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特别关注    全球变暖与亚洲水塔
  •  “资本之王”黑石

    自1985年成立,两位连杠杆并购都没真正做过的创始人,如今凭借1.1万亿美元的管理规模,让黑石足以跨界比肩世界顶级的主权财富基金。黑石的业务虽多但却有着科学的分类和管理,并且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实时调整。2024年,黑石仍在对其业务进行归类和整合。

    8 ¥ 0.00
  • ESG披露标准启示

    目前主流披露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综合性的披露标准,以GRI、SASB等为代表。第二类为聚焦气候变化、水资源等领域的披露标准,以TCFD、CDP等为代表。第二类标准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很难横向比较。GRI标准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披露标准,引用占比超过90%。

    8 ¥ 0.00
  • 中国钾盐缺口

    中国有56%的耕地需要“补钾”,总体上越往东南越严重,闽、湘、鄂、粤、海南以及江淮地区土壤钾含量都十分稀少,高效钾含量只有新疆、关中农业区的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2023年,中国钾盐缺口68%,需进口1000多万吨,而由于钾的高度垄断,进口选项非常有限。

    45 ¥ 0.00
  • 三井物产的情报网

    微软的情报系统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率大约是17%左右,而三井这种贸易财团则是以信息为最终的经济效益,其情报就是整个公司的命脉。作为民间研究机构,从研究的深度、广度和企业接受程度来看,比政府研究机构更有效率。其成果被日本企业界认为是经济变化的风向标。

    78 ¥ 0.00
  • 为什么盒装奶是950毫升?

    国内的一些牛奶包装沿用了美国的可折叠屋顶式纸盒设计,用的模具一样,那标注的容量也跟别人一样,取近似值950毫升。制造商在保持包装大小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稍微减少产品的体积。这可以帮助公司在生产成本上升时控制开支,而不会显著提高零售价格。

    20 ¥ 0.00
  • 一个县城与打火机

    12道工序、32个零配件、15项测试标准……制造出1元打火机。全球一年销售200亿只,约七成来自中国湖南邵东。这里年产打火机150亿只,远销120个国家和地区,串起来能绕地球20圈。在邵东,平均每1分钟就有2.8万个打火机下线,其打火机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21 ¥ 0.00
  • 重生的俄罗斯农业

    2002年俄出台《农业用土地流通法》后,一系列法律让农用土地流通得以明确、透明地进行,保证了农业政策的稳定性。2007年对农业发展做出规划,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和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对农作物保险费实施补贴。次年俄罗斯农业从粮食净进口国转变为粮食净出口国。

    105 ¥ 0.00
  • 印度,用糊糊驯服味蕾

    谷物的富余,让印度不怕浪费粮食,人们发现,面粉和米粉作为糊糊的增稠剂,质地更浓郁粘稠、香料与食材融合度更好,且可以保温和解腻,缓解糊油脂和肉类的油腻感。原本粗劣的糊糊,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越来越能驯服各种各样的食材,并形成另一条美食路径。

    83 ¥ 0.00
  • 拜耳伤痕

    买下孟山都,彻底改变了拜耳的发展轨迹。拜耳最大的三项并购是2006年以19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先灵公司,2014年以142亿美元收购默沙东的OTC业务,以及2016-2018年间以63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前两项并购起码还增强了拜耳的制药业务竞争力,最糟糕的是对孟山都的收购。

    33 ¥ 0.00
  • 全球家族办公室现状

    只有少数家族办公室将注意力放在促进家族团结和长期稳定上。在职能专业化方面,投资管理进展最为显著,而其他职能专业化水平则存在差异。家族本身的专业化水平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许多家族和家族办公室都缺乏领导人接班规划,并且未为下一代制定教育规划

    126 ¥ 0.00
  • 全球文科倒闭潮

    文科衰退,是个全球性的问题。经合组织报告显示,过去10年人文学科的入学人数都在下降。在这股浪潮中,有的大学是迫于财政压力削减人文学科,有的则是出于对“教育优势”进行结构性的优化,也就是把跟不上时代的文科专业淘汰掉,去拥抱更具竞争优势的STEM学科。

