,其占据一半以上的利润来源于类信贷业务,有些监管较松的区域类信贷业务的利润甚至占到了地方AMC总利润的80%左右。而地产项目又是类信贷业务的绝对大头.全国性AMC,相当大比例投向地产项目
넶75 ¥ 0.00 -
Reits的历程
由于中国的直接融资占比低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没有发达国家成熟,股票市场规模占GDP的比重要低于发达国家。因此使用REITs与股市规模之比来估算REITs市场规模并不合理。参考全球主要REITs市场REITs规模占GDP的比重的范围,可以计算得到中国REITs市场的规模大致在3-8万亿元。
넶44 ¥ 0.00 -
全球另类投资现状
全球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要3.6万亿美元;房地产投资在2010年-2016年快速增长,2016年后增速放缓;对冲基金里,过去十年收益最高的类别是全球股票策略,其次是相对价值策略,收益最低的是全球宏观策略。对冲基金和传统60/40的投资组合在衰退和市场极端情况下相关性较低。
넶32 ¥ 0.00 -
贝莱德CEO:创纪录资金正在流入中国
“许多美国大公司在中国非常活跃,销售商品,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未如此之大,”“全球投资者都在奔向中国,而不是远离中国。”他欢迎与拜登政府讨论对华多边合作必要性。“有必要让全球第二大和第一大市场进行对话,有必要让多边主义构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넶44 ¥ 0.00 -
日本消费金融兴衰录
1998年,小额零售贷款巨头武富士公司上市,次年该公司创始人成为日本首富,消费金融走到了看似最辉煌的时刻。畸高的利率、过度贷款造成多重债务者以及破产者的增加,引起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当时,日本国内因经济因素自杀的人数增至近9000人,约占自杀总人数的30%
넶57 ¥ 0.00 -
警惕全球30万亿美元游资
当前,全球游资正在利用货币水位差从人民币资产上疯狂套利。这些国际投机资本并非没有成本,最主要的成本是中国外汇管制成本。然而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国际游资可能会继续涌入。当然,外资和热钱进入中国投机套利,并没有违反市场规则(除了地下钱庄的游资)
넶34 ¥ 0.00 -
日本,货币超发却无高通胀
贫富分化加剧,富人拥有更多资产,信用资质更好,更容易获取信贷资源,超发的货币天然就更容易流向富人。日本1984-2013年近30年收入和消费情况来看,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就越低,富人边际消费倾向还要更低,这意味着货币流向富人后,进一步流到资产领域。
넶67 ¥ 0.00 -
国际收支结构演变趋势
国际收支是一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镜像反映。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延续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结构呈现经常账户顺差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顺差的“双顺差”格局,外汇储备规模稳中有升,对外金融资产和负债均有所增长。总体来看,平衡基础较为稳固,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넶74 ¥ 0.00 -
政府引导基金政策演变
早期设立的引导基金政府财政出资比例一般在25%以内,2010年出现35%-45%,2015年出现高达45%以上的情形。在2015年出台的管理办法中,财政出资比例大部分在25%-35%区间,占72%。随后部分城市财政出资比例逐步提高。从总体趋势看财政出资比例逐步增大,提升了子基金的设立效率。
넶33 ¥ 0.00 -
中美最优贷款利率机制比较
美国最优贷款利率实质上盯住的是银行市场融资的边际资金成本,而中国贷款报价利率盯住的MLF利率并不是银行市场融资的边际资金成本。这是两个定价机制的本质区别。
美国最优贷款利率是银行用来对短期贷款定价的几个基准利率之一,中国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银行用于贷款定价的唯一基准利率。两者在使用范围上存在重大差别。넶79 ¥ 0.00 -
北美地区,高科技公司欠钱最多
在北美地区,非金融公司债务总计7.8万亿美元,其中包括了6万亿美元的未偿公司债券、1.4万亿美元的未偿贷款和4440亿美元的循环信贷。按行业划分,高科技公司9270亿美元的债务规模远远超过所有其他类别。石油和天然气以位列第二,而医疗和制药集团位列第三。
넶43 ¥ 0.00 -
小微金融十二年
从2008年民生银行推出第一款专注小微金融的产品“商贷通”起,12年里,银行对小微金融的探索几经沉浮。如今线下作业模式已经被数字化所取代,从用户到商家,对于零售金融的习惯也早已迁移至移动端。大数据成为了最重要的核心驱动力,数字化能力更是被视作杀器
넶35 ¥ 0.00 -
美国贷款质量20年变迁
借鉴美国金融业,以提高我国银行业防控信用风险能力:关注并适当调节贷款价值比,确保不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征信系统还不够完善,未来要进一步掌握客户的信用水平,有助于防范风险。重视反映贷款质量恶化程度的贷款迁徙率;提高对年轻客群、学生贷款标准等
넶72 ¥ 0.00 -
认识全球金融版图
在全球金融版图里扩大地盘,比在国际贸易领域扩大地盘要困难得多。在美国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里,中国在全球金融版图中只是挤占了一个小角落,而且是监管部门经过多年努力争取来的。大部分中资金融机构在港澳还能赚钱,这只是跨境,但要跨国赚钱就很难了
넶30 ¥ 0.00 -
银行“大零售”之王
以利润规模看,建行高居榜首,工行紧随其后;招行依然是股份行中零售业务的“翘楚”,利润甚至超越了国有大行中的邮储银行以及交通银行。股份行中的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也可见蓄势发力。上市城商行“大零售”体量则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利润增速整体居首。
넶26 ¥ 0.00 -
消失的信用
中国信用体系已经出现了从外围向核心的衰退:即民营和中小企业的信用萎缩,货币只能向政府和土地信用过度集中。如果做实业的企业家对经济前景信心仍不能有效改善,即便基础货币投放再宽松,也不能撑起一个新的信用和投资周期。何况,杠杆率已经几乎到了顶点。
넶45 ¥ 0.00 -
扯淡的金融创新
眼花缭乱的金融创新其实都是借创造更多形式发放贷款的一种借口和理由罢了。金融创新跟经济发展之间,很难认定金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性证据。过于注重资产端的利益获得,而仅仅以提高风险容忍度为前提的金融创新,本质都是拿未来的利益来换取当前的效益罢了
넶22 ¥ 0.00 -
金控集团数据整合战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金控集团存在极强的动因通过将来源于不同成员企业的金融数据汇聚在一起,进行加工、分析、挖掘和可视化等处理,形成数据产品反馈给各成员企业,可分别用于交叉营销和精准营销、优化运营管理、研发新产品以及风险控制等目的。
넶47 ¥ 0.00 -
银行业五年的最好成绩单
不少银行2019年中期交出了近五年来的最好成绩单。2013年不少银行提出向零售业务转型,试图通过零售金融这一“压舱石”来平滑周期,同时加大对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力度,严控新增贷款质量等等。如今效果已经初显。而面对逐渐收窄的净息差,银行的日子也并非无虞。
넶14 ¥ 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