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地域发展    三峡省,筹备与撤销
  • 全球产业链演化历程

    技术演进、竞争优势和风险环境是推动全球产业链发展的三股主要力量。技术演进是产业链结构变化的基础。在不同时期,三股力量以不同形式共同塑造全球产业链格局。在当前,三者分别对应着绿色化、效率性和安全性,使产业链呈现绿色化与多国多中心化的发展趋势。

    61 ¥ 0.00
  • “三得利”的扩张之路

    酿制威士忌100年企业——日本三得利控股的家族长期以来以自己节奏行事,注重长期发展。2022年有190亿美元收入。在日本烈酒、啤酒和软饮料等零散型市场上保持着自己的地位。据穆迪数据,按收入计算,三得利是全球第三大烈酒制造商,仅次于英国帝亚吉欧和法国保乐力加。

    23 ¥ 0.00
  • 4000年利率趋势

    面对历史,大家的归纳判断都不尽相同,对未来,分歧就更大了。利率研究的迷人之处和难度之大,也许就在于其既有一定规律可循,又充满着随机扰动,是无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下,利率绝对值的一点变动就是百分比的很大变动,利率风险更大。

    23 ¥ 0.00
  • 崛起的伊朗制造业

    4000多年历史的伊朗,会是有力的合作伙伴,是最好要避免的敌人,以及永远不可能是任何人的附庸。它处于亚洲交通要冲,对基础设施改善的需求极大。它有大致完备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属于集中化生产,少数大型国有企业掌控;人口年轻化,缺少制造业技术人才储备。

    36 ¥ 0.00
  • 紫禁城里的楠木

    楠木产于川、云、桂、贵、鲁等地区。在紫禁城营建之初,皇帝下命令让80万工匠去这些地方的深山老林里找楠木。太和殿第一次营建使用的是楠木,气味芬芳,不怕虫子也不怕糟朽。但生长周期是300年。第五次复建太和殿时,已没有大尺寸楠木了。所以太和殿里有松木。

    14 ¥ 0.00
  • 泰国,中等收入陷阱样本

    泰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增长迅猛,曾被视为四国中最有潜力赶及“四小龙”的国家;但自90年代末期以来,泰国长期处于经济增长低迷的状态,GDP增长率一度低于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泰国人口规模和领土面积处于中间水平等基础条件上不具有特殊性,有更强的代表性。

    37 ¥ 0.00
  • 中国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作为世界文物大国,我国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并且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展示着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文化内涵。接下来就让我们从“镇馆之宝”中感受历史的传承。

    15 ¥ 0.00
  • 毛利相差10倍的猕猴桃

    中国猕猴桃种子研发培育滞后严重,导致在产业上与国际水平差距巨大:新西兰的亩产是2.49吨,中国亩产只有0.8吨。收益上,新西兰每亩收益1.9万元、金果的平均收益每亩4万元。而中国每亩的毛利仅有3000-4000元。如果说芯片是现代工业的核心,种子便是农业的“芯片”。

    12 ¥ 0.00
  • 地址,国家视角的众生平等

    与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指纹或DNA特征一样,地址帮助提高国家识别个人并因此加强了社会控制的能力,而它反过来也成为了构成一个现代人身份认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门牌号码是18世纪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为了帮助政府找到你。”在国家的视角下众生平等。

    30 ¥ 0.00
  • 可口可乐帝国的缔造节点

    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在不同的地区都取得成功,恰恰体现了在文化差异下,人类追求共同体验。任何地区的人享受生命乐趣的方式是一样的,可口可乐能带给他们这样的乐趣。“企业既不像我试图告诉你们的那样美好,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邪恶。事实上,它处于这两者之间。”

    36 ¥ 0.00
  • 欧亚电网互联的地缘要素

    欧亚电网互联问题上,欧盟和俄罗斯等传统“电力中心”依然重要,新“中心”如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也在崛起。随着技术发展,电网容易受外部力量影响,美国也在不断尝试渗透。电网联通可以建立包容、平等、开放的政治空间;同时,也可以成为政治制度堡垒。

    44 ¥ 0.00
  • 北京与“繁华”

    相比窄路,大宽马路大街区反而才堵车。小尺度的交叉口信号相位少、周期短,可使清空距离和损失时间变短。北京“宽马路、疏路网”,与东京、纽约、香港“窄马路、密路网”,后者利于微循环打通,利于商业繁荣。另外,不是街区制,三百万以上人口就会爆发城市病。

