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商业模式    滴滴、Uber只是打车?错,还能被玩成金融工具……
  •  “资本之王”黑石

    自1985年成立,两位连杠杆并购都没真正做过的创始人,如今凭借1.1万亿美元的管理规模,让黑石足以跨界比肩世界顶级的主权财富基金。黑石的业务虽多但却有着科学的分类和管理,并且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实时调整。2024年,黑石仍在对其业务进行归类和整合。

    8 ¥ 0.00
  • ESG披露标准启示

    目前主流披露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综合性的披露标准,以GRI、SASB等为代表。第二类为聚焦气候变化、水资源等领域的披露标准,以TCFD、CDP等为代表。第二类标准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很难横向比较。GRI标准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披露标准,引用占比超过90%。

    8 ¥ 0.00
  • 中国钾盐缺口

    中国有56%的耕地需要“补钾”,总体上越往东南越严重,闽、湘、鄂、粤、海南以及江淮地区土壤钾含量都十分稀少,高效钾含量只有新疆、关中农业区的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2023年,中国钾盐缺口68%,需进口1000多万吨,而由于钾的高度垄断,进口选项非常有限。

    45 ¥ 0.00
  • 三井物产的情报网

    微软的情报系统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率大约是17%左右,而三井这种贸易财团则是以信息为最终的经济效益,其情报就是整个公司的命脉。作为民间研究机构,从研究的深度、广度和企业接受程度来看,比政府研究机构更有效率。其成果被日本企业界认为是经济变化的风向标。

    78 ¥ 0.00
  • 为什么盒装奶是950毫升?

    国内的一些牛奶包装沿用了美国的可折叠屋顶式纸盒设计,用的模具一样,那标注的容量也跟别人一样,取近似值950毫升。制造商在保持包装大小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稍微减少产品的体积。这可以帮助公司在生产成本上升时控制开支,而不会显著提高零售价格。

    20 ¥ 0.00
  • 一个县城与打火机

    12道工序、32个零配件、15项测试标准……制造出1元打火机。全球一年销售200亿只,约七成来自中国湖南邵东。这里年产打火机150亿只,远销120个国家和地区,串起来能绕地球20圈。在邵东,平均每1分钟就有2.8万个打火机下线,其打火机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21 ¥ 0.00
  • 重生的俄罗斯农业

    2002年俄出台《农业用土地流通法》后,一系列法律让农用土地流通得以明确、透明地进行,保证了农业政策的稳定性。2007年对农业发展做出规划,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和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对农作物保险费实施补贴。次年俄罗斯农业从粮食净进口国转变为粮食净出口国。

    105 ¥ 0.00
  • 印度,用糊糊驯服味蕾

    谷物的富余,让印度不怕浪费粮食,人们发现,面粉和米粉作为糊糊的增稠剂,质地更浓郁粘稠、香料与食材融合度更好,且可以保温和解腻,缓解糊油脂和肉类的油腻感。原本粗劣的糊糊,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越来越能驯服各种各样的食材,并形成另一条美食路径。

    83 ¥ 0.00
  • 拜耳伤痕

    买下孟山都,彻底改变了拜耳的发展轨迹。拜耳最大的三项并购是2006年以19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先灵公司,2014年以142亿美元收购默沙东的OTC业务,以及2016-2018年间以63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前两项并购起码还增强了拜耳的制药业务竞争力,最糟糕的是对孟山都的收购。

    33 ¥ 0.00
  • 全球家族办公室现状

    只有少数家族办公室将注意力放在促进家族团结和长期稳定上。在职能专业化方面,投资管理进展最为显著,而其他职能专业化水平则存在差异。家族本身的专业化水平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许多家族和家族办公室都缺乏领导人接班规划,并且未为下一代制定教育规划

    126 ¥ 0.00
  • 全球文科倒闭潮

    文科衰退,是个全球性的问题。经合组织报告显示,过去10年人文学科的入学人数都在下降。在这股浪潮中,有的大学是迫于财政压力削减人文学科,有的则是出于对“教育优势”进行结构性的优化,也就是把跟不上时代的文科专业淘汰掉,去拥抱更具竞争优势的STEM学科。

    9 ¥ 0.00
  • 2024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年度科技失败案例盘点,记录了过去一年中的失误、骗局与灾难。有些失败带着荒诞色彩,如谷歌“觉醒AI”生成黑人纳粹图像而将公司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另一些则更加严重,如CrowdStrike的一次计算机错误,导致数千名达美航空乘客被迫滞留机场,引发法律诉讼。

