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公告称控股股东正在研究和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或许会把云服务等增值业务拿出来混改,从上市公司或集团层面引入资本。外界盛传腾讯、阿里等民企都对入股联通有意。据说阿里早前就有意联通,但阿里要控股,最后没有谈拢。
伴随着中国联通(600050)的一纸公告,联通集团筹划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消息浮出水面。
10月9日晚,中国联通(600050)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联通集团”)正在研究和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消息公布后,中国联通已经在A股收获逾15%的涨幅,关于联通集团混改方案的讨论也日渐升温。
有传言称,如联通集团引进混合所有制,战略投资者的首选便是BAT(百度、阿里、腾讯)。
对此,一位接近中国联通的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引入民企资本,可能也会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做法,更市场化,“但不认为外部资本会取得控股地位,运营商的一些关键数据还是需要国企控股来保证的。”
具体方案上,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对记者分析,从联通目前的现状看,竞争力较为薄弱,尤其是资金短缺,从这个意义上看,联通应该会倾向于从上市公司或集团层面引入资本。
也有观点认为,联通可能会将部分增值业务,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等,拿出来进行混改。
付亮分析,联通准备的方案可能有多个,大方向应该是围绕融资金额和增值业务混改,可能组合成多个方案,最终让国家有关部门来审批通过。
关于上述分析,中国联通方面未予置评。
“联通早已内部成立专门团队,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
不过,据付亮对记者称,联通早就在内部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方案需要多个环节、多个部门来审批批准,因此联通可能准备了多个方案,最终由国务院、国资委等审批部门来决定采用哪个方案。”
具有官方背景的通信产业网的一则报道也提及,早在2014年8月,中国联通高层就表示过,中国联通在思考和探索混合所有制,可能会在创新型业务领域,及增值业务领域方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三大运营商中,联通是最缺钱的,有了钱才能建网络、才能展开营销。”付亮打了个比方,中国移动是今年花去年的钱,中国电信是今年花今年的钱,而中国联通是今年花明年的钱,“如果没有数百亿的资金注入,联通已很难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进入4G时代,这种差距越发明显。
万联证券首席投资顾问古振华接受采访时称,今年上半年中移动用户数量占据约64%市场份额,超联通、电信之和,移动4G用户更高达73%。联通经营出现停滞,2016年中报净利润为10年来最低。运营商正面临“管道化”挑战,市场空间被终端厂商与互联网公司不断蚕食。
古振华称,去年,BAT复合增长率为60%、67%、39%,而三大运营商几乎原地踏步,比如移动复合增长率仅2.65%。
对联通来说,这种压力尤为明显。
10月18日,中国联通公布的三季度业绩预告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今年1-9月,中国联通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预计约为4.9亿元人民币,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约81.8%。
中国联通在公告中称,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期内销售费用预计明显上升,以及铁塔使用费用增加及能源、物业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导致网络运行及支撑成本预计明显上升。
当然,付亮也直言,混合所有制不是“速效救心丸”,即使方案获批并开始实施,联通的被动局面仍很难在短期内改观,如网络覆盖,在联通现有频段和基站基础上,短时间大幅提升覆盖质量并不现实。
阿里曾经有意?