    28 ¥ 0.00
  • 日本基金业萧条30年后

    90年代初至今,日本基金行业直面“失去的30年”。但仍实现一定程度结构性发展:当资金逃离权益市场,通过出海等方式拥抱固收业务、后开发养老金投资、逐月决算基金等特殊业态,头部机构又依托日本央行购买ETF扩表等,在被动产品上做大规模,最终铸成今日格局。

    16 ¥ 0.00
  • 超5700家芯片厂商注销

    2022年中国吊销/注销的芯片企业超过5700家。前8个月,吊销/注销芯片相关企业3470家。9月到12月增加了2300多家。平均每天就有超15家注销。波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不仅包括有技术研发实力的初创明星企业,也包括众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老将”。

    27 ¥ 0.00
  • 游戏里的芯片战争

    回溯电子产业的发展,往往会聚焦于顶层政策、产业英雄、技术路线,反而忽略了构筑起人类工业与科技结晶的地基:市场——消费者用钱投票,选出了那些屹立在产业链顶端的庞然大物。如果复盘计算机发展史,就会发现游戏是不断加速的硅基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19 ¥ 0.00
  • 银行巨头如何倒下

    银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没有中间状态,只有两个极端(稳态)——信任它,它良好经营;不信任它,它光速破产。不像其他行业,可以 “猥琐发育”几年。真正脆弱的是信心。尽管SVB的倒闭、瑞信的被收购乃至第一共和银行的被牵连固然有其经营上的原因。

    21 ¥ 0.00
  • 加密货币十年

    2014年是token死亡率最高的一年,793种token中的76.5%已不再流通,551种消失。2017年,有704个现已消失的token开始发行流通,比2016年的224个多。2018年是加密行业较危险的一年,有751种token消失。在比特币暴涨前,加密市场上只有14种token,截至2022年,只有比特币和莱特币留在前10名。

    15 ¥ 0.00
  • 六次全球金融危机

    各次金融危机,实质上都是债务危机或杠杆危机,无非表现形式不同。国外债务危机主要是债务违约、汇率贬值和资本出逃,国内债务危机主要是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和货币贬值。全球化危机主要通过贸易、外需、产业链、资本流动、金融市场、外汇、房地产等传导。

    24 ¥ 0.00
  • AI游戏的可能

    游戏作为终极在线社交体验的力量——在这里,创造力、技能和协作汇聚成乐趣。游戏玩家在所有垂直消费领域中拥有参与度和忠诚度最高的受众。AIGC的出现是游戏行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此前UGC化、模块化变革一样,AIGC将掀起又一波的游戏革命,游戏的范式将彻底更新。

    25 ¥ 0.00
  • 土壤正在退化

    根据联合国报告,全球每五秒钟就有一片足球场大小的土地受到侵蚀。照这速度,到2050年,全球超过90%的土壤都可能出现退化危机,进而导致粮食减产、清洁用水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我国土壤“变累”、“变瘦”、“变薄”等退化问题也同样严峻。

    17 ¥ 0.00

【作者:霈霖;责编:Thomas;源自:环球情报员《胎死腹中:三峡省,为何筹备中又被撤销?》2023.04

 

 

增减省级行政区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中国现有的34个省级行政区之中,除了1997年设立的直辖市重庆、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外,其他省区的总体架构和数量,在清朝前期便已基本固定了下来。

▲现在中国的省份名字和区划,大体在清朝就已经固定了下来

 

民国中后期及新中国初期,是又一个省区频繁增设或撤消的历史时期,涉及西康、察哈尔、绥远、平原、松江、辽东、辽西、宁夏等9个新省区。

1952-1953年的中国行政区划

 

1955年,这些新省区已经被全部撤销,只有宁夏在1957年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他8个省区再也没有恢复,大致恢复了清朝的省级行政区格局。

除此之外,还曾有过一个新省区即“三峡省”的设想,省会设在宜昌市。但筹建工作从1985年开始到1986年就终止了,总共进行了一年多时间。

▲从四川和湖北分离出来的三峡省

 

实际上,“三峡省”距离真正建省已经为期不远,宜昌距离成为“省会城市”仅一步之遥。但三峡省筹备计划后的10年内,又设立了重庆直辖市,功能与定位与当初的三峡省有相似之处。

那么,为何三峡省最终会胎死腹中,并让位给了重庆直辖市呢?

