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不仅只是足球年,而是属于阿迪达斯的足球年”。官方logo、吉祥物、用球、人员服装以及场边广告等权益:阿迪达斯才是王者,其他靠边。“耐克需要做的就是用创意将爱国主义和足球完美结合。”避重就轻,耐克要用自己的方式“玩”世界杯。
文章索引:
一、耐克借世界杯展开巴西攻略——源自:日经中文网
二、世界杯品牌故事:耐克vs阿迪达斯垄断营销——转自新营销
三、阿迪和耐克垄断世界杯赞助 本土体育品牌集体缺席——源自:北京商报
文章一:
耐克借世界杯展开巴西攻略
作者:宫本英威
来源:日经中文网
美国耐克(nike)计划在巴西强化业务。配合举办足球世界杯,除了设置运动鞋和运动服等的限时展会外,耐克还在巴西开设了专门销售足球用品的店铺。计划将巴西培育为继北美和中国之后的第3大市场。
在巴西接受采访的耐克总裁特雷弗•爱德华兹(Trevor Edwards)表示,“巴西拥有约2亿人口,对运动的热情也很高。将来有望成为继北美和中国之后的第3大市场”。据称,从耐克全球各地区的销售额来看,目前在巴西的销售额位居全球第5位前后。
耐克提出2016财年(截至2017年5月)销售额实现360亿美元的经营目标,比2012财年的实际销售额提高40%以上。争取在新兴市场实现2位数以上的年增长率,而巴西市场的攻略将成为关键所在。而2012财年耐克在日本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5%,下滑至7亿9100万美元。
配合足球世界杯,耐克首次在巴西开设只销售足球相关产品的店铺。将在限时1个月的展会上举办室内足球比赛和音乐节,以吸引年轻人。
在本届世界杯上,耐克向包括巴西国家队在内的总共10个国家提供官方队服,提供数为历史之最,超过了由德国阿迪达斯(adidas)的提供队服的9个国家和德国彪马(Puma)的8个国家。耐克已与巴西国家队核心球员内马尔签订了广告合约。爱德华兹对这一广告效果充满期待,表示“内马尔通过照片共享网站介绍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了青年人的偶像,其生活方式也备受关注”。
文章二:
世界杯品牌故事:耐克vs阿迪达斯垄断营销
要说足球装备市场的大佬,非阿迪达斯莫属了。这家1948年以足球起家的德国运动品牌公司如今在足球装备市场上依然占据着近40%的份额,2013年的营收额达到了近24亿美元。
转自:新营销;来源:虎扑体育营销
要说足球装备市场的大佬,非阿迪达斯莫属了。这家1948年以足球起家的德国运动品牌公司如今在足球装备市场上依然占据着近40%的份额,2013年的营收额达到了近24亿美元。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其主要市场在欧洲,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成为总部身在欧洲的阿迪达斯一直引以为傲的筹码。
阿迪达斯和世界杯的渊源,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阿迪达斯于1970年第一次赞助了世界杯。去年,阿迪达斯与FIFA官方完成了续约合同,阿迪达斯将作为FIFA的官方合作伙伴直至2030年。 60年的姻缘正如阿迪达斯CEO赫伯特•海纳(Herbert Hainer)所说:“足球一直是阿迪达斯品牌DNA的一部分,秉承传统是一个品牌一直延续的航标。”
然而,1960年代末,靠跑步起家的美国公司耐克似乎已有后来居上之势,2013年耐克公司在足球市场的营收额已经达到了20亿美元,约占近30%的市场份额。实际上,耐克进军足球市场只有短短20年时间;1994年,当世界杯“落户”美国的时候,耐克借势而上。
2014年是世界杯年,两家体育用品巨头势必会展开一方龙争虎斗。
阿迪达斯CEO海纳在年初表现了他雄心壮志:“ 2014年不仅只是足球年,而是属于阿迪达斯的足球年”。这也符合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的作风,官方logo,吉祥物,官方用球,所有官方人员及工作人员服装供应商,场边广告等权益犹如倚天屠龙在手,阿迪达斯掷地有声:我才是王者,其他体育品牌请靠边。
