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金融市场    外汇局:如何衡量我国真实的外债风险?
  • 全球产业链演化历程

    技术演进、竞争优势和风险环境是推动全球产业链发展的三股主要力量。技术演进是产业链结构变化的基础。在不同时期,三股力量以不同形式共同塑造全球产业链格局。在当前,三者分别对应着绿色化、效率性和安全性,使产业链呈现绿色化与多国多中心化的发展趋势。

    61 ¥ 0.00
  • “三得利”的扩张之路

    酿制威士忌100年企业——日本三得利控股的家族长期以来以自己节奏行事,注重长期发展。2022年有190亿美元收入。在日本烈酒、啤酒和软饮料等零散型市场上保持着自己的地位。据穆迪数据,按收入计算,三得利是全球第三大烈酒制造商,仅次于英国帝亚吉欧和法国保乐力加。

    23 ¥ 0.00
  • 4000年利率趋势

    面对历史,大家的归纳判断都不尽相同,对未来,分歧就更大了。利率研究的迷人之处和难度之大,也许就在于其既有一定规律可循,又充满着随机扰动,是无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下,利率绝对值的一点变动就是百分比的很大变动,利率风险更大。

    23 ¥ 0.00
  • 崛起的伊朗制造业

    4000多年历史的伊朗,会是有力的合作伙伴,是最好要避免的敌人,以及永远不可能是任何人的附庸。它处于亚洲交通要冲,对基础设施改善的需求极大。它有大致完备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属于集中化生产,少数大型国有企业掌控;人口年轻化,缺少制造业技术人才储备。

    36 ¥ 0.00
  • 紫禁城里的楠木

    楠木产于川、云、桂、贵、鲁等地区。在紫禁城营建之初,皇帝下命令让80万工匠去这些地方的深山老林里找楠木。太和殿第一次营建使用的是楠木,气味芬芳,不怕虫子也不怕糟朽。但生长周期是300年。第五次复建太和殿时,已没有大尺寸楠木了。所以太和殿里有松木。

    14 ¥ 0.00
  • 泰国,中等收入陷阱样本

    泰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增长迅猛,曾被视为四国中最有潜力赶及“四小龙”的国家;但自90年代末期以来,泰国长期处于经济增长低迷的状态,GDP增长率一度低于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泰国人口规模和领土面积处于中间水平等基础条件上不具有特殊性,有更强的代表性。

    37 ¥ 0.00
  • 中国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作为世界文物大国,我国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并且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展示着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文化内涵。接下来就让我们从“镇馆之宝”中感受历史的传承。

    15 ¥ 0.00
  • 毛利相差10倍的猕猴桃

    中国猕猴桃种子研发培育滞后严重,导致在产业上与国际水平差距巨大:新西兰的亩产是2.49吨,中国亩产只有0.8吨。收益上,新西兰每亩收益1.9万元、金果的平均收益每亩4万元。而中国每亩的毛利仅有3000-4000元。如果说芯片是现代工业的核心,种子便是农业的“芯片”。

    12 ¥ 0.00
  • 地址,国家视角的众生平等

    与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指纹或DNA特征一样,地址帮助提高国家识别个人并因此加强了社会控制的能力,而它反过来也成为了构成一个现代人身份认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门牌号码是18世纪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为了帮助政府找到你。”在国家的视角下众生平等。

    30 ¥ 0.00
  • 可口可乐帝国的缔造节点

    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在不同的地区都取得成功,恰恰体现了在文化差异下,人类追求共同体验。任何地区的人享受生命乐趣的方式是一样的,可口可乐能带给他们这样的乐趣。“企业既不像我试图告诉你们的那样美好,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邪恶。事实上,它处于这两者之间。”

    36 ¥ 0.00
  • 欧亚电网互联的地缘要素

    欧亚电网互联问题上,欧盟和俄罗斯等传统“电力中心”依然重要,新“中心”如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也在崛起。随着技术发展,电网容易受外部力量影响,美国也在不断尝试渗透。电网联通可以建立包容、平等、开放的政治空间;同时,也可以成为政治制度堡垒。