    4 ¥ 0.00
  • 游戏行业的肉与汤

    AI会不会彻底改变这个行业,“不好说”,“AI原生游戏大概率不会是我们先搞出来,可能是哪个做AI的实验室先做出来,然后其他人会在他们的基础上往下走,”卢竑岩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离实用特别接近的科研成果,“但也很难说,会不会突然有爆发性地增长。”

    24 ¥ 0.00
  • 120年美国房价历史和规律

    从1890年到2013年的123年中,有28年下跌,95年上涨。其中跌得最深的是2008年,跌幅达18%。连续下跌达到5年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1929-1933年累积跌幅达26%;2006-2011年累积跌幅达33%。在过去的123年中,美国房价平均增长率为3.07%,CPI 通胀率为2.82%。在扣除通胀率后,房价就基本不涨了。

    45 ¥ 0.00
  • 枢纽城市之争

    超级承运人与枢纽机场相辅相成,带来大量客流、物流,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无论是超级承运人,还是枢纽机场,都强调“集中”,如达美航空在亚特兰大份额超过80%,堪称“堡垒枢纽”。而中国目前有57家航司,三大航在北上广基地份额都仅在40%-50%之间,市场份额较为分散。

    46 ¥ 0.00
  • 波音从工程奇迹到信任危机

    批评人士说,波音公司把安全当成了利润的牺牲品。”这样做是为了让波音的运营更像一家企业,而不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波音的确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但人们投资一家公司是因为他们想赚钱。”今天的波音既不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也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对象。

    44 ¥ 0.00
  • 计算机产业史

    本文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发明开始,阐述计算机作为不同效用工具为人所用。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适时控制,到线上社交、个人玩乐、办公效率、图形工具,再到内容平台、互联网与云计算时代,最后计算机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无处不在。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大而统一,发挥最大网络效应,与其去中心化的基础定位有很大关系:数据包发送方式和发送内容无关,任何设备都可以加入互联网,唯一中心化的域名管理机构获得了独立且非营利地位,互联网治理更多依赖社交机制,而不是靠特定机构来管理。

    44 ¥ 0.00
  • 墨西哥的中国工厂

    中国企业到墨西哥以前,目光紧盯着美国,到墨西哥后却发现了许多新机会。同时到了墨西哥后,它们惊觉,中国经验失灵了。不同于过去从欧美日企业到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再从中国到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中资企业到墨西哥是一场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应变之策。

    224 ¥ 0.00
  • 像研究人类一样研究ChatGPT

    一篇有关“机器心理”的预印本。他在其中提出,把LLM当作一个人类对象来对话,可以揭示底层简单的计算之中产生的复杂行为。Google的研究引入“思维链提示”,来描述一种让LLM展示“想法”的做法,会让模型按相似的流程行事。它会输出思维链,这么做更可能获得正确答案

    45 ¥ 0.00
  • 欧亚电网互联的地缘要素

    欧亚电网互联问题上,欧盟和俄罗斯等传统“电力中心”依然重要,新“中心”如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也在崛起。随着技术发展,电网容易受外部力量影响,美国也在不断尝试渗透。电网联通可以建立包容、平等、开放的政治空间;同时,也可以成为政治制度堡垒。

    144 ¥ 0.00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出行服务革命的同时,由于不可避免的规则和制度设计漏洞造成了大量的投机行为。在滴滴打车、Uber普及率高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之后,司机们找到了一项更轻松挣钱的工作——坐在家里刷单挣补贴。让打车软件几乎成了一个金融工具

 

 

作者:孙骋

源自:钛媒体;转自:投资界

原题目:滴滴、Uber刷单真相:月入万元竞争残酷

 

  坐在滴滴打车的黑车上编这篇关于刷单真相的稿子,内心百感交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出行服务革命在为城市带来便利、催生共享经济的同时,也由于不可避免的规则和制度设计漏洞造成了大量的投机行为。和前不久爆出的美团网商户刷单丑闻一样,在开通了叫车软件的各大城市,“刷单”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个人行为升级为团队作战,“薅市场羊毛”的现象让打车软件几乎成了一个金融工具,而商业历史上几乎一切产业链的升级都难逃此劫。

 

  北京市郊的县城里,打车几乎倒退回了几年前的状态——用滴滴或Uber叫车,下单后电话打过去,第一句话就是:“是刷单吗?”街边的黑车也找不着了,要打车只能到街边去等着挥手。在滴滴打车、Uber普及率高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之后,这样的景象简直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是如此,因为司机们找到了一项更轻松挣钱的工作——坐在家里刷单挣补贴。

  一位知情者告诉钛媒体:每人每月最多可以挣1万多.今年5月之前,uber补贴量比较大,一单最多补贴60元,每人每月可以挣2-5万,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司机每天拉活挣的辛苦钱。除了这种散客行为,还有组织行为,几位线人给钛媒体记者发来在组织内部拍摄的图片和视频,多台电脑、几十部手机是标配,一个人独立操作十几部手机。