另一方面,没有拿到世界杯官方权益的耐克公司则显得“温情”许多,耐克负责世界杯的全球创意总监马丁•罗蒂(Martin Lotti)日前接受采访说到:“世界杯和奥运会其实很像,所有的球队都是带着强烈的国家集体荣誉感,耐克需要做的就是用创意将爱国主义和足球完美结合。”避重就轻,强调产品本身创意,同时唤起球迷的共鸣,耐克也要用自己的方式“玩”世界杯。
球衣赞助演绎营销“攻防”
在巴西世界杯赛上,耐克将为10支球队提供球衣,分别为:澳大利亚队、巴西队、克罗地亚队、英格兰队、法国队、希腊队、荷兰队、葡萄牙队、韩国队和美国队。其中夺冠大热巴西,英格兰葡萄牙等热门球队必将为耐克博来不少眼球,而锁定美国队也将确保耐克在北美市场的稳定地位。
而阿迪达斯赞助的球队数量则从上届世界杯时的12支减少为9支,分别是:西班牙队、阿根廷队、哥伦比亚队、德国队、日本队、墨西哥队、尼日利亚队、波黑队和俄罗斯队。但是西班牙,阿根廷,德国组成的“阿迪世界杯冠军保卫队”也不容小觑。
然而值得注意地是,两位品牌大佬相互搏杀时,PUMA已从身后慢慢追上,今年的世界杯上意大利,瑞典,科特迪瓦,阿尔及利亚,喀麦隆,加纳,乌拉圭,智利共八支国家队将身披PUMA战衣。这一股新势力势必也会在世界杯上刮起一阵旋风。
不难看出,曾经雄霸欧洲的阿迪达斯似乎已经失去了其霸主地位,多家国家队已经改头换面穿上耐克或者PUMA的球衣。这与阿迪达斯耗费大量资金在世界杯官方赞助的权益上是密不可分的。
赞助球星球鞋也有学问
除了球衣之外,球鞋成了阿迪和耐克另一块竞相争夺的战场。
据体育营销调查公司Repucom上周发布的世界足坛十大最具市场价值的球星排行,有6人与耐克签约, 3人属于阿迪达斯阵营。
耐克赞助的葡萄牙人克•罗纳尔多(C罗)以86%的全球知名度领衔该排行榜。而2013年一年印有他名字的球衣就卖了超过100万件。阿迪赞助的梅西的全球知名度为76%,位居第二。 Repucom认为,C罗在社交网络上的活跃有助于提升其市场价值。C罗在推特(Twitter)上已经有2600万粉丝,而“寡言的”梅西则只有200万追随者。
图:Repucom
今年世界杯上,二者的较量也必将为各自品牌东家造势。而伊涅斯塔,皮克,托雷斯,内马尔,卡西等人的战靴也着实让人瞩目。耐克、阿迪也早在年初发布了新战靴来扩大媒体声量:
图:C罗 Nike Mercurial Superfly系列战靴
图:梅西 Adidas F50系列战靴
其实,赞助球星,耐克和阿迪达斯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多数情况下,赞助商们会保持球星的球衣和球鞋的品牌一致,以免为“他人做嫁衣”。然而,也有漏网之鱼。
虽然阿迪达斯是德国队球衣赞助商,但“德国战车”的多名大牌球员穿的都是耐克战靴。在之前一场德国与波兰队的比赛中,细心的观众惊讶地发现,有9名德国首发队员穿上了耐克的战靴。但阿迪达斯否认他们未能“慧眼识英雄”,表示德国队27人中有14人都是穿阿迪达斯球鞋。另外一方面,身披耐克战衣的范佩西却穿上了阿迪的球靴。 可见,双方在球衣球靴的争夺战中处于相互博弈的局面(见下图)。
让广告来得更猛烈些
发布广告已经成为两大巨头每届世界杯隔空喊话的传统,也是双方各自“炫耀”自己的时刻。当然由于官方赞助和非官方赞助的区别,阿迪达斯“名正言顺”,耐克公司只能“暗度陈仓”。
早在2013年底,阿迪达斯便开始了首轮攻势。一则名为桑巴系列(Samba Collection)的广告将阿迪达斯品牌和独特的巴西风情融合在一起,而在短短的两个月内,该视频的点击量便轻松突破了1200万次,也成为了阿迪当时浏览量最高的广告 (图)。
而在几周后,耐克便给予了回击,一则名为敢为巴西(Dare to be Brasilian)的广告通过虚拟巴西经典球员和教练间接地使耐克品牌和巴西世界杯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然而550万的点击率似乎逊色了一些。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耐克陷入了沉寂,然后阿迪达斯却接连发布了3个系列广告,其中两个是关于世界杯官方用球(Brazuca):I am Brazuca和Brazuca Around the World系列,其中“I am brazuca”作为官方足球的介绍视频,YouTube上的点击率已接近四百万(图),而这还不包括其他网站的二次传播。Brazuca Around the World系列作为前者的补充,为所有参赛国各自做了一份“私人定制”, 唤起各国本土球迷的热情和共鸣,该系列的点击总量也迅速达到千万级别。