    44 ¥ 0.00
  • 北京与“繁华”

    相比窄路,大宽马路大街区反而才堵车。小尺度的交叉口信号相位少、周期短,可使清空距离和损失时间变短。北京“宽马路、疏路网”,与东京、纽约、香港“窄马路、密路网”,后者利于微循环打通,利于商业繁荣。另外,不是街区制,三百万以上人口就会爆发城市病。

    28 ¥ 0.00
  • 日本基金业萧条30年后

    90年代初至今,日本基金行业直面“失去的30年”。但仍实现一定程度结构性发展:当资金逃离权益市场,通过出海等方式拥抱固收业务、后开发养老金投资、逐月决算基金等特殊业态,头部机构又依托日本央行购买ETF扩表等,在被动产品上做大规模,最终铸成今日格局。

    16 ¥ 0.00
  • 超5700家芯片厂商注销

    2022年中国吊销/注销的芯片企业超过5700家。前8个月,吊销/注销芯片相关企业3470家。9月到12月增加了2300多家。平均每天就有超15家注销。波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不仅包括有技术研发实力的初创明星企业,也包括众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老将”。

    27 ¥ 0.00
  • 游戏里的芯片战争

    回溯电子产业的发展,往往会聚焦于顶层政策、产业英雄、技术路线,反而忽略了构筑起人类工业与科技结晶的地基:市场——消费者用钱投票,选出了那些屹立在产业链顶端的庞然大物。如果复盘计算机发展史,就会发现游戏是不断加速的硅基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19 ¥ 0.00
  • 银行巨头如何倒下

    银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没有中间状态,只有两个极端(稳态)——信任它,它良好经营;不信任它,它光速破产。不像其他行业,可以 “猥琐发育”几年。真正脆弱的是信心。尽管SVB的倒闭、瑞信的被收购乃至第一共和银行的被牵连固然有其经营上的原因。

    21 ¥ 0.00
  • 加密货币十年

    2014年是token死亡率最高的一年,793种token中的76.5%已不再流通,551种消失。2017年,有704个现已消失的token开始发行流通,比2016年的224个多。2018年是加密行业较危险的一年,有751种token消失。在比特币暴涨前,加密市场上只有14种token,截至2022年,只有比特币和莱特币留在前10名。

    15 ¥ 0.00
  • 六次全球金融危机

    各次金融危机,实质上都是债务危机或杠杆危机,无非表现形式不同。国外债务危机主要是债务违约、汇率贬值和资本出逃,国内债务危机主要是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和货币贬值。全球化危机主要通过贸易、外需、产业链、资本流动、金融市场、外汇、房地产等传导。

    24 ¥ 0.00
  • AI游戏的可能

    游戏作为终极在线社交体验的力量——在这里,创造力、技能和协作汇聚成乐趣。游戏玩家在所有垂直消费领域中拥有参与度和忠诚度最高的受众。AIGC的出现是游戏行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此前UGC化、模块化变革一样,AIGC将掀起又一波的游戏革命,游戏的范式将彻底更新。

    25 ¥ 0.00
  • 土壤正在退化

    根据联合国报告,全球每五秒钟就有一片足球场大小的土地受到侵蚀。照这速度,到2050年,全球超过90%的土壤都可能出现退化危机,进而导致粮食减产、清洁用水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我国土壤“变累”、“变瘦”、“变薄”等退化问题也同样严峻。

    17 ¥ 0.00

从外债风险指标看,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负债率等大部分指标在公认的安全线以内,而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各项安全指标高于公认安全线。尽管我国外债规模在持续扩大,但主要外债风险指标一直处于低位。“外债风险可控”

 

作者:郭松

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司长

来源: 瞭望;转自:新华网

摘要:各国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均是国内经济发展乏力、经济结构不合理、对债务过度依赖、外债资金使用效率低等多项因素,因而防范外债风险势在必行。

  近期,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公布了截至2016年一季度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我国外债规模及偿付能力的各种猜测和评价,也甚嚣尘上。

