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乃基;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中心主任;源自:科学网博客《“完整产业链”辨析》2019-3 )
近年来,常得闻这样一句话: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完整产业链的国家,言下之意自不待说。不过,有必要对“完整产业链”这一说法做一番辨析。两个视角:其一,存在;其二,演化。
█ 1.“存在着”的“完整产业链” |
产业链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的核心是价值链,经由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实现价值,这也是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的最终目的。企业内、企业间,所有参与其间的机构,都在产业链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同时收获一份价值。所有价值的最终实现,在于终极消费者的埋单,以及在消费中创造了价值。
产业链只有在运行中才会创造价值,要是没有终极消费者的参与和满足其需求,产业链几近于束之高阁的摆设。
就“空间链”而言,自92年,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的产业链整合于全球产业链之中。两头在外,设计图纸和芯片等基本部件在外,品牌、销售在外,主要满足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低端需求。中国的产业链并不完整,其价值的实现最终落在国外市场。“完整”,是对国外特别是欧美市场而言,对于国内的需求并不完整。这就是中国产业链的空间链之特点。随着金融危机,全球产业链,特别是其中的空间链瓦解。中美贸易战,美国提高中国商品关税,更是几乎完全切断中国产业链通往实现价值的最终环节。
空间链
空间链是指同一种产业链条在不同地区间的分布。 在全球范围内就有很多同种类型的产业链。对于同一种产业链来说,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分布。如有:全球范围内的汽车链、中国的汽车链、湖南省的汽车链。更重要的是各产业链条之间有种交叉关系。不同地区产业链条的的环节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组合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条的情况。 产业链在空间的分布形成空间链。如果产业链在地理上具有集中的特点,那也就形成产业链中的集聚。产业集聚不一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但产业链是形成产业集聚的一种动力之一。
空间链的对接 空间链中的对接主要是指产业链条的地域分布问题。产业链的分布分为全球、国家、地区三个层次。客观上要求产业链在这三个层次之间相互协调。我国工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地区产业雷同现象越来越严重,产业链在空间维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划接。产业链有空间的分布。 产业链上诸产业链环(即各产业部门)总是从空间上落脚到一定地域,即完整产业链条上诸产业部门从空间属性上讲必定分属于某一特定经济区域,换言之,在宏观经济视野里,链条基本是环环相扣而完整的,而从区域经济视角看,链条未必就是完整的,特定经济区域可能具有一条完整链条,也极有可能只具有一条完整链条中的大部分链环(产业部门),甚至一两个链环。 空间链间的对接主要有分三种情况:一是产业链和产业链之间节点的对接;二是整条产业链和整条产业链的对接:三是产业链部分线段和另一条产业部分线段间的对接。
分布特点 产业链的完整性与经济区划紧密相关 产业链是相关产业活动的集,其构成单元是若干具有相关关系的经济活动集合,即产业环或者具体的产业部门;而产业环(产业部门)又是若干从事相同经济活动的企业群体。从事相似或相同经济活动的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努力探寻自身经济活动的优区位。在这种“循优推移”过程中,一方面,产业环(产业部门)的微观构成单位——企业,为了获取集聚经济效益,逐步聚集到适合其发育成长的优区位,即原先分布于各区域的同类企业在优区位实现“企业扎堆”(Clusters);另一方面,各个产业环(产业部门),为了获取地域产业分工效益,由于具有不同经济特点和追求各自的优区位而在空间上趋于分散。这样,产业链系统内企业和部门循优推移的空间经济结果是,产业链的各环节分别布局或配置到适合其经济活动特征的特定地点(SpecificLocations)。正因如此,当经济区划尺度较大时,比如说是大经济地带、大经济区、省域或者流域经济区时,或者说大到几乎囊括产业链的所有环节的地域空间时,产业链表现出明显的完整性;当经济区划尺度较小时,比如说仅是市域、县域或者说是产业集中发展区时,其地域范围一般难于包括产业链的各环节,这对于某一经济区域而言可能形成了特色产业,但是产业链却表现出明显的断续性。 产业链的层次性与区域类型密切相关 产业链是产业环逐级累加的有机统一体,某一链环的累加是对上一环节追加劳动力投入、资金投入、技术投入以获取附加价值的过程,链环越是下移,其资金密集性、技术密集性越是明显;链环越是上行,其资源加工性、劳动密集性越是明显。由此,欠发达区域与发达区域的类型划分,往往是依据其在劳动地域分工格局中的专业化分工角色。一般而言,欠发达地区更多地从事资源开采、劳动密集的经济活动,其技术含量、资金含量相对较低,其附加价值率也相对较低;发达地区更多地从事深加工、精加工和精细加工经济活动,其技术含量、资金含量相对较高,其附加价值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区域类型与产业链的层次之间产生了内在的关联关系,欠发达区域一般拥有产业链的上游链环,其下游链环一般则布局在发达区域。 产业链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指向性 优区位指向引导产业环或者集中或者分散地布局在不同的经济区位,表现为产业环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性。这种空间指向性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第一,资源禀赋指向性,产业环基于对优区位的追求,势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区域的资源禀赋,而后者的空间非集中性引起追逐资源禀赋的产业环的空间分散性。第二,劳动地域分工指向性,劳动地域分工使得各区域具有了自身的专业化生产方向,产业链对专业化分工效益的追求便造成了产业环的空间分散性。第三,区域传统经济活动指向性,区域传统经济活动通常是区域特定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特色的体现,经济活动的路径依赖性和惯性使得区域在产业链分工中具有深深的烙印。 (资料源自百度) |
如果再考虑到作为现代几乎所有产业的共同基础,芯片和根服务器等,那么“完整产业链”就是被掐头去尾,一开始即无法运行,最后则没有收获。
█ 2.“演化中”的“完整产业链” |
产业链处于演化之中。
(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
(2)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
(3)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
(4)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
以上4点均兼及存在与演化,尤其是后面3点述及“程度”、“深度”,均属变化的范畴。
上图中,只要走出原点到达C1,产业链便开始生长,变粗、变长,以及拓展。何时算是“完整”?
产业链处于变化发展中,相对于之后的产业链,此时的产业链永不完整。
图二中只给出走出原始部落之原点后,推动产业链发展的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易两个因素,而今,科技创新,0-1,是产业链的上游:研发。产业链再“完整”,要是没有原始创新,产业链就没有推力,产业链中的知识流就没有源泉。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随机涨落,处于扰动之中,不断发生链的延伸、叠加、分岔和重组,例如生产服务业的兴起。由上而下的指令和国企的行为,会以不同方式和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产业链的自组织。随机涨落是巨涨落的源泉,市场对随机涨落进行选择。
没有原始创新和市场经济环境,再完整的产业链也是死寂的,以及发生扭曲。
从存在的角度,有必要区分,产业链的“完整”是对谁而言。
产业链的演化比存在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