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文化休闲    活了1400岁的公司,与中国超过150年的企业
  •  “资本之王”黑石

    自1985年成立,两位连杠杆并购都没真正做过的创始人,如今凭借1.1万亿美元的管理规模,让黑石足以跨界比肩世界顶级的主权财富基金。黑石的业务虽多但却有着科学的分类和管理,并且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实时调整。2024年,黑石仍在对其业务进行归类和整合。

    8 ¥ 0.00
  • ESG披露标准启示

    目前主流披露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综合性的披露标准,以GRI、SASB等为代表。第二类为聚焦气候变化、水资源等领域的披露标准,以TCFD、CDP等为代表。第二类标准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很难横向比较。GRI标准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披露标准,引用占比超过90%。

    8 ¥ 0.00
  • 中国钾盐缺口

    中国有56%的耕地需要“补钾”,总体上越往东南越严重,闽、湘、鄂、粤、海南以及江淮地区土壤钾含量都十分稀少,高效钾含量只有新疆、关中农业区的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2023年,中国钾盐缺口68%,需进口1000多万吨,而由于钾的高度垄断,进口选项非常有限。

    45 ¥ 0.00
  • 三井物产的情报网

    微软的情报系统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率大约是17%左右,而三井这种贸易财团则是以信息为最终的经济效益,其情报就是整个公司的命脉。作为民间研究机构,从研究的深度、广度和企业接受程度来看,比政府研究机构更有效率。其成果被日本企业界认为是经济变化的风向标。

    78 ¥ 0.00
  • 为什么盒装奶是950毫升?

    国内的一些牛奶包装沿用了美国的可折叠屋顶式纸盒设计,用的模具一样,那标注的容量也跟别人一样,取近似值950毫升。制造商在保持包装大小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稍微减少产品的体积。这可以帮助公司在生产成本上升时控制开支,而不会显著提高零售价格。

    20 ¥ 0.00
  • 一个县城与打火机

    12道工序、32个零配件、15项测试标准……制造出1元打火机。全球一年销售200亿只,约七成来自中国湖南邵东。这里年产打火机150亿只,远销120个国家和地区,串起来能绕地球20圈。在邵东,平均每1分钟就有2.8万个打火机下线,其打火机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21 ¥ 0.00
  • 重生的俄罗斯农业

    2002年俄出台《农业用土地流通法》后,一系列法律让农用土地流通得以明确、透明地进行,保证了农业政策的稳定性。2007年对农业发展做出规划,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和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对农作物保险费实施补贴。次年俄罗斯农业从粮食净进口国转变为粮食净出口国。

    105 ¥ 0.00
  • 印度,用糊糊驯服味蕾

    谷物的富余,让印度不怕浪费粮食,人们发现,面粉和米粉作为糊糊的增稠剂,质地更浓郁粘稠、香料与食材融合度更好,且可以保温和解腻,缓解糊油脂和肉类的油腻感。原本粗劣的糊糊,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越来越能驯服各种各样的食材,并形成另一条美食路径。

    83 ¥ 0.00
  • 拜耳伤痕

    买下孟山都,彻底改变了拜耳的发展轨迹。拜耳最大的三项并购是2006年以19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先灵公司,2014年以142亿美元收购默沙东的OTC业务,以及2016-2018年间以63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前两项并购起码还增强了拜耳的制药业务竞争力,最糟糕的是对孟山都的收购。

    33 ¥ 0.00
  • 全球家族办公室现状

    只有少数家族办公室将注意力放在促进家族团结和长期稳定上。在职能专业化方面,投资管理进展最为显著,而其他职能专业化水平则存在差异。家族本身的专业化水平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许多家族和家族办公室都缺乏领导人接班规划,并且未为下一代制定教育规划

    126 ¥ 0.00
  • 全球文科倒闭潮

    文科衰退,是个全球性的问题。经合组织报告显示,过去10年人文学科的入学人数都在下降。在这股浪潮中,有的大学是迫于财政压力削减人文学科,有的则是出于对“教育优势”进行结构性的优化,也就是把跟不上时代的文科专业淘汰掉,去拥抱更具竞争优势的STEM学科。

    9 ¥ 0.00
  • 2024年最失败的八大技术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年度科技失败案例盘点,记录了过去一年中的失误、骗局与灾难。有些失败带着荒诞色彩,如谷歌“觉醒AI”生成黑人纳粹图像而将公司推上舆论风口浪尖。另一些则更加严重,如CrowdStrike的一次计算机错误,导致数千名达美航空乘客被迫滞留机场,引发法律诉讼。

    4 ¥ 0.00
  • 游戏行业的肉与汤

    AI会不会彻底改变这个行业,“不好说”,“AI原生游戏大概率不会是我们先搞出来,可能是哪个做AI的实验室先做出来,然后其他人会在他们的基础上往下走,”卢竑岩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离实用特别接近的科研成果,“但也很难说,会不会突然有爆发性地增长。”