另外一则为广告Fastor Fail是关于之前提到的球靴,阿迪达斯看家球星梅西倾情出镜,将他的速度和技术展现地淋漓尽致。广告一出,梅西的粉丝蜂拥而至,千万的点击量就是最好的见证。难怪阿迪官方信誓旦旦: 今年阿迪达斯的世界杯球鞋将卖出200万双。
可以说,4月份之前的广告大战只是双方的预热,真正的高潮在世界杯临近的时刻降临。谁都明白,届时将有超过10亿的观众关注这一饕餮盛宴。
然而,耐克的广告风暴并没有停止,和四年前的广告书写未来(Write the Future)一样,一则名为赢家留下(Winner Stays)的广告在四月底发布,耐克祭出所有当家球星,C罗,内马尔,小白,内斯塔等等如此华丽的阵容加上世界杯球场情境的模拟,甚至连绿巨人都出现在镜头里, 4分钟的巨星大餐让观众连连叫好。
而该视频的Youtube点击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7000万。作为非官方赞助商,耐克用“巨星政策”再次“埋伏”了阿迪达斯。 正如耐克马克•帕克(MarkParker)说到:“世界杯的能量是惊人的,我们希望用这些能量来影响我们的消费者,提升我们的品牌,最终能确立我们在足球上的领先地位。”
耐克的喧宾夺主,作为官方赞助的阿迪达斯自然给予正面回击。
该广告仅仅上线十天,YouTube上的点击率已经攀上了3000万。相信在世界杯临近之际,这个数字会有新的突破。
写在题后
离世界杯开始只有将近一周的时间,两大品牌主的竞争必将会愈演愈烈,无论是球场内还是球场外,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是双方厮杀的战场。耐克虽然在体育用品市场上整体处于领先,但在足球领域依然处在阿迪达斯身后。然而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足球市场,正如双方的广告语“搏上一切”和“孤注一掷”,一场“你死我活”的战役已然打响。
文章三:
阿迪和耐克垄断世界杯赞助 本土体育品牌集体缺席
来源:北京商报
(原题目:世界杯来了 中国体育品牌去哪了)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不仅仅是球迷的大PARTY,更是一场经济盛宴。虽然中国队只能在家里看球,但中国品牌热情不减,啤酒、饮料等快消品牌严阵以待,超市、商场也被打造成足球主题拉拢消费者,但与之最相关的体育品牌却颇为低调。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本土体育品牌由于缺乏足球相关产品线,对世界杯不感冒,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阿迪达斯和耐克几乎垄断了世界杯所有的赛事和赞助,本土体育品牌无处发挥,只能沦为围观群众。
本土品牌集体缺席
与天猫大手笔1.41亿元成为央视巴西世界杯“射手榜”全媒体合作伙伴,耐克4600万元夺得央视世界杯《巴西行动》独家冠名相比,此次国内体育品牌们的表现低调得多。
“李宁目前聚焦在五大核心运动品类(篮球、跑步、羽毛球、训练及运动生活)。”李宁公司表示,足球在中国是很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但目前不属于李宁聚焦的五大核心运动品类。世界杯一触即发,与李宁公司相同心态的本土体育品牌不在少数。
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与以往体育赛事期间扎堆央视体育频道不同,国内体育品牌对世界杯只是围观,参与热情不高。
匹克之前一直赞助伊拉克足球队,但当时成绩不错的伊拉克也没有打入2010年南非世界杯。匹克公共关系副总监刘翔称,今年没有赞助球队,“世界杯是一个大型体育盛会,还是做了一些擦边球营销”。