  纵观2001年以来我国外债余额变动、结构变化及潜在风险,以及深入分析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债情况,可得知我国外债风险目前处于总体可控的状况。未来,需构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政策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15年来外债规模快速上升

  2001年以来,我国外债规模快速上升。

  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伴随着涉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外债规模(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从2001年的2033亿美元快速增至2015年末的1416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4.8%,大大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直到2015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国内经济下行等影响,外债规模略有下降,2016年一季度末全口径外债余额为13645亿美元。

1 2001-2016年一季度末我国外债余额变动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带动短期外债迅速增长。近年来,短期外债增长较中长期外债增长更为迅猛,是推动外债总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

  2015年末,我国短期外债余额达9206亿美元,较2001年末增长了近10倍,年均增长率超过18.6%,高出同期中长期外债年均增长率8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短期外债主要由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包括贸易信贷与预付款、银行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的贸易融资等)、非居民(机构和个人)存款、境外短期商业贷款等构成。从其构成看,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短期外债的比重较高(如20123月末该占比超过75%),其变动占短期外债余额变动的平均比值超过50%2009年更是高达97%)。

  与贸易有关的信贷之所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猛: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01年的5097亿美元持续增长至2014年的4.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7.8%2015年,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回落至3.96万亿美元,短期外债余额才相应下降。

2 2001-20163月末短期外债余额及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外债期限结构优化,去杠杆进程逐步放缓

  近年来,我国外债总体情况逐步改善,其期限结构、数据透明度、去杠杆进程等均有所优化,促使外债规模逐渐趋稳。

  首先,外债期限结构有所优化。2001-2013年,随着短期外债的快速增长,短期外债占比(即短期外债余额占外债余额的比重)快速上升,由2001年的41%上升到2013年的78%,上升37个百分点。此后,随着短期外债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其占比逐步回落至20163月末的62%,较峰值下降了16个百分点。同时,中长期外债占比则由2013年末的22%上升至20163月末的38%,外债的期限结构明显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短期外债占比略高,但由于其中近五成是与贸易有关的信贷,一般均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对外支付多以货物贸易为背景,大部分并没有实际的资金借入,且基本上没有利息支付,因而相应的外债偿付风险不大。

  其次,将本币外债纳入统计,提高了我国外债数据透明度。

  2009年以来,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的迅猛发展,人民币外债规模不断扩大。为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外债总体规模,国家外汇管理局自2015年起按照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SDDS)对我国外债进行分类和统计,并按季对外公布我国全口径外债数据,实现了与最新国际标准的接轨,提高了我国外债数据的透明度和国际可比性。

  具体来看,将本币外债纳入外债统计,仅是外债统计范围和方法上的调整,不会增加实际的对外债务偿付金额,因而不会引起偿还责任的变化。截至20163月末,人民币外债余额为6053亿美元,占44%。这部分外债为本币外债,不存在货币错配风险和汇率风险,将来对外偿还时不需要支付外汇,不直接消耗外汇储备,因此风险不大。

  其三,外债去杠杆进程逐步放缓。2015年以来,受美联储加息、国内经济下行等多因素影响,境内机构开始对外债去杠杆,外债规模逐步下降。

  从流量看,2015年我国外债项下流入资金(即借用外债资金)12238亿美元、流出资金(即偿还外债本息)15850亿美元,净流出资金3612亿美元;相比之下,2014年我国外债项下流入资金23533亿美元、流出资金16960亿美元,净流入资金6570亿美元。

  从存量看,201514季度,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分别为16732亿美元、16801亿美元、15298亿美元和14162亿美元,总体上呈现逐步下降态势。20163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继续下探至13645亿美元,较2015年末减少517亿美元,降幅3.6%,较2015年第四季度降幅低3.8个百分点。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目前部分企业已接近完成债务去杠杆化进程,“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以下简称公司间贷款)等外债余额开始止跌回升:20163月末,公司间贷款余额较2015年末增长149亿美元,增幅为7%,扭转了2015年以来的下降态势。