    24 ¥ 0.00
  • 120年美国房价历史和规律

    从1890年到2013年的123年中,有28年下跌,95年上涨。其中跌得最深的是2008年,跌幅达18%。连续下跌达到5年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1929-1933年累积跌幅达26%;2006-2011年累积跌幅达33%。在过去的123年中,美国房价平均增长率为3.07%,CPI 通胀率为2.82%。在扣除通胀率后,房价就基本不涨了。

    45 ¥ 0.00
  • 枢纽城市之争

    超级承运人与枢纽机场相辅相成,带来大量客流、物流,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无论是超级承运人,还是枢纽机场,都强调“集中”,如达美航空在亚特兰大份额超过80%,堪称“堡垒枢纽”。而中国目前有57家航司,三大航在北上广基地份额都仅在40%-50%之间,市场份额较为分散。

    46 ¥ 0.00
  • 波音从工程奇迹到信任危机

    批评人士说,波音公司把安全当成了利润的牺牲品。”这样做是为了让波音的运营更像一家企业,而不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波音的确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但人们投资一家公司是因为他们想赚钱。”今天的波音既不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也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对象。

    44 ¥ 0.00
  • 计算机产业史

    本文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发明开始,阐述计算机作为不同效用工具为人所用。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适时控制,到线上社交、个人玩乐、办公效率、图形工具,再到内容平台、互联网与云计算时代,最后计算机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无处不在。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大而统一,发挥最大网络效应,与其去中心化的基础定位有很大关系:数据包发送方式和发送内容无关,任何设备都可以加入互联网,唯一中心化的域名管理机构获得了独立且非营利地位,互联网治理更多依赖社交机制,而不是靠特定机构来管理。

    44 ¥ 0.00
  • 墨西哥的中国工厂

    中国企业到墨西哥以前,目光紧盯着美国,到墨西哥后却发现了许多新机会。同时到了墨西哥后,它们惊觉,中国经验失灵了。不同于过去从欧美日企业到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再从中国到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中资企业到墨西哥是一场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应变之策。

    224 ¥ 0.00
  • 像研究人类一样研究ChatGPT

    一篇有关“机器心理”的预印本。他在其中提出,把LLM当作一个人类对象来对话,可以揭示底层简单的计算之中产生的复杂行为。Google的研究引入“思维链提示”,来描述一种让LLM展示“想法”的做法,会让模型按相似的流程行事。它会输出思维链,这么做更可能获得正确答案

    45 ¥ 0.00
  • 欧亚电网互联的地缘要素

    欧亚电网互联问题上,欧盟和俄罗斯等传统“电力中心”依然重要,新“中心”如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也在崛起。随着技术发展,电网容易受外部力量影响,美国也在不断尝试渗透。电网联通可以建立包容、平等、开放的政治空间;同时,也可以成为政治制度堡垒。

    144 ¥ 0.00

不完全统计,中国现今超过150年的企业有7家,他们分别是成立于1864的全聚德,1828年成立的王老吉,1669年成立的同仁堂药业。接下来就是1663年成立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1600年成立的陈李济;始创于1541年的广誉远,成立于1530年的六必居。(其它暂时没有收集到)

日本资料库曾针对4000家老企业展开调查,邀请这些老企业用一个汉字来概括他们的“长寿秘诀”,其中回馈最多的回答是“信”字,其次则是“诚”字。而东京商工调查公司也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企业长寿的秘诀同样是诚信和不上市。

 

资料补充:

广誉远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其间历经广盛号药店、广升聚、广升蔚、广升誉、广升远、山西中药厂、山西广誉远等十几个商号药厂更迭。在清代曾与广州陈李济(1600年创建)、北京同仁堂(1669年创建)、杭州胡庆余堂(1874年创建)并称为“四大药店”

广盛号药店作为中国最早的民间药店,它比1669年创建的北京同仁堂以及1874年开张的胡庆余堂分别早128年和333年。

广誉远中药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山西中药厂。大约在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41年),太谷县行医的一大夫开办广盛药铺,即最早广誉远的雏形。此药铺后被当地地主杜氏所侵吞。清朝嘉庆年间,药店改组,新增姚聚等人入股,药店遂更名为广升(聚记)药店。后又经历了广升远、广升蔚、广升誉、广升远的重组演变,到最后广升药店的形成,历练达400余年。

源自:百度

 

以下源自:历史解密坊

原题目:哪家公司活了1400岁,至今健在,让486岁的六必居瞬间泪奔

 

中国现今超过150年的企业只有6家,他们分别是成立于1864的全聚德,1828年成立的王老吉,1669年成立的同仁堂药业。接下来就是排在第三的探花郎——1663年成立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排在第二的榜眼——1600年成立的陈李济和当之无愧的状元,排在第一,成立于1530年的六必居。

(六必居)