▲重庆脱离四川

 

一、三峡的两面

 

自古以来,设立新省区的主要是出于巩固国防或管理需要,唯独“三峡省”是个罕见的例外。

三峡省,顾名思义与长江三峡有直接关联,1985年中国打算上马三峡工程,“三峡省”就是特地为三峡工程而设的。

▲三峡省因三峡工程而生

 

长江由西向东穿越巫山山脉,形成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合称为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

瞿塘峡和巫峡位于今重庆市境内,西陵峡位于湖北省境内。

▲长江三峡仿佛长江的一个瓶颈

 

长江三峡两岸多是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一向以雄伟险峻、水流湍急而著称于世。

▲长江三峡让上游和中下游的交流出现阻碍

 

可这也给水上交通带来不小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之间的交流,使其形成了一个几乎独立的文明板块。

▲长江三峡的卫星图

 

公元前11世纪以前的西周初期,古蜀国统治着几乎整个四川盆地,国都在沱江畔的成都附近。

公元前7-5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原本占据汉江上游的巴国,逐步迁入四川盆地东部。

▲以前处于枯水期的三峡看不出长江的浩荡

 

这样一来,四川盆地被分割成两个板块,西面的蜀国占据着成都平原,东面的巴国则分布在长江两岸的山地,包括险峻的长江三峡。

蜀国与巴国争斗了数百年,不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巴蜀文化”。

▲春秋时期的巴国和蜀国

 

公元前316年,秦国一举攻灭蜀、巴两国,终于将四川盆地彻底融入了中原文明。秦国在蜀、巴两国故地分别设立蜀郡和巴郡,郡治为成都和江州。

江州由秦国新建,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即重庆的前身。

▲“巴”和“蜀”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设立益州刺史,总管蜀巴两郡,四川盆地再次成为统一的行政区。

益州刺史的治所是成都,与蜀郡合二为一,成都成为四川盆地的政治、经济中心。

▲东汉地图

 

“巴”从此低了一头,渐渐被人淡忘,“蜀”则变成了整个四川的代名词。除了在宋元两代和民国初期,重庆曾短暂成为四川的政治中心外,一直屈居成都之下,作为川东重镇扼守着沿长江入川的水路。

▲依山傍水是重庆最主要的特色

 

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溯长江而上,上海1843年开埠、武汉1861年开埠,由于三峡的阻隔,重庆要到1890年才开埠,相对晚一些,却比位于四川腹地的成都有了新优势。

19世纪中国各地开放的通商口岸

 

清末民初,重庆的人口规模已经超过成都。1916-1935年之间,四川省政府、四川省长行署、四川督军公署等机构多次在重庆设立,而不是在成都。在民国期间,四川省的实际政治中心转移到了重庆。

1918年各城市人口数据,重庆略胜成都

 

抗战时期,重庆的国防作用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1939年,重庆被国民政府升格为直辖市,并成为领导中国抗战的陪都。之所以选择重庆,而不是更繁华的成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长江三峡这个天险。

定都重庆,更适合建立以三峡为核心的防御体系,能够封死日军沿长江入川之路,保证中国能有一个稳定的抗战大后方。

19391945年间,陪都重庆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极其巨大的贡献。此后重庆一直是中央直辖市,1954年才转隶四川省。

▲民国十二大直辖市

 

二、世纪大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江三峡的国防作用消失,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愈发明显,尤其对航运有很大制约作用。

长江三峡水流湍急,重庆到武汉只能通行3000吨船舶,枯水期更是下降到1000吨,而武汉往下游能通行5000吨以上船舶。

1950年初,国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武汉成立,开始全面规划长江综合治理和利用。1953年,毛泽东提出兴建三峡大坝,希望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长江水利委员会最早由国务院直辖,可见国家的重视程度

 

经长江水利委员会初步研究,三峡大坝的蓄水高度拟定为191.5米,此高度以下的沿岸区域不再新建重要工厂和工程。加上长江干流疏浚工程,可以使万吨轮从上海直抵重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莫大好处。

对于工业化刚刚起步的新中国来说,三峡大坝的技术难度远远超过当时的实际水平,三峡大坝一直停留在调研论证阶段,1961年曾经有过开工的计划,但限于国力和技术不足等原因,还是没能展开。

▲葛洲坝虽然距离三峡不远,但工程难度大幅度降低

 

三峡大坝虽然暂时被搁置,但对长江丰富水资源的利用并没有停止。19715月,长江干流上的第一座水利枢纽——葛洲坝水电站开工。葛洲坝位于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公里处,最大坝高47米。

▲葛洲坝的位置

 

葛洲坝主要用途是发电,也有一定的防洪和改善航运作用,但对重庆-武汉段航运能力的提升颇为有限。葛洲坝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建造三峡大坝积累了经验。

▲三峡大坝对基石的要求极高,合适地段极少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上升,又经过葛洲坝等一系列水利工程的锻炼,而经济腾飞对长江各项资源的开发越来越迫切。总之,三峡大坝动工的条件日益成熟。