单从融资金额上来说,付亮认为,从上市公司或集团层面引入外部资本,这样融到的资金会更多。
当然,如果真是如此,联通也不太可能放弃控股权,只会少部分股权出让。“电信服务被列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基础电信服务领域引入外资、民资,资本多元化,加强竞争,大方向是一定的,但国资很难放弃在联通的控制地位,而且很可能还是超过50%股份的绝对控股。因此外资、民资能获得的股份比例不会太高。”付亮说。
至于外界盛传腾讯、阿里巴巴等民企都对入股联通有意。
据付亮称,阿里巴巴确实早前就有意联通,但阿里巴巴的意思是要控股,但这一领域关系国计民生,双方最后没有谈拢。
未能联系到阿里和联通对此置评。
增值业务引入外部资本
相比之下,单独拿出增值业务进行混改,则被视为一个阻力相对较小的方案。
这方面有过先例,联通现任董事长王晓初此前已经在中国电信操刀过混改试点,这个试点也得到了国资委的认可。
彼时的方案,也是将中国电信旗下的几大基地业务,通过引入外部资本公司化,变成了合资公司。最终天翼视讯、炫彩互动、天翼阅读和爱动漫4家公司的100%股权,注入了上市公司号百控股(600640),原来引入的股东成了号百控股的股东,中国电信的控制力进一步增强,也实现了资本增值,同时现金“反哺”集团公司的主业——基础电信服务。
付亮认为,联通可以把云服务、应用商店等旗下的增值业务拿出来混改,引入外部资本,最终实现融资,“但这种方案融资时间较长,融到的资金也较少,对联通来说未必是最合适的。”
联通的增值业务,对互联网公司颇具吸引力。
古振华指出,运营商的主要优势是对流量和用户行为大数据的掌控,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借民营力量(比如能与公司业务互补的BAT)优化治理结构,提升营运效率,拓展移动互联业务,把互联网业务与移动业务进行充分融合,将流量和大数据转化为现金流是未来业务发展的大方向。
“国资只要对电信运营商保持控股和控制力就可,联通混改的空间是很大的。”古振华称。
中国联通今年的半年报显示:中国联通物联网、IDC与云计算、大数据、行业应用、支付/金融等创新业务都在大力拓展,同时在八大热点领域设立了7个产业互联网基地和9个孵化基地。上半年,中国联通IDC及云计算业务实现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38.6%;ICT业务收入达到32.8亿元,同比增长34.2%。
不过,付亮分析,大数据业务属于运营商的核心业务,如果拿出去与第三方共享,可能牵涉到侵犯用户隐私,操作上也有政策障碍。
在10月9日的公告中,联通方面依然强调,联通集团被列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批试点事项,目前尚未得到最终批准,还存在不确定性,具体实施方案也仍在讨论中。
(来源:澎湃新闻《联通集团混改方案猜想:谨守控股权,增值业务引入BAT?》)
相关阅读——
联通:混改在即、利润暴跌
(来源:北京商报《混改在即、利润暴跌 联通怎么摆脱最后一名?》)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用这句话来描述如今的中国联通再合适不过了。3G时代,中国联通也曾经是电信业的辉煌霸主,转眼到了4G时代,却沦为三大运营商中排名最靠后的一家。在利润大幅下滑、资金压力大的情况下,联通只能通过选择加入混改大潮来改变自身的窘境。只是混改并不是万金油,要想摆脱末位困境,联通需要的是一次脱胎换骨式的转型。
利润大幅下滑
中国联通发布的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预计约4.9亿元,同比减少约81.8%。对于净利润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的原因,中国联通认为,一方面报告期内销售费用预计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另一方面铁塔使用费用增加及能源、物业租金等成本投入加大导致的网络运行及支撑成本预计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
不过,尽管利润大幅下滑,中国联通在公告中称,公司经营开始向好。该公司表示,前三季度全力抢补基础短板,移动业务扭转经营困局已初见成效,期内移动出账用户预计达到约2.62亿户,净增约976万户,成功扭转去年移动用户连续多月下降的势头;其中4G用户预计达到约8890万户,净增约4475万户,9月当月4G用户净增达到约605万户。
今年一季度,中国联通延续业绩下滑颓势,净利润仅有1.46亿元,同比下降了86.12%,二季度单季业绩下滑趋缓,净利润约3亿元,同比降幅缩小至76.03%。若公司业绩预告准确无误,今年三季度净利润预计不及0.5亿元,而公司去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86亿元。
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曾在公司半年报发布后表示:“中国联通已走出最困难时期,移动业务收入由去年倒退近10%至今年上半年正增长,预计未来若保持增长趋势,将赶上行业平均水平。”
然而,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相比,中国联通就显得相形见绌了。由于这两家企业还未公布前三季度财报,北京商报记者摘取了他们上半年的财报内容进行了比较。中国移动2016年上半年营运收入为人民币3704亿元,同比增长7.1%;股东应占利润为人民币606亿元,同比增长5.6%。中国电信上半年经营收入达1768.28亿元,同比上升7.2%;净利润达到116.73亿元,同比上升6.3%。
可以看出,即使是中国联通三个季度加起来的业绩也无法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半年的业绩相比,巨大的落差不仅体现在营收、利润方面,还体现在用户数量方面。
