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人物观点    税赋历史与“鬼打墙”
  • 全球产业链演化历程

    技术演进、竞争优势和风险环境是推动全球产业链发展的三股主要力量。技术演进是产业链结构变化的基础。在不同时期,三股力量以不同形式共同塑造全球产业链格局。在当前,三者分别对应着绿色化、效率性和安全性,使产业链呈现绿色化与多国多中心化的发展趋势。

    61 ¥ 0.00
  • “三得利”的扩张之路

    酿制威士忌100年企业——日本三得利控股的家族长期以来以自己节奏行事,注重长期发展。2022年有190亿美元收入。在日本烈酒、啤酒和软饮料等零散型市场上保持着自己的地位。据穆迪数据,按收入计算,三得利是全球第三大烈酒制造商,仅次于英国帝亚吉欧和法国保乐力加。

    23 ¥ 0.00
  • 4000年利率趋势

    面对历史,大家的归纳判断都不尽相同,对未来,分歧就更大了。利率研究的迷人之处和难度之大,也许就在于其既有一定规律可循,又充满着随机扰动,是无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特别是在低利率环境下,利率绝对值的一点变动就是百分比的很大变动,利率风险更大。

    23 ¥ 0.00
  • 崛起的伊朗制造业

    4000多年历史的伊朗,会是有力的合作伙伴,是最好要避免的敌人,以及永远不可能是任何人的附庸。它处于亚洲交通要冲,对基础设施改善的需求极大。它有大致完备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属于集中化生产,少数大型国有企业掌控;人口年轻化,缺少制造业技术人才储备。

    36 ¥ 0.00
  • 紫禁城里的楠木

    楠木产于川、云、桂、贵、鲁等地区。在紫禁城营建之初,皇帝下命令让80万工匠去这些地方的深山老林里找楠木。太和殿第一次营建使用的是楠木,气味芬芳,不怕虫子也不怕糟朽。但生长周期是300年。第五次复建太和殿时,已没有大尺寸楠木了。所以太和殿里有松木。

    14 ¥ 0.00
  • 泰国,中等收入陷阱样本

    泰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经济增长迅猛,曾被视为四国中最有潜力赶及“四小龙”的国家;但自90年代末期以来,泰国长期处于经济增长低迷的状态,GDP增长率一度低于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泰国人口规模和领土面积处于中间水平等基础条件上不具有特殊性,有更强的代表性。

    37 ¥ 0.00
  • 中国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作为世界文物大国,我国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并且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展示着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文化内涵。接下来就让我们从“镇馆之宝”中感受历史的传承。

    15 ¥ 0.00
  • 毛利相差10倍的猕猴桃

    中国猕猴桃种子研发培育滞后严重,导致在产业上与国际水平差距巨大:新西兰的亩产是2.49吨,中国亩产只有0.8吨。收益上,新西兰每亩收益1.9万元、金果的平均收益每亩4万元。而中国每亩的毛利仅有3000-4000元。如果说芯片是现代工业的核心,种子便是农业的“芯片”。

    12 ¥ 0.00
  • 地址,国家视角的众生平等

    与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指纹或DNA特征一样,地址帮助提高国家识别个人并因此加强了社会控制的能力,而它反过来也成为了构成一个现代人身份认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门牌号码是18世纪最重要的创新之一, “为了帮助政府找到你。”在国家的视角下众生平等。

    30 ¥ 0.00
  • 可口可乐帝国的缔造节点

    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在不同的地区都取得成功,恰恰体现了在文化差异下,人类追求共同体验。任何地区的人享受生命乐趣的方式是一样的,可口可乐能带给他们这样的乐趣。“企业既不像我试图告诉你们的那样美好,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邪恶。事实上,它处于这两者之间。”

    36 ¥ 0.00
  • 欧亚电网互联的地缘要素

    欧亚电网互联问题上,欧盟和俄罗斯等传统“电力中心”依然重要,新“中心”如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也在崛起。随着技术发展,电网容易受外部力量影响,美国也在不断尝试渗透。电网联通可以建立包容、平等、开放的政治空间;同时,也可以成为政治制度堡垒。

    44 ¥ 0.00
  • 北京与“繁华”

    相比窄路,大宽马路大街区反而才堵车。小尺度的交叉口信号相位少、周期短,可使清空距离和损失时间变短。北京“宽马路、疏路网”,与东京、纽约、香港“窄马路、密路网”,后者利于微循环打通,利于商业繁荣。另外,不是街区制,三百万以上人口就会爆发城市病。

    28 ¥ 0.00
  • 日本基金业萧条30年后

    90年代初至今,日本基金行业直面“失去的30年”。但仍实现一定程度结构性发展:当资金逃离权益市场,通过出海等方式拥抱固收业务、后开发养老金投资、逐月决算基金等特殊业态,头部机构又依托日本央行购买ETF扩表等,在被动产品上做大规模,最终铸成今日格局。

    16 ¥ 0.00
  • 超5700家芯片厂商注销

    2022年中国吊销/注销的芯片企业超过5700家。前8个月,吊销/注销芯片相关企业3470家。9月到12月增加了2300多家。平均每天就有超15家注销。波及的范围也更加广泛,不仅包括有技术研发实力的初创明星企业,也包括众多在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老将”。

