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公司治理    让比尔•盖茨敬畏的华人首富,说倒就倒了
  •  “资本之王”黑石

    自1985年成立,两位连杠杆并购都没真正做过的创始人,如今凭借1.1万亿美元的管理规模,让黑石足以跨界比肩世界顶级的主权财富基金。黑石的业务虽多但却有着科学的分类和管理,并且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实时调整。2024年,黑石仍在对其业务进行归类和整合。

    8 ¥ 0.00
  • ESG披露标准启示

    目前主流披露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综合性的披露标准,以GRI、SASB等为代表。第二类为聚焦气候变化、水资源等领域的披露标准,以TCFD、CDP等为代表。第二类标准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很难横向比较。GRI标准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披露标准,引用占比超过90%。

    8 ¥ 0.00
  • 中国钾盐缺口

    中国有56%的耕地需要“补钾”,总体上越往东南越严重,闽、湘、鄂、粤、海南以及江淮地区土壤钾含量都十分稀少,高效钾含量只有新疆、关中农业区的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2023年,中国钾盐缺口68%,需进口1000多万吨,而由于钾的高度垄断,进口选项非常有限。

    45 ¥ 0.00
  • 三井物产的情报网

    微软的情报系统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率大约是17%左右,而三井这种贸易财团则是以信息为最终的经济效益,其情报就是整个公司的命脉。作为民间研究机构,从研究的深度、广度和企业接受程度来看,比政府研究机构更有效率。其成果被日本企业界认为是经济变化的风向标。

    78 ¥ 0.00
  • 为什么盒装奶是950毫升?

    国内的一些牛奶包装沿用了美国的可折叠屋顶式纸盒设计,用的模具一样,那标注的容量也跟别人一样,取近似值950毫升。制造商在保持包装大小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稍微减少产品的体积。这可以帮助公司在生产成本上升时控制开支,而不会显著提高零售价格。

    20 ¥ 0.00
  • 一个县城与打火机

    12道工序、32个零配件、15项测试标准……制造出1元打火机。全球一年销售200亿只,约七成来自中国湖南邵东。这里年产打火机150亿只,远销120个国家和地区,串起来能绕地球20圈。在邵东,平均每1分钟就有2.8万个打火机下线,其打火机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21 ¥ 0.00
  • 重生的俄罗斯农业

    2002年俄出台《农业用土地流通法》后,一系列法律让农用土地流通得以明确、透明地进行,保证了农业政策的稳定性。2007年对农业发展做出规划,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和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对农作物保险费实施补贴。次年俄罗斯农业从粮食净进口国转变为粮食净出口国。

    105 ¥ 0.00
  • 印度,用糊糊驯服味蕾

    谷物的富余,让印度不怕浪费粮食,人们发现,面粉和米粉作为糊糊的增稠剂,质地更浓郁粘稠、香料与食材融合度更好,且可以保温和解腻,缓解糊油脂和肉类的油腻感。原本粗劣的糊糊,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越来越能驯服各种各样的食材,并形成另一条美食路径。

    83 ¥ 0.00
  • 拜耳伤痕

    买下孟山都,彻底改变了拜耳的发展轨迹。拜耳最大的三项并购是2006年以19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先灵公司,2014年以142亿美元收购默沙东的OTC业务,以及2016-2018年间以63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前两项并购起码还增强了拜耳的制药业务竞争力,最糟糕的是对孟山都的收购。

    33 ¥ 0.00
  • 全球家族办公室现状

    只有少数家族办公室将注意力放在促进家族团结和长期稳定上。在职能专业化方面,投资管理进展最为显著,而其他职能专业化水平则存在差异。家族本身的专业化水平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许多家族和家族办公室都缺乏领导人接班规划,并且未为下一代制定教育规划

    126 ¥ 0.00
  • 全球文科倒闭潮

    文科衰退,是个全球性的问题。经合组织报告显示,过去10年人文学科的入学人数都在下降。在这股浪潮中,有的大学是迫于财政压力削减人文学科,有的则是出于对“教育优势”进行结构性的优化,也就是把跟不上时代的文科专业淘汰掉,去拥抱更具竞争优势的STEM学科。