    9 ¥ 0.00
  • 2024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年度科技失败案例盘点,记录了过去一年中的失误、骗局与灾难。有些失败带着荒诞色彩,如谷歌“觉醒AI”生成黑人纳粹图像而将公司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另一些则更加严重,如CrowdStrike的一次计算机错误,导致数千名达美航空乘客被迫滞留机场,引发法律诉讼。

    4 ¥ 0.00
  • 游戏行业的肉与汤

    AI会不会彻底改变这个行业,“不好说”,“AI原生游戏大概率不会是我们先搞出来,可能是哪个做AI的实验室先做出来,然后其他人会在他们的基础上往下走,”卢竑岩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离实用特别接近的科研成果,“但也很难说,会不会突然有爆发性地增长。”

    24 ¥ 0.00
  • 120年美国房价历史和规律

    从1890年到2013年的123年中,有28年下跌,95年上涨。其中跌得最深的是2008年,跌幅达18%。连续下跌达到5年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1929-1933年累积跌幅达26%;2006-2011年累积跌幅达33%。在过去的123年中,美国房价平均增长率为3.07%,CPI 通胀率为2.82%。在扣除通胀率后,房价就基本不涨了。

    45 ¥ 0.00
  • 枢纽城市之争

    超级承运人与枢纽机场相辅相成,带来大量客流、物流,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无论是超级承运人,还是枢纽机场,都强调“集中”,如达美航空在亚特兰大份额超过80%,堪称“堡垒枢纽”。而中国目前有57家航司,三大航在北上广基地份额都仅在40%-50%之间,市场份额较为分散。

    46 ¥ 0.00
  • 波音从工程奇迹到信任危机

    批评人士说,波音公司把安全当成了利润的牺牲品。”这样做是为了让波音的运营更像一家企业,而不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波音的确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但人们投资一家公司是因为他们想赚钱。”今天的波音既不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也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对象。

    44 ¥ 0.00
  • 计算机产业史

    本文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发明开始,阐述计算机作为不同效用工具为人所用。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适时控制,到线上社交、个人玩乐、办公效率、图形工具,再到内容平台、互联网与云计算时代,最后计算机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无处不在。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大而统一,发挥最大网络效应,与其去中心化的基础定位有很大关系:数据包发送方式和发送内容无关,任何设备都可以加入互联网,唯一中心化的域名管理机构获得了独立且非营利地位,互联网治理更多依赖社交机制,而不是靠特定机构来管理。

    44 ¥ 0.00
  • 墨西哥的中国工厂

    中国企业到墨西哥以前,目光紧盯着美国,到墨西哥后却发现了许多新机会。同时到了墨西哥后,它们惊觉,中国经验失灵了。不同于过去从欧美日企业到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再从中国到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中资企业到墨西哥是一场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应变之策。

    224 ¥ 0.00
  • 像研究人类一样研究ChatGPT

    一篇有关“机器心理”的预印本。他在其中提出,把LLM当作一个人类对象来对话,可以揭示底层简单的计算之中产生的复杂行为。Google的研究引入“思维链提示”,来描述一种让LLM展示“想法”的做法,会让模型按相似的流程行事。它会输出思维链,这么做更可能获得正确答案

    45 ¥ 0.00
  • 欧亚电网互联的地缘要素

    欧亚电网互联问题上,欧盟和俄罗斯等传统“电力中心”依然重要,新“中心”如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也在崛起。随着技术发展,电网容易受外部力量影响,美国也在不断尝试渗透。电网联通可以建立包容、平等、开放的政治空间;同时,也可以成为政治制度堡垒。

    144 ¥ 0.00

【作者:朱立平(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源自: 中科院格致论道讲坛《朱立平:全球变暖下的“亚洲水塔”青藏高原,还好吗?》;内容为朱立平演讲实录《守护亚洲水塔》2020.06

 

1、青藏高原为何是亚洲水塔?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水塔,什么是亚洲水塔,以及青藏高原为什么被称作亚洲水塔

