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闪崩潮倾袭港股早盘。曾经担任港交所董事的DavidWeb最近公布“50只不能买的港股”的死亡笔记股票名单尽在其中。另外有文章称暴跌与医生出身的当前港股市场“最红壳股玩家“曹贵子有关。小盘股大多交叉持股,只要一个或几个股东资金断裂,极可能集体闪崩。
A—DavidWebb的死亡笔记
港股史诗级大面积闪崩
很久以后,再次见识港股市场动辄斩草除根的跌幅时,人们也许会想起这个平凡的上午发生的事情,意识到港股的生态从此是两个纪元。
2017年6月27日上午10点半,港股市场,一场触目惊心的集体闪崩开始引爆。
盘中超过16只个股下挫50%以上,截至收盘有19只个股跌幅超30%,汉华专业服务和中国集成控跌幅均超90%;联旺集团、美捷汇控股、汇隆控股跌幅超80%;上谕集团、中国钱包、财讯传媒、中国投融资等个股跌幅超50%。
这些个股有着相似的特质:低价。统计显示,跌幅在20%以上的个股,股价绝大多数在1港元以下。
此外,遭遇烽火研究做空的科通芯城再度跳水,股价一度大跌逾15%,至2015年3月来低点。科通芯城发言人向媒体表示,不知悉任何导致股价下跌的原因,公司业务运转正常。另据证券时报援引科通芯城内部人士说法称,已明确有竞争对手参与近期恶意做空公司股票,公司正在准备进一步证据。
有市场传闻称,港交所前几天提交了提案,为了激活香港小企业创新,要强制低于1元且平时交投不活跃的僵死股的退市,并限制借壳上市,鼓励新股上市。业内人士认为,港交所建议的新政策,使养壳成本变高,有庄资金断链,举手投降。
港交所下午回应称,这是完全错误的,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港交所从未有这样提案。港交所发言人表示,会继续密切监察市场活动,并于需要时会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及监管行动,包括与监管机构合作调查各项涉嫌违规违法行为。
香港证监会表示,周二股价大幅下挫的股票多有与不同公司和上市券商存在多重关联、持股集中度高、成交量小、流通股少等特点,这些特点容易导致股价极度波动和市场失当行为。
暴跌早有预告
在市场对于这次联动式暴跌明确原因还没有明确定论之时,有报道指出,独立股评人DavidWebb最近在自己的网站中公布“50只不能买的港股”,而暴跌的股票都在其列。
DavidWebb表示,这50只港股中,部分股票是泡沫,已被香港证监会警告股权过度集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股票的上市公司不顾警告依然持有,可能会一直持续至泡沫破碎时,因为这些股票的收益实际上并不一定会令股东受惠。这些泡沫股对公司管理层而言,实则另有他用。
DavidWeb曾经担任港交所董事,他于2008年5月初辞职,并同时对港交所多项管治提出严厉批评,引发市场高度关注。香港财经媒体一向重视其言论,一来认为其立场客观,二来其见解确实较普通的财经评论员独到。
具体股票名单如下:
来源:网易财经
大神DavidWebb为什么搞出这么一个“死亡笔记”呢?港股那点事指出,这次老千股的群爆,基本都指向了港股市场上一个让人避之不及、闻风丧胆的派系:KJ系——该系素以医生手术刀一样的凶狠手法,有计划、有组织地规模化出老千,且吃肉不吐骨头,堪称港股公害与毒瘤。
KJ系用老千股割韭菜割到了DavidWebb,大神的复仇之路够狠、够艺术:在踩雷之后,愤而画出一张“老千群谱图”,扒出了和KJ系有关系的所有股票和持股的券商……
为这些股票提供集中交易席位的券商如下:
这也正与香港证监会指出的“周二股价大幅下挫的股票多有与不同公司和上市券商存在多重关联、持股集中度高、成交量小、流通股少等特点”相吻合。
暴跌真相:内地资金引发?