    9 ¥ 0.00
  • 2024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年度科技失败案例盘点,记录了过去一年中的失误、骗局与灾难。有些失败带着荒诞色彩,如谷歌“觉醒AI”生成黑人纳粹图像而将公司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另一些则更加严重,如CrowdStrike的一次计算机错误,导致数千名达美航空乘客被迫滞留机场,引发法律诉讼。

    4 ¥ 0.00
  • 游戏行业的肉与汤

    AI会不会彻底改变这个行业,“不好说”,“AI原生游戏大概率不会是我们先搞出来,可能是哪个做AI的实验室先做出来,然后其他人会在他们的基础上往下走,”卢竑岩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离实用特别接近的科研成果,“但也很难说,会不会突然有爆发性地增长。”

    24 ¥ 0.00
  • 120年美国房价历史和规律

    从1890年到2013年的123年中,有28年下跌,95年上涨。其中跌得最深的是2008年,跌幅达18%。连续下跌达到5年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1929-1933年累积跌幅达26%;2006-2011年累积跌幅达33%。在过去的123年中,美国房价平均增长率为3.07%,CPI 通胀率为2.82%。在扣除通胀率后,房价就基本不涨了。

    45 ¥ 0.00
  • 枢纽城市之争

    超级承运人与枢纽机场相辅相成,带来大量客流、物流,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无论是超级承运人,还是枢纽机场,都强调“集中”,如达美航空在亚特兰大份额超过80%,堪称“堡垒枢纽”。而中国目前有57家航司,三大航在北上广基地份额都仅在40%-50%之间,市场份额较为分散。

    46 ¥ 0.00
  • 波音从工程奇迹到信任危机

    批评人士说,波音公司把安全当成了利润的牺牲品。”这样做是为了让波音的运营更像一家企业,而不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波音的确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但人们投资一家公司是因为他们想赚钱。”今天的波音既不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也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对象。

    44 ¥ 0.00
  • 计算机产业史

    本文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发明开始,阐述计算机作为不同效用工具为人所用。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适时控制,到线上社交、个人玩乐、办公效率、图形工具,再到内容平台、互联网与云计算时代,最后计算机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无处不在。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大而统一,发挥最大网络效应,与其去中心化的基础定位有很大关系:数据包发送方式和发送内容无关,任何设备都可以加入互联网,唯一中心化的域名管理机构获得了独立且非营利地位,互联网治理更多依赖社交机制,而不是靠特定机构来管理。

    44 ¥ 0.00
  • 墨西哥的中国工厂

    中国企业到墨西哥以前,目光紧盯着美国,到墨西哥后却发现了许多新机会。同时到了墨西哥后,它们惊觉,中国经验失灵了。不同于过去从欧美日企业到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再从中国到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中资企业到墨西哥是一场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应变之策。

    224 ¥ 0.00
  • 像研究人类一样研究ChatGPT

    一篇有关“机器心理”的预印本。他在其中提出,把LLM当作一个人类对象来对话,可以揭示底层简单的计算之中产生的复杂行为。Google的研究引入“思维链提示”,来描述一种让LLM展示“想法”的做法,会让模型按相似的流程行事。它会输出思维链,这么做更可能获得正确答案

    45 ¥ 0.00
  • 欧亚电网互联的地缘要素

    欧亚电网互联问题上,欧盟和俄罗斯等传统“电力中心”依然重要,新“中心”如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也在崛起。随着技术发展,电网容易受外部力量影响,美国也在不断尝试渗透。电网联通可以建立包容、平等、开放的政治空间;同时,也可以成为政治制度堡垒。

    144 ¥ 0.00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王安能完成第二次战略转折,世界上可能不会有微软。王安登顶之际,另一个专攻PC的公司崛起,名字—苹果。尽管认为搞个人电脑是件荒唐的事情,但还击时王安研发出了速度更快的PC产品。可选择了不兼容以对抗。此后接班人的安排让巨舰彻底沉没。

 

作者:陈光

来源:华商韬略(hstl8888);转自:制造界《让比尔•盖茨敬畏的华人首富,为什么说倒就倒了?》2017-10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王安能完成第二次战略转折,世界上可能不会有微软,他也不会成为科技偶像,而是当一名教师或者律师。

 

1

 

1986年,王安站上了人生的顶点。

他是闻名全球的发明家,亦是富可敌国的企业家。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度,他被认为是“杰出移民”的第一人。是年,其个人身价达20亿美元,位列美国富豪榜第5,稳居全球华人首富。