错过的黄金期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对比发现,中国联通在移动业务上,尤其是4G网络,与移动、电信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中国移动4G用户总数达4.67亿户,今年累计增1.55亿户,用户总数增至8.41亿户;中国电信移动电话客户总数达到2.1亿户,4G用户总数成功突破1亿户,为1.01亿户,成为第二家迈入4G用户破亿的运营商。
而中国联通截止到9月底,移动电话用户也才达到2.62亿户,其中4G用户预计达到约8890万户。当然,这已经是扭转了去年连续11个月用户流失的局面后,中国联通用户发展情况向好的表现。
而在固网宽带业务上,虽然中国联通拥有最全面的骨干网络,延续了一直以来的优势,但近两年却已经被中国电信甩在身后,更有被中国移动赶超的迹象。中国移动今年7月底固网宽带用户总数达到7116.7万户,而中国电信更是达到了1.1952亿户。中国联通8月底固网宽带用户累计达7447.3万户。
其实,中国联通今年的市场表现较之去年已经好转了不少。数据显示,在去年一年中,虽然1月中国联通新增移动用户数8.3万,但净增数创了历史新低;去年2月,该公司移动用户数暴跌282.1万;从去年2月到12月的11个月中,该公司累计流失移动用户更是达到了1252.4万。
在运营商世界网总编辑康钊看来,用户的大量流失是导致中国联通业绩承压、资金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中国联通本来可以利用占据优势的3G网络,在4G网络发展初期获得一个追赶移动的时间窗口,但是该公司在发展政策上摇摆不定,已经错过了这个赶超的黄金时期。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则指出,不仅是在4G时代,中国联通在发展2G、3G时就已经落在了中国移动后面。在2G时代,2004年底中国联通的用户数是1.12亿,中国移动的用户数是2.04亿,双方差距并不是很大。但到2007年底,中国联通用户数为1.6亿,中国移动用户数为3.6亿,从此双方便拉开了差距。
进入3G时代后,国家向三家运营商发放了3G牌照,联通得到的WCDMA成本最低,手机款式最多、价格也最低,可谓是占尽优势。然而,即使如此,中国联通还是落在了中国移动后面。中国联通2010年、2011年、2012年的净增用户数分别是1300万、2500万、3644万,2013年3月其月度净增用户数达到迄今为止的顶峰459.3万,月度3G净增用户数同样达到433.2万的顶峰。但由于中国联通推出的一些低端套餐被陆续叫停,其3G用户数增长和净增移动用户数都开始逐渐下滑。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联通净利润下滑的原因与中国移动在固网宽带方面的发力有关。由于中国移动低价抢夺了市场上不少的固网宽带用户,中国联通也不得不在资费以及优惠策略上下功夫。业内人士指出,正是因为宽带上的优惠挤压了利润空间,从而影响了中国联通的利润增长。
此外,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一样,正面临着“管道化”挑战,市场空间被终端厂商与互联网公司不断蚕食。据了解,国内整体语音通话时长已经连续20个月下滑,而流量使用规模却一直在大幅增加。相较于三大运营商的通信方式,OTT业务在近几年增长迅速,给企业带去了丰厚的利益。腾讯在“2015微信生活白皮书”上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微信每天的通话量已经达到2.8亿分钟,全年算下来超过1022亿分钟。
短期内难改观
有中国联通内部人士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诉苦称,近两年联通确实在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所以在一些非核心的业务方面,中国联通缩减了开支。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此前,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称,母公司联通集团参加了2016年9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专题会,目前联通集团正研究和讨论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联通集团被列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一批试点事项,目前尚未得到最终批准,还存在不确定性,具体实施方案也仍在讨论中。
电信企业混改的传闻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确切消息。有传言称,如联通集团引进混合所有制,战略投资者的首选便是BAT(百度、阿里、腾讯)。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分析认为,从联通目前的现状看,竞争力较为薄弱,尤其是资金短缺,三大运营商中,联通是最缺钱的,有了钱才能建网络、才能展开营销。中国移动是今年花去年的钱,中国电信是今年花今年的钱,而中国联通是今年花明年的钱,如果没有数百亿元的资金注入,联通已很难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从这个意义上看,联通应该会倾向于从上市公司或集团层面引入资本。在具体计划方面,联通可能准备了多个方案,大方向应该是围绕融资金额和增值业务混改,可能组合成多个方案,最终让国家有关部门来审批通过。”付亮坦言。
当然,混合所有制不是“速效救心丸”。付亮指出,即使方案获批并开始实施,联通的被动局面仍很难在短期内改观,如网络覆盖,在联通现有频段和基站基础上,短时间大幅提升覆盖质量并不现实。
联通可以把云服务、应用商店等旗下的增值业务拿出来混改,引入外部资本,最终实现融资,但这种方案融资时间较长,融到的资金也较少,对联通来说未必是最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