    27 ¥ 0.00
  • 游戏里的芯片战争

    回溯电子产业的发展,往往会聚焦于顶层政策、产业英雄、技术路线,反而忽略了构筑起人类工业与科技结晶的地基:市场——消费者用钱投票,选出了那些屹立在产业链顶端的庞然大物。如果复盘计算机发展史,就会发现游戏是不断加速的硅基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19 ¥ 0.00
  • 银行巨头如何倒下

    银行业和其他行业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没有中间状态,只有两个极端(稳态)——信任它,它良好经营;不信任它,它光速破产。不像其他行业,可以 “猥琐发育”几年。真正脆弱的是信心。尽管SVB的倒闭、瑞信的被收购乃至第一共和银行的被牵连固然有其经营上的原因。

    21 ¥ 0.00
  • 加密货币十年

    2014年是token死亡率最高的一年,793种token中的76.5%已不再流通,551种消失。2017年,有704个现已消失的token开始发行流通,比2016年的224个多。2018年是加密行业较危险的一年,有751种token消失。在比特币暴涨前,加密市场上只有14种token,截至2022年,只有比特币和莱特币留在前10名。

    15 ¥ 0.00
  • 六次全球金融危机

    各次金融危机,实质上都是债务危机或杠杆危机,无非表现形式不同。国外债务危机主要是债务违约、汇率贬值和资本出逃,国内债务危机主要是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和货币贬值。全球化危机主要通过贸易、外需、产业链、资本流动、金融市场、外汇、房地产等传导。

    24 ¥ 0.00
  • AI游戏的可能

    游戏作为终极在线社交体验的力量——在这里,创造力、技能和协作汇聚成乐趣。游戏玩家在所有垂直消费领域中拥有参与度和忠诚度最高的受众。AIGC的出现是游戏行业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此前UGC化、模块化变革一样,AIGC将掀起又一波的游戏革命,游戏的范式将彻底更新。

    25 ¥ 0.00
  • 土壤正在退化

    根据联合国报告,全球每五秒钟就有一片足球场大小的土地受到侵蚀。照这速度,到2050年,全球超过90%的土壤都可能出现退化危机,进而导致粮食减产、清洁用水减少、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我国土壤“变累”、“变瘦”、“变薄”等退化问题也同样严峻。

    17 ¥ 0.00

【作者:王家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历史通论》);转自:观察者网《王家范:复杂的历史,需要复杂的头脑——从“黄宗羲定律”说开去》2020.07

 

 

先申明一下,“复杂的历史,需要复杂的头脑”,纯粹是个人触景生情的一种感慨。别的不说,近几年就是读专业方向的东西,困惑也不少。

先从一个老话题逐渐说开去。如果对史学有兴趣的,可能知道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发明了一个模仿自然科学样式的历史学新名词,叫做“黄宗羲定律”,2001年提出,2003年惊动温总理,走进中南海。这一新名词因此名噪天下,窜红网络。

在古代中国政府的观念里,地与人,从源头和根本而论,都是属于国家的。他们认为,在这个国家里,只有皇帝才是全部人力、物力资源的最高“法人代表”。“有田即有税,有身即有役”,是“祖宗之法”,不必与百姓商量。现在的人已经不太熟悉了,那个时代的役要比农业税对民众的危害更大。宋代以后,派役经常“改革”为摊派收费。新费成立,旧役复辟。每次财税改革就是把历年积累难去、头绪过于繁杂的税外的役和费,统一合并到税里,简化成一种新的税制。不久,税外又有役、役外又有费,然后再合并……又重生……再合并。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对这种现象极度痛恶,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黄之深刻洞见,打个形象一点的比喻,就像旧时江南人常说的“鬼打墙”。走进一条漆黑的长长弄堂,左转右拐,360度打转,怎么也走不出这条经常“闹鬼”的弄堂。实在是酒喝多了,人迷糊,酒在人的大脑里“闹鬼”。

“学问当于不疑处有疑”,这是学者应该有的追求。从秦晖提出“黄宗羲定律”以后,到处有人借此说事,却没有听到不同声音。这一现象现在被突破了。上海财经大学教授杜恂诚在题为《黄宗羲定律是否能够成立》的文章中质疑道:农民的税负怎么可能代代积累,节节攀升,不断成倍上涨?这是经不起经济学分析检验的。因为纳税人(地主和自耕农)的总收入是一定的,生产成本、最低生活费用也是一定的,税负只可能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动,税负如超过临界的最高点(有曲线图,略),纳税人就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过度的征收实际就会变得无效。还有一点,杜教授没有充分发挥,却是经济学家的思维特长,指出上述公式里没有考虑经济上升、收入增加以及物价、货币变动的多项因素,只见到数据简单的“累加”。