大家都知道,我们饮用的自来水都来自供水管道,这些流淌在管道中的水流需要一定的压力和水源才能到达千家万户。

水塔,就是用于汇聚和保持足够的水源,调节稳定的水压和水量的装置。

在自然界,我们使用的水资源来自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河湖蓄水、地下储水等。它们在自然界中发生不断的循环。

在高山地区,由于冷凝和重力作用,各种来源的水分汇聚后,又不断分发出去。因此,高山地区具有天然的水塔功能。

我们知道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气候最寒冷的地方。

水在这里一方面既有冰川这样的固体,另一方面它在地下结了冰,形成了多年冻土。

更重要的是,地表大大小小的低地,使得积水成了湖泊,而青藏高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集中的一个地区。

这些冰川、湖泊通过河流输送到青藏高原的各个地方,甚至流出青藏高原。

因此,青藏高原本身就起到了高山水塔的汇聚功能——汇聚在青藏高原的水,在高耸的地势作用下,流出了青藏高原,发育了亚洲的十条大江大河。

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东南亚地区的澜沧江、雅鲁藏布江,还有中亚地区的阿姆河、锡尔河等等,都是发源于这个地区。这些河流,为东南亚、南亚,甚至是中亚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青藏高原在整个亚洲起到了水源汇聚和分发的功能,因此我们称它为亚洲水塔。

 

2、亚洲水塔为何如此重要?

 

-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供给

全球水塔是众多,亚洲水塔为什么如此重要?

这需要根据它的地形分布,和它在全球的地势分布来谈起。

世界地形图

从这张地形图可以看出,欧亚大陆中部的这一片褐色土地面积最大,而且海拔又高,高的地势就体现出水塔汇聚供水的重要功能。

Immerzeel 2020, Nature

青藏高原是全球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巨大高原。如果我们把分布在全球的许多高山划分成一个个水塔单元,全球可以分成78个水塔单元,青藏高原占据了其中最重要的13个水塔单元。

这里有最高的水供给指数,也有最大的水需求指数,呈现出最高的水塔指数。这证明了它在全球水塔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Pritchard 2019, Nature

亚洲水塔汇聚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和沿途丰沛降水,而这些水源源不断地从高原流出。它哺育了高山的森林、草地,也给下游的绿洲、农田带来了充沛的水分,哺育了从东南亚到南亚、中亚西部的十几亿甚至二十多亿人口。

所以说,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从水资源供给的角度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

 

-影响广泛地区的气候变化

另一方面,青藏高原,或者亚洲水塔,不仅为下游地区储供了充足的水资源,它也通过水分和热量的垂直交换,影响更广泛地区的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与气候变化

从这张示意图上可以看到,青藏高原地势高耸,它地表的水分和热量,可以垂直与大气进行交换,由于它海拔高,交换更为强烈。

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水汽从西向东吹到中国东部的平原地区。当它与东南季风相遇,会影响中国东部的降水格局。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1997年冬季到1998年春季,青藏高原大面积的积雪与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洪涝的关系。

青藏高原冬春降雪与中国夏季的降水分布

1997年冬季和1998年春季,青藏高原下大雪,地表大面积的积雪提高了太阳的反射率,把热量反射回大气,且水汽比较强。

到第二年的夏天,地表的水汽在西风的作用下,吹到了中国的东部地区,与来自南海的东南季风相遇,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降水。

正常情况下,梅雨季节是6月份在长江中下游发生,而华北地区在8月份形成很多降水。

但由于那年青藏高原的水汽非常大,从高原输送到中国东部的水汽增强,使得中国东部的夏季风减弱。整个夏季的降水高值一直不能到达华北地区,而是停留在长江流域,造成了长江中下游的大面积洪涝。

 

3、全球变暖下亚洲水塔经历着哪些变化?

 

全球目前处于气候变暖的过程,亚洲水塔的冰川、湖泊、冻土等也会随着气候变暖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

我们来看一下,这些要素都出现了什么样的响应?

