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林静;来源:澎拜网-城市进化论《没想到,深圳缺水……》2021.12】
时间拨回到2005年1月,深圳西边的羊台山上,由碘化银和丙酮混合而成的人工降雨剂被打入云层,一个小时之后,雾气渐浓,雨点撒向地面。
这是一场人工增雨,降雨量从原本的1毫米,增加到了2-3毫米。即便如此,也根本无法抵挡来势汹汹的干旱。
据当时深圳市气象局统计,2004年最后三个月,深圳累计降雨量只有11毫米,不足正常降雨量的10%。那一年,是深圳自1963年以来最干旱的一年。
2021年12月,又一场干旱,让深圳市民始料不及。12月7日,深圳市节约用水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节水倡议书》,另据深圳市水务局预测,今冬明春期间,全市城市用水量缺口平均每天都有约100万立方米。当地媒体报道称,深圳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还提到,“今年深圳的用水总量、增幅、缺口都将创下建市以来的最高纪录。”
有深圳市民近日一连收到三条节约用水短信,他特别诧异:“在深圳这些年,从没感到那么缺水。”那只能说,他在深圳的时间呆的不够久。
滨海的深圳,一直是一座缺水的城市。而且,若干观测数据和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的演进,深圳缺水的情况愈发频繁了。
1、缺水的深圳
降水量,是陆地一切水资源的来源。
单从年降雨量来看,深圳堪称雨量充沛。深圳多年平均降雨量1830mm,远高于全国平均700mm左右的水平。
但是,降水量只有经过地面及地表层贮存后,才能变成能够连续供水的水资源。
深圳的降雨多为台风雨,加上境内没有大的湖泊,降雨结束后不到两个小时,雨水就几乎全部进入大海,很难蓄到足够的雨水。2020年年末,35座参与供水水库年末蓄水总量只有2.39亿立方米。
深圳的降雨又时、空分布不均。4-10月为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85%;降雨量自东向西递减,东南城区多、西北城区少。
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深圳从底子上就成为一座缺水的城市。经历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深圳人,一定有那段能刻进骨子里的“缺水”记忆。
改革开放后,深圳人口开始增多,想要满足市民用水的基本需求,依赖“境外引水”,也就是珠江支流、发源于江西境内的东江。
东深供水工程和东江水源工程相继投用,如今,两大供水工程成了深圳用水的命脉。2020年,深圳(未含深汕,下同)全市用水量20.22亿立方米,外引的境外水源为17.83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量的88.2%,相比往年,供给继续增加。
▲2020年深圳市供水组成图
境外引水也渐渐力不从心。据深圳“2019年水务基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东深供水工程分配给深圳的供水量8.73亿立方米,实际供水量则超过配额,达到10.41亿立方米;东江水源工程的设计供水量,则是满额供应。
从2000年到2020年的20年间,全市供水量从12.27亿立方米增加到20.22亿立方米,增长了64.8%。虽然供水量在增长,但需水量增长得更猛——全市的常住人口从701万人增长到1756万人。
20年时间,150%的人口增长率,进一步加剧了对水的需求。据深圳市水务局一级调研员罗宜兵表示,目前深圳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占比45%左右,比重很大。
2、干旱的广东
▲图/吴林静 摄
12月7日,深圳市节约用水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节水倡议书》,呼吁深圳市民节水。
根据深圳市水务局预测,今冬明春期间,全市城市用水量缺口平均每天都有约100万立方米。这么大的缺口,一半通过储备水量来填补,一半则需要全民节约用水来解决。
按照深圳的水源构成,今年如此缺水,一方面是因为居民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东江也枯水了。
▲位于惠州市水口镇的东江水源工程取水口 图/广东水利
东江流域正遭遇自1963年以来最严重旱情,且未来受拉尼娜气候影响,大概率将形成秋、冬、春、夏四季连旱的特枯水情。
当地媒体报道,到今年汛末,东江流域三大水库总可调水量仅12.6亿立方米,为1991年以来同期最少,较2008年实施水量调度以来同期多年平均偏少近8成。
然而,一条东江,不仅要满足深圳,更需要同时供给东莞、香港等地。同样全市用水九成依赖东江的东莞,辖内三座储水水库出现建库以来最小总入库流量,其中一座水库连续114天低于“死水位”。
▲图/论文《近50年东江流域极端降水时间变化特征》,2013年3月刊发于《资源科学》
更为严峻的是,今年上半年,整个广东全省都遭遇了严重的旱情,持续少雨。纵然珠江、韩江多条河川纵横期间,这些江河的水位也比往年同期明显偏低。