除了本土体育品牌对世界杯并不感冒外,国外“非主流”品牌对世界杯也相当淡定,日本品牌美津浓称,世界杯期间,美津浓推出了一款由本田圭佑代言的Wave Ignitus 3产品的最新配色产品。另外也将推出一款美津浓最新Basara足球鞋系列。不过美津浓方面表示,在中国市场主要推广的是跑步鞋。
有的品牌甚至连擦边球也懒得打。New Balance称,在中国目前只有Performance和Lifestyle系列产品,因没有足球系列的产品,在世界杯期间没有相关的产品营销。
被垄断的世界杯经济
与围观者心态不同,当事人阿迪达斯充满期待,“今年重大体育赛事将会积极带动集团销售收入增长,作为2014年国际足联巴西世界杯的官方合作伙伴,在比赛期间内,阿迪达斯将会成为曝光率最高的品牌,并且在足球品类方面,阿迪达斯预计会创下销售新高”。
对商家而言,在世界杯足球赛上,曝光率意味着一切。但越来越多的光芒只是集中在一两个品牌身上。作为现代体育营销史上历时最长的合作伙伴,阿迪达斯从1970年开始与国际足联合作。去年11月,阿迪达斯宣布,将继续担任国际足联世界杯和所有国际足联赛事的官方合作伙伴、供应商和产品特许销售商的权利,直至2030年。
与阿迪达斯在世界杯抗衡的只有耐克。在巴西世界杯上,耐克赞助了10支球队,超过阿迪达斯赞助的8支球队,耐克“旗下”的C罗将对抗签约阿迪达斯的梅西。西班牙队和巴西队将是本届世界杯的两大热门队伍,他们将分别身着阿迪达斯和耐克的球衣出战。这两大体育品牌在世界杯赛上的“球衣大战”也是对价值潜力高达数十亿美元的足球装备消费市场的争夺。
门槛高难进入
对于世界杯,国内体育品牌两手空空,既缺乏资源,又缺乏产品。在资深体育媒体人颜强看来,国内体育品牌缺席世界杯历年来都是如此,足球营销专业程度非常高,没有足够的资源,与世界杯产生关联身份,比如签约球员、赞助球队,一切都无法开展。
国内体育品牌对世界杯欲拒还迎,大多都抛出一句话,“没有足球相关产品”。在颜强看来,若想从世界杯中分得一杯羹,首先基本产品要满足,但国内品牌做不到。“中国的体育品牌并不是真正的体育品牌,与阿迪达斯、耐克等世界品牌相比,不够专业,偏时尚、潮流,毫无竞争力。”刘翔也表示,中国至今没有超级足球明星,中国品牌也没有好的产品,在国际足球市场上号召力远远不够。
国内体育品牌从2008年奥运会高峰跌落后,一直忙于清库存,而后又忙于追风快时尚。有业内人士直言,港股六大体育用品公司,至少一半已经不能称做是体育品牌了,顶多算是休闲品牌。一味迎合市场,导致体育品牌定位摇摆,尤其是在阿迪达斯、耐克向中国三四线城市下探的时候,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
足球市场有多大
在体育从业人士看来,作为国际上第一大运动,国内品牌其实十分关注足球,但足球市场和国内整个足球环境和足球水平密切相关,“在国内,足球并不是主导运动,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中国足球在世界上的排名在100多名,这基本上代表了中国足球的水平,也是中国足球产业的水平”。
在上述人士看来,十年前的中国足球还算红火,中间经历过一段低谷,发展比较慢,最近几年有复苏的迹象。不过足球场地、青少年培训体系等都是影响国内足球产业发展的因素。有数据显示,现在全北京只有80多块场地,而伦敦有3000多块。“想在北京组织比赛,场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能踢球的地方太少,学校也不开放。如果依靠个人,按照北京现在的地价也不可能在靠近市中心的地方兴建足球场,即便建了,因为成本的原因也没有多少人踢得起。”
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认为,目前国内看球的人多,踢球的人少,足球市场占比还比较小,球迷文化还不成熟,国际上成型的足球消费在国内还没有出现。刘翔表示,从亚冠的上座率可以看出,国内的足球市场潜力还是很大的,匹克已经在国际国内的足球市场上都有所储备,等待市场机会成熟便可切入。
不过,颜强坦言,阿迪达斯和耐克已经证明了中国有足够的足球用品市场,足球专业程度高,国内体育品牌只是没有下决心做足球,等到所谓的市场成熟的时候,国内品牌还有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