3 2014年末以来全口径外债余额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其四,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落地,将推动外债规模趋稳。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2016132号),自201653日起,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对金融机构和企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实行外债事前审批,而是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在与其资本或净资产挂钩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未来,随着上述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的正式落地实施,我国外债规模将进一步趋于平稳。

  

审视全球各国外债安全线

  外债作为一种资源,适度利用有助于一国经济发展,但如果过度依赖和不合理使用则可能产生债务风险。

  国际上通常采用一些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来衡量经济体与外债有关的潜在风险。其中,流量指标主要用于衡量经济体的偿付能力,包括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等;存量指标主要用于衡量经济体是否有能力获得足够的流动资产以履行其短期偿付义务或是否面临流动性问题,主要包括短期外债余额与外债总余额之比、短期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之比等指标。

  其中,负债率反映经济体外债规模与其经济实力之间的关系,目前国际上比较公认且相对保守的安全线为20%;债务率则衡量外债可持续性,通常出口能力越强,外债清偿能力越大,国际公认安全线为100%;偿债率则是综合反映偿付能力和流动性的混合指标,国际安全线为20%。而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之比这一指标,反映当经济体偿还外债的其他支付手段不足时,可动用外汇储备资产来偿还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的能力,国际安全线为100%

  由此分析,可得出我国外债风险的国际水平。

  从外债存量规模看,世界银行的季度外债统计数据显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荷兰的外债规模,位列向世界银行报送外债数据的75个经济体的前5位,其2015年末外债余额最高的美国和英国分别为177104亿美元和82539亿美元。外债规模位列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分别为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其2015年末外债余额分别为14162亿美元、6650亿美元、5158亿美元和4181亿美元。总体上,发达国家外债远高于发展中国家,其中美国又远超世界其他国家,体现了各国利用外债资源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从外债风险指标看,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负债率等大部分指标在公认的安全线以内,而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各项安全指标高于公认安全线,但却未发生债务危机,表明发达国家的外债抗风险能力较高。

  一方面,发达国家货币是主要的国际结算和储备资产货币,其本币外债占比较高(如美国本币外债占比高达94%),外债偿还受汇率波动影响小,还可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来偿还债务;另一方面,发达国家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及前景相对较好,金融市场相对发达,通过发债等在国际市场上筹借资金的能力较强。

  表1 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2015年末外债风险指标

金额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季度外债数据统计库(QEDS);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IFS)。

  

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纵观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以及本世纪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其外部表现为负债规模超出了其清偿能力,到期无力偿还债务,但深层次原因都是国内经济发展乏力、经济结构不合理、对债务过度依赖、外债资金使用效率低等多项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此,为有效防范外债风险,客观上要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从我国情况看,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对外经济蓬勃发展,外汇储备增长较快。虽然2015年以来面临国内经济下行、经济结构调整等困难,但经济增长速度仍居世界前列。

  在此背景下,尽管我国外债规模在持续扩大,从1985年的158亿美元上升至20163月末的13645亿美元,但主要外债风险指标一直处于低位。例如,2015年末,我国负债率为13%,债务率为58%,偿债率为5%,短期外债和外汇储备之比为28%,均在公认的安全线以内,也优于发达国家和经济规模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相关外债风险指标,

  因此,总体上看,我国外债风险可控。

下一步,外汇局将继续积极构建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密切关注外债总体规模及结构变化等情况,加强事中事后监测分析,有效防范外债期限和币种错配等风险,并以此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相关——

三大口径比比看 中国企业外债规模知多少?