19844月,国务院编制《三峡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三峡工程终于被提上了日程,并进入具体方案研讨阶段。从1953年筹建论证,再考虑到10-15年工程实施期,三峡大坝将成为伴随新中国成长的世纪大工程。

▲经过多年戡探才确定三斗坪坝址

 

三峡大坝的坝址定于宜昌市中心三斗坪镇,初步确定的蓄水位高度是150米,低于1953年提出的191.5米,因而被称为低坝方案,目的是为了降低技术上的风险。

 

三、为工程建省

 

除了技术问题,三峡大坝还牵涉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移民。大坝截流后长江水位上升,会淹没两岸大片土地,即使按照150米低坝方案,也将产生70万移民。据当初的估算,移民安置费可能会占到工程总投资的一半左右。

由于三峡工程跨越四川、湖北两省,最好由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统筹安排。19847月,中央决定设立三峡特区(省级),198528日,“三峡省筹备组”正式宣告成立。

▲三峡省筹建组最多时有500多名工作人员

 

为了一个工程而新建一个省级行政区,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国家对三峡工程的高度重视,开创了设立省级行政区的一个特例。

三峡省完全是为了解决三峡工程移民,凡是涉及移民的县市都划归三峡省,包括三个地级市(地区):湖北的宜昌,和四川的涪陵、万县,共计30个县,大约193万人口、8.5万平方公里。宜昌是该省最大城市,因而被定为省会。

▲三峡省在全国的位置,省会是宜昌

 

作为省级行政区,三峡省各方面都很弱,面积不算最小,比宁夏(6.6万平方公里)还要大一点,但经济十分落后,原本就是两省最为落后的地区,所属30个县大多分布在山地,自然条件恶劣,大约80%是贫困县,很多地方连温饱问题都还没有完全解决。

更主要的是人口太少,总数193万,仅相当于其他省的几十分之一,或东部省份的一个市,而其中移民数量达到70万以上,超过三峡省人口的三分之一。

▲百万三峡移民催生了三峡省

 

省会设于宜昌,主要是考虑到宜昌是三峡省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然而比起其他省会城市,宜昌的各项指标显然落后得多,当时人口不足50万,而且对原川东各县市的辐射作用较弱,很难带动全省的经济发展。

移民安置不是简单的搬家,光有住房是不够的,城镇居民需要重新安排工作,农民需要重新分配承包地。更别提中国人有重土难迁的情结,需要当地政府做大量的工作。这些都注定三峡移民本身就是一个极其艰巨的工程。

▲三峡移民历经十年才完成

 

考虑到移民的生活习惯,以及交通等条件,移民基本上被安置在相邻乡镇或县市。对于原来就人多地少、较为贫困的三峡各县而言,移民安置工作的难度非同小可。

由于这些因素,使三峡省从筹建开始便遭到质疑,很多人认为其不具备成为省份的条件。原计划三峡省筹建一年多后即可正式建省,没想到事情发生了变化。

 

四、世纪大讨论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三峡大坝又是长江干流上的超大型水利枢纽,对中华民族有着特殊意义,从而引起了社会各界,乃至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三峡工程从一开始筹建,各路专家学者纷纷提出建议,从各个方面讨论三峡工程的利弊,支持和反对两种意见势均力敌,在社会上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三峡大坝原定80年代中期,实际延迟到1992年以后

 

关于三峡大坝的蓄水高度也争执不下,150米低坝和200米高坝两个方案都有各自的支持者。再加上环保、考古、工程难度等方面因素,使三峡大坝的方案论证演变为一场世纪大讨论。

相比之下,150米低坝方案的风险较低、投资较少,受到了更多人青睐,但遭到重庆的强烈反对。重庆方面的理由是,150米低坝方案违背了使重庆通航万吨轮的初衷。

▲按照175米方案重庆才勉强挤进三峡库区

 

事实上,150米低坝方案对重庆的影响很小,重庆江面的水位没有提升,也没有产生移民,所以筹建中的三峡省没有将重庆规划在内,三峡省本身就是以150米低坝方案为依据的。

重庆当时只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但出于历史、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对长江三峡所在的川东地区有着较大影响力,中央不得不考虑重庆方面的意见,更何况这个意见颇为合理。

▲长江水运对于山城重庆的意义十分巨大

 

重庆方面希望能采用高坝方案,使三峡库区扩大到重庆,实现通航万吨轮的目标。可高坝方案将产生更多的移民,总数将超百万,技术难度也进一步提高,超出了当时我国所能承受的范围。

此外,湖北省对设立三峡省也有不小意见,净损失宜昌等几县市,收益甚少,只有四川省受益最多,甩掉的川东原本就是贫困地区,却享受到了改善航运的大部分好处。

▲对于湖北来说,设立三峡省几乎是净损失

 