海通国际投资策略董事梁冠业点评当日“老千股”闪崩称,当日港股市场并无大事件,而且暴跌的都是一些市值不高的小盘股,更多可能是和这些股票的持股股东以及庄家个人财务状况有关;这些持股股东或庄家可能在此之前将股票在金融机构进行抵押贷款,因为个人财务原因导致无法按时还款而被抛售。
据梁冠业了解,这些小盘股的股东大多都交叉持股,少有知名的机构持股,属于“小圈子”玩家盘。所以,只要有其中一个或几个股东资金断裂,极可能出现今日的小盘股集体闪崩的状况出现。
光银国际称,一些小盘股的大股东此前将所持股份质押给金融机构融得资金,半年度结算期限将至,而大股东无法还钱给金融机构,导致金融机构抛售质押股份,这可能引发了香港市场小盘股的大跌;小盘股本身流动性不佳也导致跌幅明显。
此外,香港胜利证券基金经理周乐乐表示,此次事件对A股基本没有影响,香港老千股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他强调,“反观A股此类风险还较小。”
也有市场人士称,港股细价股斩仓潮系由内地资金引发!港股策略王”社长陈承龙在直播节目上爆料,“壳股玩家”,人称“粉哥”的叶志辉(StevenYip)旗下派系当日出现急跌。称经多方消息查证后,据闻事件是与“粉哥”合作的一批内地资金斩仓所引发火烧连环船效应,事件波及“粉哥”系下有份投资的股份,以及部份细价股亦受拖累。
监管层正在积极重塑香港金融市场
“老千股”作为香港股市的“土特产”,是个神奇的存在。近日,香港证监会主席唐家成表示,希望未来5~10年,市场不再提及“老千股”。
而周二仙股(价格低于1元)的“塌方”式闪崩,也是港股市场清楚制度积弊、重塑健康生态大方略的一个注脚。
此前,亏损的美图在香港成功上市,被视为给香港科技股市带来一股清流,推进了香港市场的资本变革。而今,监管层更是迈出了制度性变革的一步。
港交所16日建议,设立创新板,拟分为创新初板和创新主板,打破同股同权、盈利等制度枷锁;大幅提高主板、创业板新上市门槛。
证券时报评论指出,创新板的最大突破是同股不同权终于被允许,两个板块均允许采纳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上市。过去,港股市场一直坚持一元制的同股同权。当年阿里巴巴就是因为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在香港市场引起讨论,由于改革遥遥无期,阿里巴巴最终选择赴美上市。
港交所此举,意在吸纳全球新经济和科技公司,尤其是内地高增长的互联网新业态公司和创新性的科技公司。证券时报指出,港交所已经先A股一步,以制度改革主动求变,抢夺内地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优质公司。
港仙股暴跌给A股带来诸多启示
A股平庸股、垃圾股、壳股同样众多,截至6月27日,沪市有247只个股市盈率超过100倍,深市有542只个股市盈率超过100倍,这其中的一些股票缺乏明显的内在价值。
港壳股暴跌,对A股的第一个启示,就是应加强市场监管,引导市场价值回归。目前A股垃圾股动不动就几元甚至几十元,甚至有的还在继续鼓吹泡沫,这让投资者承受较大风险、也会误导市场资源配置。为此应严厉打击庄家对垃圾股、壳股炒作,要将其罚得倾家荡产。同时,要大幅提高壳股在市场的生存成本,为此应禁止垃圾股再融资、提高上市费用、严格控制借壳上市等操作。
第二个启示,应强化买者自负意识。现在A股市场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投资者罔顾市场风险,热衷于投机赚快钱,专门盯着哪些股价大幅波动的个股,对于100多倍市盈率的股票,还敢于蜂拥而炒,这无异于引火烧身。投资者一旦亏钱,就怪罪于市场、怪罪于监管层,却从来不反思自己的投机贪婪之心。为此要加大对投资者的宣传教育,让风险承担意识入脑入心,盈亏自担、风险自负,投资者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监管层保护投资者,绝不是保证投资者不赔钱。