12月11日,广东省政府发出了抗大旱、抗长旱动员,珠江防总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广东省水利厅启动水利抗旱Ⅳ级应急响应,并压减东江沿线城市10%的取水量。
3、水源再分配
都说广东水网密布、降雨丰沛,但为何就是“守着江河没水喝”?原因在于,全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矛盾在产业、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尤为突出。
再加上水资源开发利用也不尽合理。
在广东东部沿海地区,韩江、榕江、练江流域的水资源量依次减少,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却依次增大。
以练江流域为例,这里本属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只有韩江的13%、榕江的32%,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52%。加上该流域过去发展方式粗放、环保设施建设滞后,水生态破坏严重。
再看珠三角沿海地区,东江以占全省18%的水资源总量,支撑28%人口的用水和48%的生产总值,2019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38.3%,逼近国际公认的40%的警戒线。
甚至东江已经出现了因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问题,诸如枯水期流量锐减、咸潮上溯、生态恶化等。而水资源总量是东江近10倍的西江水系,开发利用率仅有1.3%。
区域经济重心、人口重心和水资源重心,出现了严重“错配”。
所以,近年来,从粤东、粤西到珠三角,三大片区接连启动了引调水的“超级工程”,它们将重塑广东水资源格局:
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总投资350亿元,将把西江的水送往珠江口东岸,预计2024年建成;环北部湾(粤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也是通过西江调水,实现粤西地区的河流水系与水库互联互通;潮汕平原上的三江联通工程,则将把韩江、榕江、练江三江水系相连。
对于深圳而言,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后,这座超大城市将实现“双水源供给、双水源互通”。按照上个月刚出台的《深圳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2020-2035)》,15年之后,深圳的年供水量又将增加近10亿立方米,还将打造“本地水、东江、西江、再生水”的供水网络。
4、城市的气候
从规划来看,生产生活节约用水,加上浩大的水利工程,能够缓解城市的缺水问题。但是大自然的事儿,远比人们预设的更加错综复杂。
2016年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南方高度城市化地区气象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分析——以深圳市为例》),跟踪了1960年至2010年深圳10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指数,发现“作为高度城市化地区的代表城市,近几年深圳有变干旱的趋势。而由于其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干旱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
该项目进一步提出,统计表明,深圳市年内气象干旱多发生于1月份,重旱多发于2月及11月,干旱多发区从郊区不断向中心城区靠拢,而且中心区域(罗湖区、福田区)的气象干旱发生频次有增加趋势。
另有两份研究证明,华南地区平均降水及降水日数呈现减少趋势,而深圳市最易于冬季出现热岛效应。
当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向城市集中,城市区域的近地层大气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降水、气温、辐射等气候要素受到影响,从而形成一些以城市效应为主的局地气候。
这种城市特有的气候中,“热岛效应”最为耳熟,说的是城市中心地区近地面温度,普遍明显高于郊区及周边地区。此外,还有“干岛效应、湿岛效应、雨岛效应、混浊岛效应”等等。
多组数据表明,这些异常的城市气象正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也在增强。
上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中同样提到,城市地区的“水-热-气”循环由“自然”一元驱动,向“自然-社会”二元驱动演进。而且随着城市化加速,这种循环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当我们发现“城市气候”的异常,也理应意识到城市对于生态安全肩负的责任。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以水定需,量水而行。
相关阅读——
地理视角看深圳缺水的地理原因!