然而,王安和他背后看似固若金汤的科技帝国,却在短短5年的时间内轰然倒塌。公司的股价从43美元急坠至75美分,平均每年的亏损超过4亿美元。最终,风光逾20载的王安电脑以破产收场,一众专利悉数贱价卖出。

 

王安和夫人邱文霭

王安的成功,始于IBM,终于IBM,和蓝色巨人的恩怨情仇,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

1945年,初到美国的王安,信心满满去IBM面试。面试官看着这张黄皮肤面孔,说:IBM是美国最好的企业,这里不适合你,你还是找个汽车修理厂试试吧。

这句充满歧视的话激怒了王安。那年他24岁,从未受过这样的屈辱。

出生上海的王安,打小便是天才。他16岁考入交通大学(现上海交大),20岁带着团队藏身桂林山地,研究无线电通讯设备,为抗日战争做后援。抗战胜利,他被公派至美国,攻读哈佛大学硕士学位,第一学期,他的课程成绩全是A+。他的周围充斥着赞誉,直到IBM面试官一棍子砸下。

走出IBM,满含怒气的王安回到哈佛。他用3年的时间拿到了应用物理专业硕士和博士两个学位,随后被霍华德•艾肯招入哈佛大学计算机实验室。

艾肯研发了世界第一台大型计算机MarkⅠ,被誉为“电脑之父”。那时候,这位先驱正困扰于计算机的存储问题。

存储是计算机的核心。臃肿的MarkⅠ无法移动,存储设备成了关键。艾肯和团队尝试了各种方法,始终无法攻关,直到王安横空出世。

加入实验室不到20天,王安便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难题。

他发现,磁场振动原理可以应用于电脑存储系统,随即据此发明了磁芯存储器。

这个发明,改变了计算机产业的历史。它大大缩小了电脑的体积,使得计算机从科研迈入商用领域。

发明磁芯存储器时,王安仍是编外人员,没有过试用期。艾肯连忙帮他转正,并且大笔加薪,希望留住这个天才。但是,人杰王安,又怎甘寄人篱下?

 

2

 

1951年,王安离开哈佛,他租了一个汽车库,成立王安实验室,以单价4美元的价格出售磁芯存储器。

曾经对王安不屑一顾的IBM,随即闻风而至。后者递上一份高薪酬合约,邀请王安成为企业顾问。曾被面试官无情奚落的华人小伙子,一跃成了这家巨头的高职。

不过,这并不是一个快意的复仇故事。

有了磁芯存储器,IBM开始大规模实践计算机商用领域,将之确定为未来的核心业务。他们决定购买这项专利,将其牢牢把控。

 

起初,王安并不打算出售,但他的实验室急需资金运转,而除了IBM,没有其他企业对这个超时代的产品感兴趣。

IBM提出250万美元的专利费,又很快改口、压价到50万。

一边用自己的发明赚大钱,一边打压专利费,王安再次被IBM激怒,与之对峙公堂。但IBM面前,他终究是个雏鸟,旷日持久的官司后,王安不得不妥协。

买卖成了,“仁义”不在。拿到50万的王安,决意发明更多产品,在正面战场击退IBM

1955年,他创立了王安电脑公司,随后的30年里,这两个拗口的汉字,成了美国计算机领域人人皆知的名词。

 

3

 

独当一面,王安积蓄已久的创新念头肆意勃发。

他的实验室搬出了一项接一项发明创造,包括自动打字机、纸孔式记录仪、无线电打字印刷机等等。这些发明改变了很多行业。比如,体育赛事中,电子记分板得以取代纸质记分牌。

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1964年问世的“洛赛”台式电脑。

洛赛是现代PC的雏形

“洛赛”为现代PC(个人电脑)提供了雏形。相较前作,它的体型袖珍、操作简单,功能却更为强大。

在“洛赛”的带动下,王安电脑营收猛增且声名鹊起。在华尔街,很多企业配备了“洛赛”电脑,王安二字深入人心,金融界对于这家企业很有信心。

1967年,王安决定发行250万美元的股票用以偿还债务。他没有料到,这个不得已为之的举措,却受到了华尔街的疯狂追捧。

公司上市时,股票发行价12.5美元,当天收盘,股价攀升至惊人的40.5美元,数小时内,40万股被抢购一空。一夜之间,王安的身家大涨5000万美元,成为超级富豪。

暴富后,王安很冷静。下属发现,王博士开始彻夜待在实验室——之前,“打倒IBM”只是妄想,现在,王安有了放手一搏的资本。

对于这个极度骄傲的人而言,朝两度惹怒自己的对手脸上来一拳,比什么都重要。

 