作者:缪延亮(国家外管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研究主管),饶璨;源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伴随我国企业海外融资规模日益扩大,外债偿还压力在部分经营不善的行业和企业凸显。“佳兆业事件”等少数外债违约个案加剧社会对我国企业外债风险的担忧。要想认识我国的企业外债究竟有多少以及其风险是否可控,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清晰的统计口径。

2015年起,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按照IMF数据公布特殊标准调整了外债统计口径,将人民币外债(即从海外机构借入的人民币)也纳入统计,称为全口径外债。调整后的SAFE口径,严格遵循IMF居民对非居民的原则,因而不包括我国企业海外分支机构的借债。按SAFE全口径,截至2015年末,我国外债总规模为1.4万亿美元。其中,2015年末我国企业海外发债和借款外债为6713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境内企业可能以设立境外子公司方式获得海外融资,并以直接投资形式返回境内,并产生后续的“直接投资:公司间贷款”,因此在SAFE口径的企业外债中包括这一项。

国际清算银行(BIS)按季度公布国际银行体系的合并海外信贷数据(Consolidated Foreign Claims and Other Exposures of Reporting Banks)和国际债券发行数据。BIS的方法是,加总25个经济体上报的其银行对于我国的信贷规模(包括贷款、存款及债券等),然后计算出国际银行体系对我国(含公共部门)的信贷规模。所以,BIS 的口径不包括对非银行部门的负债。与国家外管局外债口径下的居民对非居民原则不同,BIS按照最终偿债风险(ultimaterisk)口径统计,境外分支机构有母公司提供担保的债务被纳入。截至2015年末,我国的国际银行信贷总规模为6942亿美元。

在海外发行债券数据方面,BIS按季度公布国际债券的发行和存量规模。截至2015年末,我国海外债券余额为5304亿美元。二者相加,其数额大大超过了外管局的企业外债统计规模。

这个现象并不奇怪,因为BIS口径按照最终风险敞口原则,既包括了部分海外分支机构对国外银行的债务(非居民对非居民),也包括了国外银行境内分支机构对国内企业的信贷(居民对居民)。而且,国际银行信贷同时包括银行持有的债券形式债权,与BIS另行公布的国际债券余额规模存在重合部分,两者并不能简单相加。

彭博(Bloomberg)的海外交易数据库可实时获得我国企业(含银行)贷款和债券形式外债数据。Bloomberg口径则是对SAFE口径下的企业外债统计进行了部分拓宽,纳入了境内企业海外分支机构海外发债和借款情况。与SAFEBIS口径按季度公布外债不同,Bloomberg口径可获得任一时点的企业外债规模。

1 三大外债口径的联系与差异

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研究主管缪延亮及其合作者饶璨总结了上述三大口径的特点,并对现有外债统计口径进行拓展,利用Bloomberg口径分析我国企业外债近期的特点和趋势:

根据彭博系统构建的企业海外借债数据库,2016年初我国企业海外债券及贷款余额约为7600亿美元,比2015年初增加700亿美元。2015年新发债务3400亿美元,较2014年减少470亿美元。2015年企业外债总到期规模约2700亿美元,尽管新发债规模在下降,但仍高于海外借债到期规模,宽口径下的企业外债存量因而增加。

2 当前我国企业外债构成

从流量上看,海外债券和贷款的发行规模出现十年来的首次下降。美联储加息造成美元升值和国内与国外利差收窄,对海外借债形成双重挤压。

3 各年企业海外发债及贷款规模(亿美元)

币种方面,我国企业外债仍以美元为主,占比达76%

4 我国企业外债的币种结构

发债主体日益多元化,海外融资仍具成本优势。我国企业海外发债由房地产、钢铁等传统行业转向金融服务、公共事业和商业金融等其他行业。

5 企业海外发债及贷款规模:分行业(亿美元)

我外债规模相对经济体量仍较低。从跨国比较来看,我国企业外债占GDP比重仍处于国际较低水平。外债绝对水平虽然上升,但海外资产上升降低偿债风险。

根据Bloomberg口径,当前房地产和钢铁行业的外债压力仍然较大。房地产和钢铁等传统行业外债规模占企业外债总规模的20%以上,平均外债成本仍分别保持在7.2%4.6%的高位。

我国经济体量巨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外债总量的上升仍不是主要风险。

2016-08-24
从外债风险指标看,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负债率等大部分指标在公认的安全线以内,而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各项安全指标高于公认安全线。尽管我国外债规模在持续扩大,但主要外债风险指标一直处于低位。“外债风险可控”

外汇局:如何衡量我国真实的外债风险?

00
1
2
3
4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