1980-2012年,青藏高原升温率为0.44/10年,超过全球同期平均升温率的2倍多

这张图显示的是青藏高原的气温升温率和全球升温率的对比。亮黄色线条的是青藏高原的升温率,达到每十年0.44℃。而全球每十年只有0.16℃,可见青藏高原的升温率是全球平均的两倍以上。

在这种剧烈的气候变化幅度条件下,亚洲水塔的各种要素势必发生深刻的变化。

 

-冰川强烈退缩

气候强烈变暖使得这里的冰川明显退缩。

下图是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合作组织)给出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退缩的趋势图。从图中可以发现,冰川在这几十年退缩得非常强烈。

喜马拉雅山地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图

蓝色线条是小冰川退缩的趋势,它的退缩趋势更为强烈。有预测说未来的五六十年,一些小冰川可能就会消失。

下面三张图是三个时期在同一个地点对西藏察隅阿扎冰川拍摄的照片。

1933年英国人拍摄的图片:

1976年我们的老一辈西藏高原考察队员拍摄的照片:

2006年我们的同事在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从视觉上可以直观地看到冰川退缩得非常强烈。

冰川退缩速率的空间分布

青藏高原的冰川退缩在各区域表现各异。上图中红色圆点代表冰川退缩,圆点越大代表退缩越强;蓝点是代表冰川前进或稳定,圆点越大代表稳定性越强。

从图中可以发现,在整个青藏高原的东南部,或者说南部,它的退缩非常强烈;中部退缩的幅度减弱;而在西北部,冰川依然还在稳定状态,甚至部分冰川在往前移动。

 

-冻土中储水量增加、湖泊扩张

青藏高原气候极为寒冷,地下水都冻结在土里,经过数万年的演化,就发育成了多年冻土。多年冻土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活动层,它是冬天冻结夏天融化,里面储藏了大量的地下冰。

随着气候变暖,活动层的厚度加大,地下冰的融化,造成了土壤湿度非常大。整个青藏高原土壤湿度的加大,意味着我们的地下储水量是在增加的。

作为地表水,一个最重要的所在是湖泊。青藏高原的湖泊占了全国湖泊面积的52%左右,它们经历了1990年以前退缩,和1990年以后扩张的发展态势。

上图中蓝色的三角代表湖泊的扩张,三角越大表示扩张越强;红色的三角代表湖泊退缩,三角越大表示退缩越强。

从图中可以发现,在整个青藏高原湖泊的变化中,中部和北部湖泊是扩张得更为强烈的,主要发生在2000年到2005年。现在的湖泊依然在扩张,但是扩张的速度是在减缓。

我们利用遥感卫星影像分析和八十几个湖泊的测量,还原了湖泊的繁衍,发现现在青藏高原的湖泊水量增加了1026亿立方米,相当于3个三峡水库或40个密云水库的水量。

色林错湖泊的扩张是青藏高原湖泊扩最为明显的例子。上面左图中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时期下水面覆盖的面积,也是它湖水到达的一个边界。浅蓝色是在1972年湖泊的覆盖范围,深蓝色是2017年的湖泊覆盖范围。

经分析发现,这个湖泊从1972年的1667平方公里,已经扩展到2017年的2389平方公里,扩展了722平方公里。

而水量从308亿立方米,扩展到现在的558亿立方米。上面右边这张图上,清晰地显示了它的面积和水量在40年内的变化增长趋势。

Dai et al 2018, JGR

青藏高原的湖泊扩张也对整个气候变化带来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湖泊水面积的加大,会增加水循环和大气的含水量。

大量的湖泊存在会使大量的水汽蒸发,降低了气温,蒸发进入大气的水汽也会形成降水。

 

4、青藏高原变暖和变湿带来的积极影响

 

冰川、湖泊、冻土变化都会带来一系列影响,这些影响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

青藏高原1961-2018年降水量距平的变化

 

-降水增加改善区域生态系统、减缓全球变暖趋势

首先,通过1960年到2018年的青藏高原的降水变化分析,发现2000年以后青藏高原的降水一直在增加的,这与2000年开始湖泊的大量扩张、强烈扩张非常吻合。

降水的增加,温度的上升影响了流出青藏高原的河流。

在整个青藏高原的西北部,虽然降水量变化不大,但由于气温增长比较厉害,冰川融化非常强烈。

尽管塔里木河的水在九十年代几乎断流,但现在流入塔里木河的水量变得非常大,对新疆的绿洲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Immerzeel 2010 Science