4

 

王安正式宣布要对抗IBM,公司股票随即大跌,评论称他有点得意忘形。

他把IBM视为对手,IBM真正的对手却是《反垄断法》。

当时,全世界所有计算机厂商加起来的份额,不及IBM的四分之一。IBM帮阿波罗11号登月,使得银行可以跨行交易,消费者可以在线买飞机票。蓝色巨人的市值,是王安电脑的300多倍。

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王安的豪言付之一笑。时任IBM掌门人小托马斯•沃特森便对这个曾经的顾问保有警惕,他深知王安的创造力,专门嘱咐下属,要时刻关注王安电脑的动向。

如沃特森所料,王安很快在看似不可能的夹缝里,找到了力压IBM的机会。

在深入研究市场供需后,王安发现:由于各种自动化机器投产,美国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90%,但办公室白领的效率没有显著提升。工厂蓝领们操作着百万级别的设备,办公室却是清一色便宜、落后的打字机。

当时的美国正面临经济转型,第三产业的比例不断上涨,但白领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办公设备却原地踏步。于是,王安集中科研和资金,研发办公系统。此前,这是IBM的专属领域。

197111月,王安推出了1200型计算机,它是附带检索和编辑功能的打字机,比原先的IBM产品要好用得多。

这个产品引起了新闻界和IBM的高度关注。报道称,因心肌梗塞住院的IBM董事长小托马斯•沃特森,在报纸上看到这条消息后大发雷霆,斥责助手没有提前通报相关信息,一通大骂后,沃特森陷入了晕厥。

1200型计算机令沃特森不安,而王安的下一款作品,则让IBM感到恐慌。

1200型的基础上,王安很快推出了变革性的产品WPS处理机。

WPS第一次亮相纽约市展览会时,与会者惊呆了。他们从屏幕上看到了编辑文本的过程,在当时,这简直不可思议。

展会结束,美国的办公室开始大换装。从白宫到企业,WPS全面接管IBM的领地,是年,王安公司的营业额突破1亿美元。

WPS的本名是WordProcessingSystem(文字处理系统),但在美国,大多数人以为它是WongProcessingSystem(王安处理系统)的缩写。这款跨时代的产品,将王安的声名推向了新的高度。

 

5

 

雄霸美国办公市场后,王安电脑开始全球战略,进入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他们开始频繁地挑战IBM的权威地位并且屡有斩获。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王安电脑与IBM在各条战线上交火,互有胜负。1986年,王安击败IBM,签下美国空军4.8亿美元的超级订单。外界普遍认为,这个科技帝国将在未来的数年里快速扩张。

那是王安人生中最辉煌的一年。

“自由女神落成100周年”纪念仪式中,他被选为全美最杰出的12位移民之一,位列榜首,从里根总统手上接过了“总统自由奖章”。

10月份,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总设计师拉着他的手夸赞说:“你在美国很出名,现在是家大业大。这可是你自己奋斗出来的啊!”

1986年,王安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邓小平的接见

他以发明家的身份入选美国发明家名人堂,与爱迪生共享荣誉;他以资本家的身份登陆富豪榜,和洛克菲勒这样的百年巨头齐名。是年,王安电脑的营收高达30亿美元。

但盛世之下,危机却悄然到来。谁都没有料到,这个大红大紫的科技帝国,正面临着灭顶之灾。

王安“登顶之际”,美国的另一个科技英雄也在崛起,后者专攻PC,给公司起了个另类的名字——苹果。

下属曾向王安提议,在“洛赛”的基础上大力研发PC机,但王安不为所动,他认为搞个人电脑是件荒唐的事情。

IBM和他持相同的看法,头几年里,这些巨头对PC不屑一顾。但IBM率先醒悟,投入巨资于个人电脑,PC时代掀起大幕。此后,PC的功能越来越强,王安的小型机和文字处理机,市场份额一再被压缩。