价格长期过度偏离内在价值,这种可能性很小,从港股市场壳股、低价股暴跌,A股投资者应高度警醒,随着A股纳入MSCI,成熟市场的价值投资者理念也必将传导到A股市场,垃圾股、壳股将逐渐被投资者唾弃,顺势者昌,投资者只有紧紧把握价值投资这条主线,才能趋利避害、避免资产一天归零的厄运。
第三个启示,应进一步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目前A股市场建设有退市整理板,退市股票在该板块交易,由于50万元以下投资者不能进入该板块交易,因此对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对于一些市盈率炒高到市梦率的股票,它们在二级市场交易,散户由于投机贪婪之心驱使就可能鬼迷心窍买入这样的股票。《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券商也在开展对股票投资者的风险评估工作,笔者建议,对于评级低的投资者,应该禁止其买入高市盈率股票,原来手中持有的高市盈率股票只能卖不能买,这将对投资者形成有效保护。
第四个启示,就是强化卖者有责意识。美国1933年制定《证券法》,这个法律又称为《证券真相法案》,之所以如此称呼,是因为该法的一个核心思想,就是将披露企业全部真相的责任完全交由卖方承担,在规定“买方自负其责”的同时要求“卖方也要自己负责”。本世纪初,美国股市上市公司造假再度频发,由此出台《萨班斯法案》,其中规定了公司定期财务报告虚假、公众公司欺诈股东、销毁公司审计记录、销毁更改及伪造记录等方面的刑事责任,通过加重刑事责任,来要求有关主体真实披露有关信息。
A股市场强调“买者自负”,同样要以“卖者有责”为基础。只有卖方履行了信息披露、销售适当性等强制义务,以及不存在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欺诈行为,在此基础上才能谈买者自负。为此,对虚假陈述、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行为必须依法严厉查处,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同时要落实违法行为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来源:格隆汇2017-06;转自:同花顺《港股史诗级大面积闪崩,A股带来诸多启示》)
B
一名医生引发的港股大跌?
来源:阿尔法工场
6月27日,闪崩潮倾袭港股早盘。
上午10时30分始,毫无征兆之下,69只疑似壳股你追我赶,相继以超过10%跌幅之势迅疾翻绿。
一个多小时内,其中的30只跌幅逾30%,另有12只股价腰斩。
更有甚者,一如中国集成控股、隽泰控股、中国投融资、首都创投和中国置业投资等“龙头”,跌势犹如星坠,盘中跳水一度接近或超过90%,各自创下上市以来单日跌幅之最。
历经如此离奇的一个交易日,不禁令人惊诧。
随之而来的,便是市场内外传言不断、众说纷纭。
“新政”遭引申解读港交所出面澄清
“丁酉新政”是被坊间较早用于解释昨日闪崩潮现象,并引发众多附和的一则传言。
所谓“丁酉新政”,指向的是今年6月16日港交所发布的两份文件,即《有关建议设立创新板的框架咨询文件》和《有关检讨创业板及修订〈创业板规则〉及〈主板规则〉的咨询文件》。
该两份文件核心内容主要涉及:创新板框架设定;以及区分主板与创业板的定位,创业板上市规定及除牌机制等。
随着昨日闪崩事件的突发,“丁酉新政”——这一始见于某财经类新媒体6月20日刊发的一篇解读性文章中出现的臆造词汇,便迅速在投资者群体中流传开来。