在东部地区,流出青藏高原的河流——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地上游的降水依然稳定,或者有略微增加,保证了流出青藏高原的江河的水资源,对下游有很好的保障。

亚洲水塔的变化,不仅影响了气候,供给了水资源,也对区域的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影响。

上图是1982年到2010年,表征植被生长条件的趋势变化图,我们叫植被规划指数,英文叫NDVI

图中颜色变绿是代表逐渐增加的趋势,可以看到随着气候变暖变湿,青藏高原的植被一直向好的方面发展。

随着NDVI植被的生长的增加,温度是下降的,意味着我们日益变好的植被抑制了温度的上升,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植被生态恢复、土壤储水量增加

植被在上升不仅对温度影响,也对它的水循环或者降水,地下水的储水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这张图是表示在三江源地区,我们经过植被生态恢复后,气候和土壤储水量的改变。

通过生态恢复以后,地下的径流减小,表明更多的水保留在土壤中。同时一部分进入大气的蒸腾的水分又通过循环回到区域内。

三江源地区降水的略微增加,跟生态保护是密切的关系。

 

5、青藏高原变暖和变湿产生的负面影响

 

尽管青藏高原变暖、变湿产生很多积极的影响,但是它的消极影响或者灾害效应依然不能忽视。

 

-发生冰湖溃决和冰崩的可能性增加

下图是喜马拉雅山地区冰湖的调查结果。

喜马拉雅山地区不同溃决概率等级冰湖的数量

什么叫冰湖?就是冰川退缩以后,前面的洼地积累了冰川的融水。

这些融水积存在那里,如果前边洼地自然形成的堤坝溃决掉,冰湖的水就会溃决。溃决以后就会流到下游形成滑坡泥石流,对下游的生产生活设施进行破坏。

通过研究发现,在143个冰湖中,有非常高的溃决可能性的湖占到了65%,气候变化对冰湖溃决的影响起到推动的作用。

所以对冰湖的灾害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新型冰崩及链式灾害频发

另一方面,随着冰川退缩,冰川不稳定性增强,降水的增加使冰川表面更加不稳定。

很多冰川发生断裂后整体滑塌下来,我们将其称作冰崩。冰崩又引起了一系列的次生灾害。

比如2016年在西藏阿里、阿汝地区发生的冰川冰崩。这个冰崩,冰崩体运移了十多公里,淹没了数个居民点和很大片的草场,最后造成9人死亡和数百头牲畜被淹没。

2018年在西藏的林芝加拉村东普沟发生冰崩。

冰崩带来的大量碎屑物质从支沟进入到雅鲁藏布江的干流,进入干流以后,把雅鲁藏布江阻断。所幸的是由于雅鲁藏布江水流量比较大,把堰塞体冲开了,没有形成溃坝事件。

不管怎样,冰崩的灾害日益加剧,还是值得我们警惕。

 

-湖泊扩张威胁到交通安全

刚才我们谈到了冰川退缩的一些影响。那么,湖泊扩张是不是都是带来了降水增加的一个积极面?

也不尽然。

上图是可可西里地区的卓乃湖。

它的湖面上升,最后溢出河流的堤坝,进入下边的河流,造成灾害。河流形成以后,会不断地向源头侵蚀,最后把整个的堤坝侵蚀冲垮掉。

最终流出整整200多平方公里的水,三分之一的湖水都已经泄出。这些泄出的水沿着一段串珠性湖泊,先到了库赛湖,图中像鞋子形状的湖。而后途径中间的一个洼地,叫海丁诺尔湖。最终到达靠近青藏铁路公路的盐湖。

目前这个盐湖由过去的40多平方公里,发展到现在的235平方公里。湖泊水面的边界距青藏公路已经不足7公里,相对的水位高差已经不足1.5米。

通过水文模型分析发现,如果该地方降水依然维持在2019年的强度,今年夏天,湖水就会漫出分水岭淹没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

面对这种情况,建议采取临时的措施,开挖一条沟道把一部分水放出来。

但是把水全部放光会影响其生态环境,目前依然没有长期性的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

2019年秋冬可可西里湖泊考察路线

为此,2019年秋冬,对可可西里地区的7个湖泊进行了详细的水量水质调查。

 

6、在青藏高原考察湖泊

 

为什么选择在秋冬季节进行考察?