 

 

刷单组织内部

 

  万能的淘宝把刷单变成了可批量生产的生意,一些淘宝店专门出售改装过的iPhone5C手机,售价在2000元左右,使用这种安装“打针软件”的手机,司机可以独自操作刷单:

  首先买一部安装好定位修改器的“下单成品手机”,司机可以一键消痕、串号、保留串号、返回之前使用的串号,这部手机价值2280元。

  同时买一部“司机端成品手机”,通过模拟行驶器进行虚假定位,同时串号、保留串号,登入不同司机账号,售价2400元。

  这位淘宝店家相当“贴心”,如果司机有iOS7的苹果手机,已经越狱,可以把手机寄到店家所在地杭州,花1000元安装费,装好软件再由店家寄回。

  除了设备,店家还负责安装修改过的uber版本,并且负责后期设备的维护,杭州地区可以当面交易手机,外地客户收发快递。店家选择苹果设备,是为了不被滴滴和uber的反欺诈系统抓到:安卓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不具备iOS这样封闭的环境,更容易出现漏洞被uber抓取。

  

从散户到庄家

 

  凌晨两点,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一辆专车缓缓停在路边,司机老吴刚准备休息,突然听到滴滴司机端响了,附近有人发新单:出发,从3号航站楼到大王叫我去巡山。

  老吴一听就明白,附近没有小钻风,也没有狮驼岭,这分明就是别的司机在刷单,他们发出不可能抵达的目的地,其他司机听了就不会抢了,自己刷自己抢,命中率高。老吴有时还会听到“从天安门回家睡觉了”这类更荒诞的语音。深夜,打车的人少,专车司机在等活之余,随手刷几单,何乐而不为?

 

 滴滴专车司机刷单,无非是两种目的:

 

一是充流水额。

滴滴公司要求从公司租车的专车司机,每周流水额达到4200元,若达不到,需要从司机的账户余额扣钱。一位司机告诉钛媒体记者,有一周他请假了,当周流水额在2000元,滴滴公司从其账户中扣出2200元,他这周的活白干了,还倒贴200元。

所以很多司机会在截止时间——周日晚12点前,拼命刷单,让流水达到4200元。

 

二是为了拿奖励。

奖励的标准会有浮动,一位司机透露:今年6月之前,专车司机周流水达到6000元,奖励500元,目前额度提高到6200元。

  滴滴公司只看司机流水额,不关心是乘客否结账,所以专车司机们必备很多廉价外地电话卡,一张电话卡从几元到10元不等,司机们随手发个从北京市区到长城的单子,自己接着了,能刷上好几百的流水。

  如果说以上刷单形式是专职司机被工作指标所迫,那么下面的情况适用于投机者——完全不出车也可以把刷单当作金融来做,有组织有纪律。

  滴滴顺风车的规则是:乘客把优惠券变现,司机挣补贴。

  一张顺风车优惠券最高价值7元,乘客一天可以享受8张优惠券,司机还可以享受补贴。

  乘客发一单顺风车请求,显示收费10元,司机首先把10元打给乘客,双方把GPS关掉,过十分钟,再支付乘客用这笔钱来支付,使用一张7元的券,实际支付3元,乘客挣了7元。司机获得10元的单子,滴滴补贴10元,司机挣补贴。

  顺风车的补贴大多在10元左右,周一和周五的补贴力度比较大,最高达到21元,21乘以8张优惠券,一个乘客一天收入168元。

  滴滴顺风车的补贴力度,只是管中窥豹,在这场打车软件的拼杀中,补贴金额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滴滴快车的奖励相当大方,甚至直接影响专车,一些司机直言专车面临倒闭:截至上周(726日),快车司机一周接满100单,滴滴公司奖励2000元,接单收入全部归司机,不用分成。仅仅挣奖励,一个月就可以收入8000-10000元。

  一周100单意味着司机每天至少接15单——按以往经验,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指标,但是顺风车按单计算,并没有规定每一单的路程,所以司机可以刷短途单。

  Uber最具诱惑的是早晚高峰时段的高额补贴。前文提到的淘宝卖家,其广告词颇具诱惑:“在早晚高峰的时候给自己来一针,迅速又安全,长期来看是性价比高的投资”。指的就是uber的奖励制度。

  “打针”就是根据司机所在的位置,在其附近发出虚假订单,“护士”是刷单人,使用专门设计的软件为司机打针。

  uber没有流水要求,截至726日,早高峰时段(上午7-10点),司机接到一单,并且每小时有45分钟在线,司机获得80元奖励。晚高峰(晚上5-8点)奖励是65元。周末下午6-10点,奖励70元。