面对颓势,王安开始还击。他迅速研发出了速度比IBM更快的PC产品。就在业界以为他将再次后来居上时,王安走了一步错棋。

当时,一向保守的IBM采取了开放政策,团结、培养了一批PC兼容设备厂商,这些厂商成了IBM松散而有力的联盟。

或是出于“打倒IBM”的执念,王安执意不与对方为伍,做出的产品不与IBM兼容。在他看来,IBM思想保守、发展缓慢,在PC时代,自己依旧可以取而代之。

IBM已经不是过去的IBM。王安选择不兼容,实际是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潮流,王安电脑因此被排斥于各种网络之外。

王安要破局,决定在PC的两个核心点上釜底抽薪。他先后约见了微软的比尔•盖茨和英特尔的安迪•格鲁夫,希望他们脱离IBM,与自己抱团,但均以失败告终。

盖茨拒绝的原因是当时的微软还很脆弱,仍在IBM的荫庇之下,他的母亲又是IBM的高管,这样的联盟牢不可破。因此,虽感受宠若惊,盖茨没有接过橄榄枝。

格鲁夫拒绝的理由则更简单粗暴。早年间,他曾拜访王安,希望其为英特尔的一款存储器提供建议。会面期间,王安兴致缺缺,说:如果你早点问我这个问题,就不会拿出这样(差)的部件。这让格鲁夫感觉受到了羞辱。

虽然被拒绝,但以王安电脑的财力与科研水平,公司仍有机会打个翻身仗,但在此关口,王安“虎父无犬子”的理论,却让巨舰彻底沉没。

 

6

 

王安虽然生活、成名于美国,但他的行事风格很中国化。

他不喜欢美国的那套公司制度,曾多次表示:“作为创始人,我对公司有完全的控制权,我的子女也有机会证明他们管理公司的能力。”

王安延揽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青年才干,在人才花费上,他从不吝啬。

营收过20亿的那年,他便投入7亿美元作为科研费用,薪酬和奖金是其中的重要支出。

王安电脑的人才储备,连IBM都很艳羡。后来入主思科,将思科从6亿市值带到4440亿的约翰•钱伯斯,在王安电脑,也只坐到了地区负责人的位置。

这批人很服王安,但是不谙中国文化的他们,又怎么甘心当“顾命大臣”?

1986年,王安出版了自传《教训》

 

198611月,因为身体原因,王安决定退休。董事会多次劝说他任命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但王安不顾上下反对,让36岁的长子王烈出任公司总裁,又安排幼子出任王安传播公司总裁,这让公司上下大失所望。

接过帅印之初,王烈便处于不得人心且公司持续下滑的不利位置,由于无法阻止颓势,越来越多的下属选择离开。

长子“继位”的1年多时间内,王安电脑的财务状况急剧恶化,1988年的亏损额高达4.24亿美元,公司股票大跌90%

面对亏损,王烈又来了一记“杀鸡取卵补亏空”的昏招。《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王安电脑的根本错误,在于伤害了追随其多年的忠实客户的感情与利益。

为了填补资金漏洞,王烈大幅度提高了软件费用,不断在老客户身上捞金。客户打一次咨询电话,就要支付175美元的费用。

一系列举措,使得公司失去了合作伙伴的信任,也让管理团队深感疲惫。

钱伯斯正是在这段时期离开王安电脑,当时他被要求裁员4000人,这让他非常痛苦,因为他知道,被裁的都是美国业内最优秀的员工。

王安电脑帝国急速崩塌,创始人的身体也急剧恶化。1990324日,王安因食道癌在马萨诸塞州立总医院去世,享年70岁。

2年后,他的企业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王安能完成第二次战略转折,世界上可能不会有微软,他也不会成为科技偶像,而是当一名教师或者律师。

假设终究是假设。一代传奇,就此谢幕。

2017-11-08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王安能完成第二次战略转折,世界上可能不会有微软。王安登顶之际,另一个专攻PC的公司崛起,名字—苹果。尽管认为搞个人电脑是件荒唐的事情,但还击时王安研发出了速度更快的PC产品。可选择了不兼容以对抗。此后接班人的安排让巨舰彻底沉没。

让比尔•盖茨敬畏的华人首富,说倒就倒了

0
1
2
3
4
5
6
7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