举例来说,明代的松江府,南宋时为华亭县,至元立府,再到明初,约200余年间,同一地区田赋总额变动情况是:假设南宋前期的总额为100%,南宋末增长到376%,元代增长到712%,明洪武年间猛增到1068%,已经是南宋前期的10倍有余,好像很“恐怖”。这里至少必须考虑200年间亩产的增长、田地的开垦、产权的变动以及其他经济收支的变动(包括副业、粮价乃至货币折兑对收支的影响)。杜教授给明清史专家出了一个好题目。打个现实的比方。1981年,谢国桢的《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那是先生毕生收藏阅读的史料摘抄,明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者早期受惠于此非浅,理应誉推与傅衣凌先生同为江南研究的先驱者,上中下三册加起来才458分。2004年再版,变成上下两册,43元,也将近涨了10倍。但考虑到这些年大学教师工资的迅速增长、其他物价与基本生活指数上升的幅度,这个数字的“恐怖”感觉可以减轻许多。我相信,三四百元一套书,假如真有用,今天的青年教师买它不至于手发抖。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心理的感觉也很复杂。有享受的快乐,也必有生活的忧愁。假如青年教师要结婚买房,想到1平米就得一、二万,晚上就睡不好觉,得积攒多少年的工资才买得下100~200平米的婚房?为什么非得100平米以上,我这个老人看不懂,据说是消费时尚,宁愿当“房奴”。岂知正是这种“时尚”使房价涨得比“黄宗羲定律”还厉害十倍。同样,在明清江南,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很少,可以自由兼业经营,勤俭即能自救,但农民最苦的是切身关键的税重、役多、费多,后二者无边无涯,觉得没有出头的日子。叫苦连天的,不只是农民,也包括需要纳税、服役的地主(有政治身份的则享受优免权)。

今日的江南

我们往往只是感觉黄宗羲定律“恐怖”,却忘了往深里追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挥之不去的“定律”?中央政府不是不知道,地方政府更是感到财政压力太大。到江南地区做县官的,三年、六年考绩,很少有合格的,平调出去算是好的了。当时的不少牢骚还留在许多明清文集、政书里,随处可见。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能一去了之?这就回到其时他们身处的政治制度上来了。

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创建起了大一统的帝国,发展到明代就已经非常周密了。这样一个领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央集权大国,世界独一无二(费正清语),单单把它管住,不出乱子,就非常的不容易。古代中国政府采取的办法是什么地方出毛病,就整治什么病,小病小治,大病大治。越修补,机构越多;越修补,事项越繁琐,层层叠叠,管头管脚。如果系统做个统计,可以发现赋税数与官吏数(含军队官兵)增长的曲线几乎是重叠的。到万历年间,出现了像吕坤所说的,“今天下无一事不设衙门,无一衙门不设官,而政事日堕,民生日困”。用现在的观念来释读,意思就是官僚机构设置太多,事务文牍繁冗,制度成本费用居高不下,行政效率却日益降低。由于财税负担太重,民生越发地显得艰困。

制度成本高,即意味着财政费用必然高昂。从唐安史之乱起,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局面至南宋终告完成,江南成为国家的财赋重地,这不是个人意志能改变得了的。明初建文帝受身边幕僚的影响,试图改变“祖宗之法”,减轻江南重赋,后因被永乐皇帝打倒,此事黄了。宣德后屡有改革,但役、费所增往往不抵所减(增减幅度视户、田情况有所不同,此即所谓“均田均役”)。因此,赋役繁重的社会反应强烈,在这个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结果,“鬼打墙”的现象发生了。赋役重,当地逃避、拖欠、偷漏的现象就严重,“刁民劣绅”花招百出,与官府玩“躲猫猫”,地方也向中央叫苦,闹讨价还价。双方妥协的结果,不成文,一般默许地方完成70%~80%就可以混过(这也是“黄宗羲定律”不那么“恐怖”的另一个背景,各方利益博弈导致收税效率低下)。然而,中央财政部门总是叫“国库空虚”,催促频频,皇帝也不断下诏要求对县级政府严加审察(于是产生一批管官的官,官僚更多)。在古代,县级政府是责成赋税落实的最后一级行政机构,县官动辄为此丢掉纱帽。为了尽力把赋税的征收落实到每块田地、每户人家,县政府除有限的正式编制外,不得不增派编外人员(从县里辅助书吏、衙门差役到乡以下的粮、里、甲、圩长),让他们帮县政府收税办事,规模十分庞大。《吴江县志》对自明到清的徭役叙述较细,据此统计,明代吴江县的编外“准公务人员”名目有29种,共13716人,还有“其他”给县以外派出的,总计不少于17000人。现在媒体上常说中国古代县政府机构非常精简,这说明它不明历史底细。

为什么把这些人叫做“准公务人员”?因为这些人主要是替县政府完成赋税征收、交纳、运送任务的,还要兼管地方治安、道德教化和水利修浚,名义上都叫“役”,没有正式行政经费,是义务为县府“打工”。但完成这些任务都需要费用,特别是赋税交纳和运送,各种正常、非正常费用不是一个小数目。洪武皇帝最初的想法,是必须由田地较多的富户担任。富户有义务为国家多做贡献,也有能力义务作贡献。这是理想主义。天下哪有白干活、光赔钱的?开初执行严厉,还有些政治上优待条件,即使如此,违规的人还屡屡发现,洪武皇帝是一概杀无赦(见《明大诰》)。实际上,一开始这些费用就有向下摊派的通融做法,我出人出力,你出费用补贴,民间自发产生这一潜规则。时间长了,风气变坏,这些管事人学会了下欺上骗,长钱加款,勒索中饱,无所不至。其中不少还慢慢变成由富户雇佣“社会闲杂”人员顶替,像是“专业户”,以此谋生。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地方政府想了许多办法,其中关键的就是把这种潜规则的摊派变为明的征收“役费”,收拢后由官府以“工食补贴”的名义雇佣,这就成了规则性的编外“准公务人员”。所以重赋,不只重在正式赋额,为完成田赋征收添加出来的各个环节都需要费用,有些环节严重的,“费”竟然是“税”的12倍。这就由“重赋”生出了另一种负担,用现代经济制度学概念,叫做税收管理成本。税收管理成本之高,“一条鞭法”实则未予解决,直至民国政府也想不出特别好的解难招数。