【转自:搜狐-善利名师《地理视角看深圳缺水的地理原因!》2021.12;未查询到作者姓名】
时至寒冬之际,在气温仍有20多摄氏度的深圳街头,仍有人穿着夏日T恤出行。在地处华南沿海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多个城市里,空气湿度从秋日的70%左右降至50%左右,才是衡量冬天到来的主要标记性指标。
在每年的“回南天”返潮到来前,因降雨变得稀少,这些城市的气候会显得“相对干旱”不少。与往年相比,由于增加了部分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就地过节等因素,深圳正面临1979年建市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旱情。
01、那么,深圳为什么会缺水?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深圳这样一座海滨城市、降雨丰沛、河流众多,完全不应该缺水。然而事实是,深圳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均量的1/23,不仅缺水,还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从地理资源禀赋来讲,一座城市的天然水资源,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河流湖泊,二是降水。
深圳虽地处华南,拥有丰富的雨水资源,也坐拥众多河流和湖泊,看起来,不应该缺水。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深圳境内没有大的河流经过,深圳仅有的“五大河”此前常年污染严重,直到近年水质才刚刚达标(均值达到地表水 IV 类及以上),但距离Ⅲ类生活饮用水仍有很大距离。
从地质条件看,深圳市主要岩性为花岗岩,地下富水性不高,水资源蕴藏量较低。由于储量和开采条件的限制不宜用做城市供水水源。
在地表层面,深圳市境内河流总数为310条,分属珠江、东江、粤东沿海水系;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主要山脉走向从东到西,贯穿中部,成为主要河流发源地和分水岭;受地形地貌影响,深圳市小河沟多,干流短,河流径流量小。
02、深圳缺水的背后是其快速增长的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市2020年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突破了1700万人大关,达到了17560061人。
1756万常住人口规模在全国城市当中也是排名居前的存在,目前深圳的人口规模排在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和广州之后,排名全国第六。
但是深圳市的面积只有1997.47平方千米,而重庆面积为8.24万平方千米,北京面积为16410平方千米,成都面积为14335平方千米,广州面积为7434平方千米,上海面积为6340平方千米。
重庆、北京、成都、广州和上海这五座人口规模大于深圳的城市中面积最小的是上海,但是上海的面积也是深圳面积的3.17倍。
深圳的人口密度之高,可见一斑。
其实就深圳的人口总规模而言,深圳还是有能力可以充分解决其用水需求问题的。但是深圳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与2010年的1042.4万人相比,深圳十年间常住人口增加了713.61万人,增长率高达68.46%(排名全国第一),年均增长5.35%。相当于深圳十年间增长了一个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
人口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深圳超强的经济活力
建市40余年,深圳的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经济总量已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首都北京和我国经济金融中心上海。
而且深圳气候非常适宜,冬天不冷,四季常绿,吸引了很多北方人士前往工作和生活。
而且深圳地处我国城市开放前沿,城市包容性强,在这里几乎就没有什么本地人的概念,大家都是从全国各地、全世界各地前往深圳实现梦想的追梦人。来了就是深圳人,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深圳包容开放的生动写照。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政策持续向好,在目前全国大环境下更加突出了深圳的价值,前往深圳投资、就业、旅游和生活的人士络绎不绝。
事实上,深圳的常住人口是1756万余人,但是这算的只是其常住人口(在一个城市居住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如果加上短期商务出行、旅游等人口的话,深圳实际管理和服务的人口早就突破了2000万人的规模。
03、调水解决水资源不足
调水也是深圳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手段。东江是珠江水系的主要干流之一,是珠三角城市用水的重要源头。
经多年建设,深圳城市供水水源形成了以外部东江水源为主、本地水源为辅,“水源水库调蓄、东深/东部两干引水工程、若干条支线输配”的水源供应格局。2020年,深圳供水量20.8亿立方米,境外引水量17.83亿立方米,占全市供水量的86%。
从供给端看,深圳全市近九成的用水来源均依赖东江引入。因主要由境外引水,也使得深圳供水面临两种风险:一是境外引水河(渠)道不在本市管辖范围内,水质保护工作难以协调;二是引水量不稳定,遇到干旱年份,引水量难以保证。
由于去年和今年连续干旱,东江流域正遭受1963年以来最严峻的旱情,流域内三大水库蓄水量较往年偏少55%以上。加上未来受到拉尼娜现象影响,估计很可能形成秋、冬、春、夏四季连旱的特枯水情。
04、用水量缺口平均约100万立方米/日
2021年,深圳的自来水供水量同比增幅为9.3%,远高于以往年均2%的增幅。按照相关部门统计:预计深圳今年自来水供水量高达19.4亿立方米,比去年增长1.5亿立方米,用水总量、增幅都将创深圳建市以来最高纪录。
近期,深圳每天的平均用水量是540万立方米。在压减取水量后,境外引水量将降到440万立方米/日。如此一来,今冬明春期间,深圳的城市用水量缺口平均约100万立方米/日。
为补上这个缺口,深圳市水务局表示:可通过本地饮用水源水库应急储备水量解决50万立方米的缺口。值得提及的是:近两年来,为应对旱情影响,深圳已在供水保障薄弱片区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行部分水源应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