  和滴滴不同的是,uber系统自动给司机派单,司机不知道乘客去哪儿,没法自己抢单,于是司机会不断发单,抢不到再取消重发,直到抢到自己的那一单。uber覆盖的范围在1-2公里内,一位司机的经验是:在五环以外,接到自己下单的频率很大。

  

从散户到庄家,刷单金融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司机和乘客通过手机号加微信,钱款通过微信支付完成;

  这些微信好友聚集成一个个微信群,司机在群里向职业刷单人发出“打针”请求;

  一个人可以拥有司机和乘客的双重身份,同时操作很多手机,彼此“打针”;

  一个组织购买上千部手机和SIM卡,完成上千个出行的发单,这就成了一个典型、有组织的刷单庄家。

 

 

线人提供的庄家图片

 

早先,股市里也是这样,偏远地区的农民日常生活不需要身份证,股市操纵者下乡,以低廉的价格买下这些证件、在股市开户,这就是传说中的庄家玩法。如今,用来开户的身份证变成了电话卡,甚至不需要电话卡,从淘宝买一个手机,可以一键串号、一键消除串号,不断更换身份,真是神奇的世界。

  

制度漏洞

 

  虽然滴滴和uber一直在研发反欺诈系统,对刷单进行监控,但似乎然并卵,投机者们总能找到新的方式绕过监控。

  一套体制,发展到中后期,需要不断纠正和监控,并且前赴后继弥补错误,说明最初的制度设计就是有问题的,打车软件公司早早留下了可钻的空子:

  评价滴滴专车司机业绩的是流水,而不是最终结款额,同时这种奖励制度是一刀切的,不是分层级奖励;

  快车司机一周接满100单奖励2000元,Uber司机高峰期接单奖励65-80元,评价标准是客单量而不是路程距离。

  怎样的制度设计才是合理的?即便实现了分层奖励、把路程距离设计为评价标准,只要补贴还在,投机者同时拥有司机和乘客的双重身份,这些漏洞就无法最终弥补。

 

附文:

北京约谈滴滴Uber 互联网专车前景窥探

源自:前瞻网

 

近日,北京市交通委等8个部门再度约谈滴滴、优步等打车软件平台负责人引起了业内极大关注。约谈中私家车充当专车的现象再次被提及,此外打车软件违法组织客运经营、逃漏税、违规发送商业性短信息和发布广告等行为也遭到曝光,北京市交通委等部门责令滴滴、Uber等限期整改。鉴于早前上海已经加大对专车的监管力度,此次北京再度发力,京沪两地收紧专车的态度日趋明显。

美国科技公司Uber是打车软件的鼻祖,在其推广下,互联网专车模式在全球兴起,不过却引起政府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抵制。长久以来,我国出租车司机被迫花高价购买运营许可权,并在定价与运行区域上手政府管制,作为补偿,政府则严禁其他人进入出租车行业。不料在互联网的强势影响下,互联网专车通过打车软件公司与汽车租赁公司、劳务派遣公司以及司机签订“四方协议”,规避了法律制裁,从而得到快速发展。

出租车市场数量不足,人们出行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是专车在国内发展壮大的主因。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指出,以北京为例,过去十年北京流动人口增长了约为1000万人,目前北京市人口为3000万人,而过去十年间北京出租车数量一致保持在6万辆,出租车企业则为200余家,这意味着在北京500人将共用一台出租车。在出租车市场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专车作为出租车的有效补充,在市场上具有存在必要。

专车等待时间短、服务体验好,与此对比,传统出租车行业一成不变的颓废姿态需要得到改变。在互联网的强势影响下,传统出租车行业拥抱打车软件平台,并升级硬件装备将成为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尽管专车作为新兴业务在中国仍然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但国家目前正大力提倡“互联网+”,专车带来的市场效益也不容忽视。因此预计,在专车的数量和价格受国家监管以及私家车禁止运营的前提下,政府将大力鼓励专车发展。

目前我国每日产生的短途出行订单为7680万单,假设每单的客单价为30元,预计短途出行市场规模为8409.6亿元。假设未来专车占到市场规模的50%,对应4205亿的年收入规模。除此之外,在专车效应下,顺风车、二手车、代驾等新兴服务不断涌现,打车软件公司有扩大市场的潜力。

2015-07-31
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出行服务革命的同时,由于不可避免的规则和制度设计漏洞造成了大量的投机行为。在滴滴打车、Uber普及率高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之后,司机们找到了一项更轻松挣钱的工作——坐在家里刷单挣补贴。让打车软件几乎成了一个金融工具

滴滴、Uber只是打车?错,还能被玩成金融工具……

dd
dd1
dd2
dd
dd1
dd2
dd
dd1
dd2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