鉴于新论常常遗忘繁重赋役给江南生产者带来的再生产处境的艰困,此处特录成化、弘治间吴江“布衣”史鉴的一段文字,以醒时人:

江南在禹贡为扬州之域,厥土涂,泥厥田惟下下。自唐以来,生聚渐蕃,人工既施,地利斯尽。司国计者惟取办目前,不究其本,而操其末。故其税岁益月増,固已不胜其多矣。浸淫至于元季,上弛下纵,兼并之家占田多者数千顷,少者千余顷,皆隶役齐民,僭侈不道。本朝任法为治,而其徒犹蹈前辙,不知自检,往往罹罪,罟则戮其孥,籍其家,没入其田,令民佃之,皆验私租以为税之多寡。在当时惟患其不多,不复计其为民害也。且岁漕粟百数十万石以给两京,又有加耗船佣车直之费,一切取办于民,率常赋外横増至相倍蓰。然而地之所产不加于旧,吴民竭力以耕,尽地而取,犹不能供。而谈者盛推财赋以相髙,为渊为薮之言,不一而足。不知吴民无穷之害,正在此也。

到这里,简略介绍了一些有关“黄宗羲定律”实际执行中的情况。尽管执行有折扣,对付有办法,沉重的赋役压在江南民众身上犹如一座大山,这是很清楚的。还有什么困惑?有。

 

 

不搞中国史的可能不知道行情。明清江南经济发达,是从明清以来到今天,众所公认的。但行情突然大大上涨,“利好”消息不断,却是近10多年的事。先是由美国加州学派发动。最近清华大学教授李伯重在新作《从1820年代华娄地区GDP看中国早期近代经济》里说:早在西方到来之前,中国的江南已经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近代经济之一”,也称之为“江南奇迹”;并且特意提示,正确认识这一现象“乃是了解今天的中国经济奇迹的关键之一”。这是我看到的,迄今为止对明清江南经济最高的评价。

历史的“悖论”又摆在面前:江南既是“黄宗羲定律”受害最深重的地区,又是全国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这两种矛盾的现象,用什么分析方法可以“被和谐”,在解释上达到圆通?

早在明代的中后期,苛重的赋役与经济的发展构成严重“悖论”,情景中人不可能没有思考。万历年间的浙江天台山人王士性遍游全国南北各地,他说,苏松地区虽然赋役繁重,但它是全国工商贸易的中心地,工商的利润超过农业,以工商补农业,虽然民力艰辛,值得怜悯,但“赋重不见民贫”,老百姓的生活比其他地区不算穷。明末上海人徐光启,本乡本土的,体会更入味:松江一府田地并不比别的府多,却要负担100万石的粮赋。300年来之所以还有一口气能生存下来,全靠家庭的棉布纺织业,妇女的参加劳动。假若只靠田地的那点收入,是怎么也做不到的。嘉兴、湖州地区也是靠养蚕缫丝才艰辛地活下来。所以说,明清江南商品生产的发展,某种程度上由“黄宗羲定律”压迫所造成,算是“坏事可以变好事”的一个意外收获。

明清江南之所以能这样做,这样做能收到效果(我不敢说是“奇迹”),仅有愿望是不够的,它是由许多全国性的“条件”与“机会”合力造成的。

江南乃中国的江南,而非“国中之国”,处处受惠于全国大局,也受制于全国大局,这是常识(就像今天的上海,总是说全国支援了上海,上海要感谢全国人民)。我一开始对拿江南与英格兰作比较就想不通。这不是比较对象的地域范围大或小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无法把江南从“大一统”中国的整体中硬性分离出去。程念祺早就指出过,研究中国古代经济,离开了“大国效应”这个中国历史特色,就好比瞎子摸象。拿眼前说到的例子,江南是靠什么繁荣起来的?谁都不能否认,苏松的棉业与嘉湖的丝业必须靠赚足全国各地的钱,才能解救自己逃出重赋困境。好在从秦统一以后,中国向来不缺东南西北到处“乱窜”的贸易商人。那么大的地方,各地资源、需求多种多样,仅仅互通有无,就能创造出远程贸易的活动天地。远程国内贸易在李斯给秦王(后来的始皇帝)的报告里已经有过极尽形容的描写。再把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与王士性的《广志绎》对读,更是一件非常有兴味的事情。从这里不仅能读到“大一统”的中国,东南西北中各地域经济的特色,也能领略中国跨地区间的市场经济交流空间的广阔。特别是后者,感性地让我们体验到了与徐霞客风姿有异,着重从人文经济地理眼光观察的那种细致与精到,足足5卷的篇幅,使读者不禁感叹:我们真是太荣幸了,无论是西班牙、荷兰抑或后来的英格兰,能有这样丰富多彩的“大市场”条件吗?据我读得,当初欧洲内部市场的开拓,较之当时中国真是艰困万分。