这篇文章中曾提到:“可以预见,(创新板)设立之后,将通过若干条例打通与创业板的联系,将上市后不符合创业板要求的股票下放到私人市场”——如是内容用以解释闪崩事件似乎颇为贴合。
随着政策传言的发酵,进而还传出港交所已于前天提交了一份涉及壳股退市问题提案的风闻。
不过,市场未能等来这一风闻的坐实,港交所旋即在午间休盘时对媒体澄清称:这是完全错误的,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港交所从未有这样的提案。
事实上,即便是所谓的“丁酉新政”本身,与这场闪崩潮亦不存在直接关联。
据一位资深港股投资者介绍,港交所提出一个建议,需要咨询业界相当长时间,然后还须公示结果。而且,对提出的定义,须做到非常准确的解释。
例如如何定义“壳股”,这需要非常具体的界定,并拿出界定标准。而这往往是一个谨慎且反复的过程,因为香港的法律不是那么容易朝令夕改的。
他同时说,就6月16日港交所提出的两份咨询文件而言,实则已经与市场沟通很久了,并不是刚刚发布,故而昨日的暴跌,并不是这个原因。
而且,这也只是港交所的想法,处于咨询意见阶段,远没有到形成规则阶段。这其间的变数很难预料。例如,文件涉及的“同权不同股”问题,就已讨论了很长时间,却仍未有结果。
而对于前述相关媒体对于港交所文件的解读,他认为,从“可以预见”一词的使用可以判断,“这个媒体评论员是内地人,不是香港人,(因为)这样评论根本不符合法治思维。”
一名医生和他的“壳股”朋友圈
政策传闻得以澄清,新一重说法又浮出水面。
昨日午后,有券商人士对外称,当日市场并无大事件,而且暴跌的都是市值不高的小盘股,更多可能是和这些股票的持股股东以及庄家个人财务状况有关。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据其了解,这些小盘股的股东大多都交叉持股,少有知名的机构持股,属于“小圈子”玩家盘。所以,只要有其中一个或几个股东资金断裂,极可能出现今日的小盘股集体闪崩的状况出现。
对于如是说法,经过对闪崩个股进行比对后,得到了一定的印证。
如上图所示,被红框所圈中的个股背后,实则正对应着一个隐秘的“壳股玩家圈”。
据知情人透露,这些暴跌的股票中,不在少数的个股,都与一名为曹贵子的人士和他的朋友圈存在相当干系。
据介绍,曹贵子本身是医生出身,后来成立首家在港上市的康健医疗集团,先获长实入股,后得“玩具大王”蔡志明赏识,进而变身成为当前港股市场“最红壳股玩家。
表面上,曹贵子是一名普通的儿科医生,实质上,他的股市朋友却奇多,例如金利丰的朱李月华、位元堂主席邓清河,尤其与“玩具大王”蔡志明关系最为密切。曹贵子曾称,他与蔡志明因为对方患病求诊而认识,二人一见如故,不久即变成生意拍档。
此外,曹贵子的朋友圈里还有叶志辉、许家骅等港股知名玩家。
尤其后者,同样系儿科医生出身,跟随曹贵子多年,2007年起即为曹贵子旗下的确思医药(现称中国天然气投资)及香港体检(现称君阳太阳能)出任副主席及财务董事。2010年“天下第一奇股”汉能薄膜借壳上市,许家骅出任汉能高层,并被认为是汉能此后千亿市值的背后推手。目前,他已重归曹贵子麾下。
据市场传闻,曹贵子与其好友们近年来在港股市场极为活跃,他们手中掌控的细价股达四十多只,港股“金牌庄家”詹培忠多年前亦曾卖壳给曹贵子。
目前,曹贵子与本次港股暴跌事件关联究竟多深仍待进一步考证,但作为当下最为当红的壳股玩家之一,显然难以摆脱干系,尤其一串串代码已经明确指向了他与他的朋友圈。
根据最新的消息显示,除了曹贵子及其朋友圈之外,昨日暴跌个股中同时涉及隆成系——同样是一个“壳股(仙股)爱好者”群体——的多只股票。
据多家券商机构分析认为,这些壳股玩家们因此前将所持股份质押给金融机构融得资金,半年度结算期限将至,而无法还钱给金融机构,进而导致金融机构抛售质押股份,从而在昨日港股市场引发多米诺骨牌式闪崩事件;而小盘股本身流动性不佳,也最终导致跌幅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