在各种因素的合力下,中央认为需要对三峡工程进行更全面、更稳妥的考虑,暂时不能上马,移民工作自然也被延后。这样一来,为解决三峡移民问题而存在的三峡省,一下子失去了意义。

19865月,中央印发《关于将三峡省筹建组改建为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的通知》,意味着还在筹建中的三峡省被撤销了。19852月至19865月,三峡省从筹建到撤销,总共经历了一年零三个月。

 

五、重庆市上位

 

三峡省筹建工作的终止,并没有影响到对三峡工程的讨论,只能表明中央在这个问题上的慎重,不给外界造成三峡工程已经内定上马的印象,三峡工程本身才是决定因素。

有关三峡工程的大讨论一直延续到1992年,这一年的4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三峡工程正式启动。最终确定的蓄水高度是175米,水库容量221.5亿立方米,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最终确定的175米方案兼顾了各方面的需求

 

虽然仍低于原先的200米高坝方案,但重庆江面水位得到提升,再通过多项技术的综合利用,万吨轮已经能直达重庆,实现了最初的航运目标,满足了重庆方面的需求。

199210月,第一户三峡移民告别家乡起程,标志着三峡工程的百万大移民开始了。1993年国务院颁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对移民工作进行了规范,并且把开发性移民放在了首位。

▲俯瞰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

 

接替三峡省的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省级),从名称上看就是移民和经济开发并重,不仅要完成工程移民,更要带动当地经济,使移民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

三峡移民中的大部分属于川东,而四川省政经中心是远离川东的成都,管理三峡移民有点力不从心。考虑到重庆在川东的历史地位,以及三峡工程的必要性,中央决定提高重庆的行政级别,负责三峡移民问题。

▲三峡大坝建成后,重庆能够通行1万吨以上的巨轮

 

四川省原有总面积达到56.8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多,在内陆省份中属于超大型,成都又对川东地区有点鞭长莫及,现在分出一个重庆直辖市,使四川省的管理难度大为下降,因此没有太大异议。

重庆是三峡工程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工程完工后,万吨轮可以从上海直达重庆,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限量。重庆又是川东最繁华、最有政治影响力的城市,由其来解决移民问题最合适不过。

▲原定划入三峡省的涪陵和万县都已是重庆的一个区

 

19976月,重庆正式被列为直辖市,这是1954年转隶四川省后,重庆又一次成为直辖市。下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当时的总人口是3002万,面积8.2万平方公里。

▲重庆直辖市组成部分

 

万县市和涪陵市原本属于筹建中的三峡省,现在划归重庆,等于由重庆继承了三峡省的四川那部分。而三峡省的宜昌等湖北部分没有划给重庆,保持了原状。

▲不少三峡移民迁入安徽等外省

 

2002年,在重庆、湖北及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的统筹安排下,三峡移民全部完成,十年来总共完成移民113万人,创下世界水利工程移民数量的新纪录。国家为此投入330亿元,占三峡工程910亿总投资的三分之一多。

更可贵的是,移民地区借助三峡工程这股东风,乘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移民们也很好融入了新环境,生活水平比以前大有提高,基本摆脱了贫困。

▲专为三峡移民兴建的新家

 

原定属于三峡省的涪陵市和万县市,本来属于贫困地区,如今已经变成重庆市的两个区(涪陵区和万州区),2022年人均GDP分别为13.5万和7.2万元,而2022年全国人均GDP8.57万元,可见涪陵区已经处于中上水平。

重庆市更是借三峡工程而成为直辖市,经济发展也现了经济腾飞,2022GDP29129亿元,仅次于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全国第四。

▲升为直辖市后的重庆焕发出蓬勃生机

 

宜昌虽然错过了成为省会的机会,但也受益良多,湖北与四川、重庆交流的大幅度增长,带动了宜昌的经济发展,如今其已成为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人口388万,2022GDP5500以元,人均GDP14.1万元,位居中部六省的城市之首。

▲中部城市的人均GDP前十名,宜昌第一

 

三峡省虽然最终没有落到实处,但通过设立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以及重庆升级为直辖市,已经实现了设立三峡省的初衷,圆满地完成了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

2023-08-04
1985年2月8日,“三峡省筹备组”成立。三峡省完全是为了解决三峡工程移民,含宜昌、涪陵、万县等30个县,宜昌被定为省会。1986年5月,中央印发通知,意味着还在筹建中的三峡省被撤销了。1985年2月至1986年5月,三峡省从筹建到撤销,总共经历了一年零三个月。

三峡省,筹备与撤销

image-20230804121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