新论的学者喜欢抬举中国“人口众多”的优势,怎么不把“地大物博”的优势一起考虑进去?仅仅依靠国内市场,从可能性上说,明清中国能创造的市场与商业的繁荣,是当时欧洲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也因此使当权者容易忽视海外贸易的重要性。由于当权者缺乏远见(但内部争论也很激烈),海外贸易主要是靠东亚贸易圈,而且较之国内市场还只是“小巫”。

全国性市场的沟通,还须依靠发达的商路。从秦始皇大修全国驰道开始,历代政府政令通达必须修建的驿路、驿站,都是“政治第一”,但同时也为贸易提供了商路,一举而两得。到了明清,商路的发达,同时期的欧洲内陆怎么也到不了这样的水平。这是“大一统”的好处。有市场潜力、有商路条件,还得有市场“机会”。市场消费具有追逐时尚的特性。有些传统食物、日用品是家庭基本必需,价格比较便宜,但市场占有额度始终起落不大。大凡一个时期假若能涌现出一种新的实用消费品,受到市场青睐,生产者和经营者抢得先机,获利自然比其他来得丰厚。经南宋、元、明初大约300多年的启动和积累,衣着原料的“市场革命”在明中期前后终于大暴发,棉花、棉布跃过麻、丝,占领了纺织品的主市场。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棉花(保暖性能好)与棉布(比麻布细软、比丝绸便宜)的潜在消费市场之大,怎么乐观估计都不算过分(实际购买力增长则要取决于当时收入分配均衡状态如何,须另论)。当时以苏松为中心的棉业生产,因为具有纺、织、踹、染等系列环节的技术先进优势,终于把握住了这次消费市场发展的“机遇”。河南、山东、山西等传统棉花产地,则因某些纺织关键技术得不到突破,只得沦为原料供应的“下家”,获取的经济实惠比之于江南就少得可怜了。

对当时的市场能力不能估价得过高,也不能太低估。江南小农乃至市镇居民家庭规模的纺纱织布(作坊的比重不大),大多是为了赚钱而生产的,所谓聚沙成塔,生产的总量是可观的。当时纺织品的消费,普通百姓自用或购买十分有限,傅衣凌、谢国桢先生早有史料揭出。例如明末清初人吴梅村“田事忙过又夜作,十月当窗织梭布。尽室饥寒敢自衣?私逋偿过官钱误。”查岐昌“辛勤贫女重蕻老咨,天寒十月犹单衣,以布易粟聊充饥,衣者谁知织者悲?”这两则史料经谢先生录出,凡江南研究学者皆耳熟能详,新论何以置之不顾?所“幸”全国东西南北各种富有者加起来的数量仍然非常可观。官僚、富商、吏役乃至青楼妓女、豪奴家丁、周边民族的“头领”都是买得起的消费主顾。像钱宁,正德皇帝的嬖臣,一次晒衣,竟要16个裁缝折叠半月之久,更属“超等消费”,估计大半是由纳贿而得。

明代棉织品的主市场在华北和西北。华北、西北边陲也有不少“松江布庄”,购主就是那些地方军政官吏和蒙古等族的头领。五口通商前外贸主要是通过福建、广东“中介”走海上(由苏松棉花贩至闽广,再经当地农民织布,经销东南亚,其中走私的比例不小)。所以到这里收购的贸易经纪商人有两大拨,一南、一北,被江南方志称为操“鸟语”、“夷音”的巨贾大商,市场的繁荣在那个时代确实刺激眼球,文人记载常常不惜笔墨。

江南农民的这种生产方式,技术的含量,只要看男女老少齐上阵,就知道传授和学习都不太难,属于手艺活的范畴,连亚当·斯密说的“专业分工”都不够格。李伯重他们的理论分析,就像考古学家可以把挖出来的黑陶罐说得天花乱坠,这属于学者的“文化分析”。我也可以效仿,说这是比“外延性扩大再生产”高明一级的“内涵性扩大再生产”,不必扩大生产规模,不必扩大资本投入,在一个农家的范围内,用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力的投入,包括把本来“闲置”的非劳动力或生活时间转换为“有价值”的劳动生产率,就创造了“江南奇迹”。熟悉明清农民史料的人马上会暗中窃笑:不是“不必”,而是“不能”,说什么风凉话!

一年勤劳,农民交税交租后,能有多少剩余?GDP数字不要说古代几乎算不准确,算出来让百姓“被平均”又有多大意义?棉花、棉布贸易赚大头的是中介批发商,常常玩“杀庄”的把戏,欺负棉农。至于江南的农民是不是像李伯重史料考据的那样“穿得不错、吃得不错”,这要看跟更穷的地方比,还是跟富人比。在明清江南文人、官员提供的材料里,有许多与李说相反的议论和描述。举个例子。康熙皇帝派“大清官”汤斌到江南来做巡抚。临行前关照汤斌:我听说江南风气非常奢靡,你得好好整治一番。结果,到了江南深入了解后,汤斌给皇帝报告说:苏松地少人多,一家耕种不过十亩,即使还有点山湖之利,副业收入,但有旱有涝,丰年所得也很有限。各种田赋负担加上杂费和徭役,不可胜计。养老育小、婚嫁丧葬都得靠这一点点收入,终年勤劳,还不免因交不上田粮,挨官府的板子。苏松城镇的风俗确实浮华,独独乡村里耕田交税的农民生活艰难至极啊!