因为考察需要带领船、和钻井平台等大型设备,而它们需要卡车来运输。

这个地区是多年冻土的核心所在。夏天是一片沼泽,根本不适合通行。到了深冬季节,尽管土地已经冻上了,可以行车,但是湖泊冻上了,不能进行湖泊的探测。

所以只能选择秋冬这个时间窗口,也就是土地已经冻上,可以行车,但湖泊没有冻上的季节来进行探测。

这是到达的第一个考察营地,我们在那里举行了誓师出发仪式。

在这张图片上可以看到,整个的考察过程中,我们的车基本都是在根本没有道路的河滩高原面上面行走,最主要的困难是我们时常遇到陷车。

整个35天里我们遇到了大小陷车一百多次,其中严重的陷车就有十多次。

这是其中最严重的一次陷车,我们的一辆卡车已经陷入水坑,经过两辆卡车用了一个多小时反复地拖扎也没有救援成功。

海拔5200米,零下15度,五级大风的条件下,我们的队员把六吨多的东西,从满载车上全部卸下来,然后把空车拽出来,而后将货物又装上。

这是一个十分艰苦的人力劳动。不管怎么样,我们克服了这个困难,前后折腾了接近7个小时,夜里三点钟才到达我们的考察营地。

在考察过程中顶风冒雪地赶路,或者我们遇到了野生动物绕行等等是家常便饭。特别是我们的考察营地建好以后,经常会有野生动物熊、狼来骚扰。

这时我们不得不开车,把它们驱离更远的地方来保证我们考察队员的营地的生命生活安全。

在深秋里开展作业,气候已经非常寒冷,湖浪打在身上瞬间就形成了厚厚的铠甲。

由于在湖泊考察我们需要相对平静的天气,白天有时候一连几天风高浪大,不适宜我们考察的时候,我们只能在夜间来考察。

这是夜间准备出发时,在星空中我们的考察团出航的一个画面,所幸这35天的艰苦的考察,我们还是收获满满。

我们进行了2300多平方公里,7个湖泊的测量,获得了4个湖芯的样品。整个考察过程中考察队员也非常和谐欢乐,甚至有队员在海拔5200多米的地方踢球来自娱自乐。

 

7、继续为亚洲水塔把脉

 

气候变化仍然在继续。巴黎气候大会定义:本世纪末全球升温限制在2℃之内。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青藏高原的温度增加量会到4℃。

而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还在缓慢地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组成亚洲水塔的各个单元——冰川、湖泊、生态系统、冻土等等,依然在发生强烈的变化。

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这种考察工作了解冰川的过去,把握它的现在,理解它的未来。

我们需要不断加大湖泊基础数据的考察与数据获取力度——了解湖泊的水量赋存到底是多是少,未来如何变化,究竟如何影响气候。

我们需要做生态系统的各种各样的调查,了解它的生物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做各种各样的控制实验,看各种气候条件下它的反馈程度如何。

我们需要利用卫星、遥感飞机和自动化地面监测系统来进行从空中到天空,到地面的一个立体性的考察。

我们也希望部署一个密集化的野外站监测系统。通过我们长期的,持续的数据监测来更好地理解亚洲水塔未来如何变化,如何影响我们人类活动。

亚洲水塔非常重要,是我们这个星球最重要的水塔。在气候变化的条件下,组成亚洲水塔的各个要素在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也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

进一步来开展研究,深入了解它的变化,合理利用来发挥它的功能,作为科学家的我们责无旁贷。

2020-07-12
青藏高原在整个亚洲起到了水源汇聚和分发的功能,因此我们称它为亚洲水塔。在地势作用下,它发育了亚洲的十条大江大河。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最近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湖泊蒸发总量为每年517亿吨,相当于3570个杭州西湖的水量。全球变暖,亚洲水塔还好吗?

全球变暖与亚洲水塔

yz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