 

 

打破沙锅问到底。商品生产是靠市场需求的增长作支撑的。农民和城镇的一般居民购买力不可能大幅度增长,是什么使市场如此“繁荣”?看了一些前面所说到的,以及而后将要征引的一些市场史料,突发灵感:与“黄宗羲定律”也有某种关联———江南重赋引出“公款”与“准公款”消费,促进了许多意外的消费和就业“岗位”,为商品生产与商品经济增添新的“活力”。这是它的又一个意外“收获”。

南来北往的批发收购商在江南的消费,文人记载不少,产生了不少感人的诗歌,主要都是揭露贫富悬殊、穷奢极欲的。现在有些人把这看作是“道德义愤”,姑且撇在一边不议。对下面的情景大家没有分歧:远程纺织品贸易确实带动了这里的消费,服装衣饰、饮食住宿乃至青楼戏院等消费,富商常常一掷千金,让江南人好生眼红。

再举一个现在很少人提到的军队消费。从北宋实行募兵制以来,军费始终是财政大头。嘉靖年间叶春及以一个福建举人、县儒学教谕(县教育局长)的身份向皇帝递交了长达三万言的时政建议疏。他在“修军政”一条中说,国初置卫491、所311,按编制算全军共310万余人,当时户籍登记的人口数是6540万,算起来就是20人中有一人当兵。最初实行的是军队耕战结合,守城的3/10,其余士兵屯田种粮约7/10310余万军队一年的食粮是3720余万石,靠军队屯田自给外,还有余粮。而到嘉靖年间,军队的人数减少到84万(逃兵严重,补足有难),为当年的1/4,士兵屯田松松垮垮,自给粮缩小为当年的1/7,缺口全靠各地漕运粮食和商人盐引交粮补足。各地方被强制对口向军队驻地运送漕粮,近些还好办,远的耗费就大。从明初就开始,政府给政策,出让盐的运销部分专利权(盐引)给商人,由商人雇工在边防地区种田并供粮于边防。这项盐的专利政策养肥了一批盐商,盐商成了富商之王,巨富敌王侯,这是由军队消费带来的另一额外效果。后来设法把军队的一部分拿出来管理运送漕粮,代替民运。这批旗军、漕丁,到各地接粮,除规定的加“耗银”外,还百般勒索,不给贿赂,就拖延刁难,成为社会一害。这些旗军,数量众多的卫所军官士兵以及依附而富的盐商,自然也要消费(包括官兵家属和盐商的家丁奴仆),转化为市场上的购买力。其中盐商的穷奢极侈,在文人笔下描写还少吗?

这里想特别提请注意,明代棉花、棉布销售中,有一笔不小的军队“公款收购”,就是军队穿衣和军备需要的棉花粗布。早在万历年间这就不是什么秘密,松江人范濂就揭穿过:“松民善织,故布易为办……况今北边每岁赏军市虏,合用布匹,无虑数万。朝廷以帑藏赴督抚,督抚以帑藏发边官,边官以帑藏赉至松郡。而牙行辈指为奇货,置酒邀请边官,然后分领其银,贸易上海平湖稀布,染各种颜色,搪塞官府。”日本学者西岛[山鸟]定生据《明实录》资料统计,从洪武年间起,除了皇室宫廷以及官僚服用高级棉布外,每年政府需要收购的棉布一百几十万至二百万匹,棉花四、五十万斤至超过百万斤(中后期加上“互市”,增至五、六百万匹)。这就揭出了一个重要事实:国家财政充当了一个特殊的棉花、棉布消费的“大主顾”。这一问题,中国学界也注意到了,较早的有严中平先生。这应该是广为人知的“公案”,新论作者不可能不知道。

再说一下县级“公务”和“准公务”人员。他们很大程度上不是靠极低的工薪,而是靠各种摊派与各种“外快”才生活得比较好。大家知道,“外快”来得快,去得也快。当年,每个运送漕粮的码头,每次运粮的时节,都是酒肉消费的“闹市”,权钱交易的“庙会”。如说“重赋”还有什么“积极”的效果,就是增加了一批靠税收“公务”为生的编外人员的消费市场。这些人比普通乡民具有较高消费能力,也为江南的GDP做出了不可遗忘的贡献。生于万历年间的苏州人陈仁锡在笔记里说,县衙门前有酒店20余家,天天供应鲜肥可口的多样高档菜肴,满足衙门里书吏和跑腿的“公人”的需要。还有提供外来人员住宿的“歇家”。酒店门口派人迎候,按身份高喊“贵宾”、“主人”、“朋友”到,连书吏的家奴也个个酒足饭饱,抹着油嘴大叫“痛快”。因为酒店茶馆正是有事求托与受托的“公人”讲开手钱、发落钱,行贿谈斤两的场所。上海县姚廷遴的《历年记》写了他从崇祯到康熙70年间的人生,有几次说到他与上海县公差到苏州办公事,每每要到船上享受“色情服务”,回来还写诗怀念美人儿,结果得了“杨梅疮”,靠一个乡间中医才算治好难言的病痛。

什么样的消费都可以拉动就业,这是没有问题的。康熙年间苏州人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里有这方面的描述,说苏州洋货、皮货、绸缎、衣饰、金玉、珠宝、参药店铺,戏院、游船、酒肆、茶店等休闲场所,如山如林(当时苏州是棉丝织业的加工与批发中心,人来客往,特别繁荣。乾隆《姑苏繁华图》堪比《清明上河图》,南京大学范金民教授已经数出图中共约12000余人、260余家有市招的商铺、400多条各类船只,10余处演戏游乐场景)。顾氏还议论道:既然有几千万人的奢华,就有几千万人的生计。若要这几千万人回到俭朴状态,必将使另外几千万人无法活命,不是流为游棍,便是变为乞丐、盗贼,对社会的危害更大。这话非常务实,可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但这样畸形的奢侈消费,市场的病态也不容讳言。其脆弱,每遇经济萧条或政治危机立显原形。这些不事耕耘劳作的“失业者”,一旦失去奢侈行业的依仗,又会干出什么勾当?明清易代之际江南民间的乱象,虽早有谢国桢先生著文论述,然不及叙述的史料甚多,可惜现在做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这里说的还是民间事业,若为了节省国家财政裁减“公务”人员,事情就更大。清朝道光年间,陶澍改革运河漕运,变为经由上海海运,运河两岸原来依漕运为生的水手、牵夫被大批遣散。结果,这些无业者流入地方会道门,各次动乱都有这些人的参与。

俗话说挣得多就用得多,用得多就想挣得多。这是说消费的正面效果。但在某种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什么人能挣得多,什么人想挣多也不能,还有正当收入与非正当收入,体制或政策在鼓励哪一种,都会对消费的社会效果发生作用。就长远效果而论,消费的畸形病态,最终会对经济甚至政治产生惩罚性的报应,这能否认吗?明中后随财富与消费的增长,社会风气趋下是无法掩饰的。明朝的社会风气变化,线索比较清楚,大约是从正德年间起,前140年与后140年大为不同(明朝的最终灭亡与此不无关系)。松江的张鼐有一篇《先进旧闻》,专门记述松江明初以来缙绅人事变迁的,对成化、弘治前后的士风迥然有别,官僚乡绅阶层生活起居的俭奢转变,有许多生动的描写,感慨良深。宏观性的背景,便是朱元璋恢复“实物经济时代”的理想彻底破产,代之而起的是“白银时代”,货币商品经济的时代。到了这种地步,明朝政府的政策和观念已经与传统的重农抑商说法有许多的不同,从皇帝到各级官僚,内心很少真正对“白银时代”有反感的(除了少数批判性的知识人士)。从皇室到官僚经商成风,司空见惯,其中多数系由宦官与官僚家属、家奴经营。万历皇帝派出矿监收拢白银,只是“白银戏剧”连台戏本的一个高潮而已。各级官僚看重白银的收入,是普遍共有的心态。白银强烈诱惑和刺激着人的利欲不断上升,体制又提供了凭借政治权势“搭便车”的种种优惠(这是问题的关键),加剧了对权力的争夺,朝野内耗不断。白银价贵体小,再多也觉得不够。为家族的长远安全起见,更需要窖藏白银。于是,积聚财富的欲望变成了无底深渊。明代中后期贪污腐败、官场恶斗,与此多不无关系。我过去写过多篇文章,在此不重复了。现在需要补充的是,在白银与粮食、赋役折变换算时,吃亏的都是生产者和纳税人,以致顾炎武、黄宗羲等非常厌恶白银货币化,虽有不识时务之嫌,但对劳动大众的同情心,我想还是要令如今某些人感到汗颜的!

明清江南的消费是如此这般的“兴旺”,这是一面,另一面呢,有没有消费不足的问题?怎么会没有。首先广大农民的消费是严重不足的,所谓“未卒岁,室庐全空”的感喟、“六十日财主”的揶揄,都说明生产者担当不起“积极”的消费者。这是明清江南经济发展的一个难以逾越的“瓶颈”。再从全国市场看,大众的消费能力低,市场的这种历史性“瓶颈”状态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更是明显。明末徐光启曾担心北方地区棉纺织业的兴起会导致“后此数十年,松之布竟何所泄哉?”清代以后“松江布”销售区域有所缩小是事实,是否与北方市场竞争有关,前几年李伏明撰有专文论辩,校正旧见,颇有见地。我觉得李氏指出的下面一点是切中当时要害的:由于有了强大的官方市场的支持,在明代市场货币供应量不足的情况下,松江棉布才有可能大规模地运销北方。入清以后,九边裁撤,只留下了少量军队,由此政府方面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及大军既撤,仅留守戍官军,食口既少,则所食不繁,货价大减……商贾为之色沮,落魄失业者,比比皆然”。这一事实也间接印证国内民间市场的增长有限度,松江棉布销售的大好局面会因国家政策变动突然黯然失色。一直要等到1842年“五口通商”,上海通关,外贸市场上来了,江南棉花种植与织布业才迎来新的高潮。不仅原棉业区扩大种植面积,宁波、绍兴地区不种棉的,迅速搭上“班车”,北方棉布也迎头赶来。至于拉动内需,清朝乃至民国都没有解决好。中国市场内在的潜力很大,这没问题,然而要让广大民众的消费能力提高,把内需拉动,涉及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国民经济第二次再分配的公平原则,直到现在也都不是一时三刻、心血来潮能很快解决的,遑论“前现代”的明清时期?

 

 

令人感慨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史学界有过一场关于“资本主义萌芽”有否的大讨论,持续了10余年。现在的新论,似乎是把原先的“萌芽”变成了大树。所谓“近代”或“近代化”,按我的理解,是这些年来话语转换的产物,以避免有“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嫌疑。它确实也不完全是换汤不换药,与“西化论”之间有很大不同的,是去掉了其中的价值观念多味成分(例如政治、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观念),专从“经济发展”上说事,也就是李伯重说的,纠偏过去的“唯生产关系论”,着眼于生产力的研究。可烦恼仍然挥之不去,“现代化(或者近代化)”这个词,如同以前的“资本主义”概念,内涵还是多样而不确定,各唱各的调,以致可以产生各种联想。夏明方形容得最为生动,在同一明清、同一块版图上,居然被烙刻上了“传统”、“近代”、“现代”甚至“后现代”截然不同的“印记”,热闹非凡。这种情况亦非今日才开始。当年就有人怀疑,司马迁笔下的战国秦汉盐铁大贾,雇佣的规模不小,不就有点“近代早期工业家”的气派?所以天津的傅筑夫先生就认为战国秦汉早已有“资本主义萌芽”。韦伯、布罗代尔也说过,历史上有商业资本主义、投机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历史形态有许多种,非完全自近现代始。我也来东施效颦一下,一定要说西方人到来之前的中国出现过类似“近代”的气象,倒最像是“商业资本主义”的气象,江南的“商业资本主义”最为繁荣。在我看来,李伯重现在拿起荷兰的例子,要比拿英格兰来比较更为贴切(但也有不同,荷兰主要靠海外贸易,而明清江南主要靠大一统的国内市场)。为什么荷兰的光辉一抹而过,不得不让位于英格兰,个中原因对认识明清经济发展的局限,不也同样有深刻的启发吗?

《盛世滋生图》局部

从事史学研究的人自身处在生活于其中的时代里,不可能完全自外于社会的一般状态。这个社会目前有什么样流行的社会需求与生活偏好,人们的精神兴奋点集中在哪里,会影响到史家对他们从事的课题研究及其意义的选择。人民革命的年代,人们多关注社会与政治,要社会革命,争取民众政治权力。经济建设的年代,人们多关注经济与生活,要市场繁荣、财富增长,追求消费的档次,此均可谓之“当下情结”。但学术研究理应超越当下,提供更为全面客观和较为长远的目光。这种时候,史学家特别需要强化自己的长时段历史意识,要有一种历史的纵深感,说变迁不离历史连续中的变异。尽量地避免主观意念过强,以致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也要尊重前此相对已有良好积累的学术成果,可持续性地发展,不必矫枉而必须过正。

弗兰克、彭慕兰等为了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近代傲慢与偏见”,把明清江南的水平说得比欧洲越来越高,似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他们的有些话,我至今还是消化不了。例如说英国的成功是“偶然”的,因为获得某种“机会”。好像一说“机会”,就像是偷来的,价值全无。那么明清江南的成功就一定是必然的,不靠“机会”?其中没有消极的社会效应或经济后患吗?说得彻底些,许多历史事件,事前都不是人们预料得到的,以后呢,有的走走越发神气,有的走走僵硬掉了,也都“测不准”。读历史书稍多一些,就会感觉“偶然”的事情太多了,出人意外的事时有发生,故有假如不是这样就该多好的感触(不过历史学家尽量不要作如此“历史假设”为好)。在我看来,一切“必然”,实际都是源于“事后诸葛”的总结,因果逻辑的整理,“欧洲中心论”是这样,“中国中心论”也逃不出这条思维“定律”。

总之,处于这样一个思想多样化的时代,明清江南经济的面目变得异常多彩,又更混沌迷离。我觉得若要摆脱这种思想混沌状态,恐怕还得回到史实的常识层面上,那就是“复杂的历史,需要复杂的头脑”。不要说中外比较研究,即以中国而论中国,把握其社会运行连续与变异的历史轨迹,透彻地认识它的发展过程,每一变化所处的位置,以事论史(不是以论代史),也有相当的难度。有鉴于此,我以为,现在需要呼吁加强学术群体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包括必要的学术批评和学术争鸣,努力将它反过来、侧过去,既要看到生产力有自身增长的动力,也要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增长的制约;既要看到经济发展的态势,也要看政治制度能否为它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既要看到消费拉动经济,也要看是什么人的消费、什么样的消费,能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品质的改善与再生产积累的持续;既要看到发展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发展的一面;既要看积极的光明面,也要看消极的阴暗面。概言之,应尽力克服一切简单化、概念化和片面化的弊病,真正符合现在许多人提倡的,以“学术本土化”的优势回应国际学界的关注,而非仅仅以响应补充为满足;对海外明显不合史实的观点或见解,不必为尊者讳,为朋友讳,坦率批评才是真尊重,才是学问上的同道。

2020-07-12
宋代以后,派役经常“改革”为摊派收费。新费成立,旧役复辟。每次财税改革,就是统一合并到税里,简化成一种新税制。不久,税外又有役、役外又有费,然后再合并…又重生…再合并。明末清初的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形象一点的比喻,就像“鬼打墙”

税赋历史与“鬼打墙”

image-20200712182530-2
cy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