六必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临汾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联手创办。由于这老哥三选料精到,手艺精湛,制作出的酱菜味道浓郁,色泽鲜亮,脆嫩馨香,咸甜适口,故此,经过一代代的传承,成为了国内美誉度极高的名牌。

486岁的六必居稳坐国内最老企业的宝座多年,傲视同雄的同事,如果将目光放远,悲催的是,他在世界最老企业中,只能算是小弟弟,甚至只能当个“打酱油的”。

 

日本有一家专营寺庙修建和维护的家族企业——金刚组,这个企业已经岿然独存了1400年,不管是战火、瘟疫、天灾还是人祸,都无法动摇他的根基,而岿然独存于世,他长青的秘密在哪里,他不断生长的奥妙在何处,这得从1400年前讲起。

公元578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百济(今日朝鲜)的匠人柳重光(又称金刚重光),东渡大海,坐船来到了日本,为了吃饭,他“小打小闹”地开始了建筑营造业。

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军阀混战的时期,柳重光为了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便加入了佛教。可在当时,以苏我马子(日本飞鸟时代的政治家,有控制日本政局,以及天皇废立的绝大势力)和圣德太子为代表的苏我派,企图让日本接受佛教,而坚守日本古老宗教的物部派,却极力阻止传自中国的佛教登陆日本。苏我派和物部派随后爆发了一场战争,结果物部派灰飞烟灭,苏我派任性地掌控了政权。

圣德太子辅佐天皇摄行朝政后,便开始招募柳重光来修建四天王寺来弘扬佛法,以祈求法神四天王,庇佑佛法、信徒以及政治。这就是金刚家族,开始参与佛教寺院新建的肇始。柳重光技艺精湛,深得圣德太子的信任,故此,他成立的金刚组,就成了日本建造佛寺的权威御用公司。因为佛教关系到意识形态,以及当权者的施政理念是否顺畅,故此,金刚组的命运,就和日本政治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杨广正在凿运河,观琼花,忙得不亦乐乎)金刚组开始了兴建日本木造建筑的巅峰之作——法隆寺,而气势恢宏的法隆寺,也与四天王寺一起,并列成为代表日本建筑的两大历史遗产。

金刚组一路营建,一路发展,后经过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镰仓时代、战国时代、江户时代、明治时代以及近代等等数不清的朝代的更迭,亦是经历了数不清的战乱、时局、地震、火灾等等天灾和人祸等等的磨难,可是每一次磨难,每一次坎坷,金刚组都能咬牙挺住,仍旧迈着坚定的步子,并砥砺前行。

(金刚组高超的雕刻手艺)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政府为了巩固皇权,提倡“神皇一体,祭政一致“,因此神社神道地位飙升,而佛教的地位下降。又因为政府为努力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的模式,曾出现大规模的反佛教运动,致使许多寺庙被毁,大批僧侣被迫娶妻生子,食肉从军。

以佛寺建造和维修为主业的金刚组不仅失去了政府的补助,更可怕的是一下子失业了,面对饭碗被打破的危机,金刚组家族该何去何从,金刚组的“掌门人”,也暂时迷失了目标。但这位掌门人心里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不管怎么说,金刚组都不能倒,毅然转型虽然关乎饭碗,但更公乎精神。辛辛苦苦栽培一棵树苗,谁都盼望着他茁壮成长,谁也不希望他中途夭折,现任的“掌门人”一旦让金刚组夭折,他不仅对不起辛辛苦苦坚守的祖上,更对不起精湛的手艺和自己的内心。

金刚组家族不惧挑战,他们毅然做出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那就是向建筑领域进军。

工艺繁琐的寺庙都建得好,进军民用建筑岂不是小菜一碟。果然,金刚组凭着绝佳的手艺,迅速在建筑界站稳了脚跟,并取得了不菲的成功,随着反佛运动消声灭迹,金刚组家族从民用建筑抽身,又做回自己的老本行——承建和修缮寺庙。

二战爆发后,不仅日本国内没有人关心寺庙,就是国内的建筑业也基本停滞了下来,金刚组遭遇到了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为了度过这场空前的危机,他们开始生产两种产品:一种是军队用的木箱,另外一种是死人用的棺材。二战从193991日开始,到194592日结束,整整七年的时间,金刚组家族以卧薪尝胆的勇气,又熬过了这一次大危机。

金刚组在战后得到了绝大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参与竞争,公司内部,分为畑山组、木内组、土居组、加藤组、木口组、岩崎组、北野组和羽马组等8个组。这些小组既互相竞争,有密切配合,还能相互保持独立,每当金刚组接到了营造寺庙的大单,总部会评估各组能力,以决定由哪一组来承办,以求达到最好的施工效果,很显然,金刚组利用技术,赚满了口碑,说他们代表着日本寺庙建筑业的最高水平,这绝对是言之无愧的。

    在1400年的历史中,金刚组历经劫难,岿然而独存,凭借的绝非是运气,除了营造寺庙的手艺精湛,无可替代之外,更重要一点便是坚持,不管发生什么,金刚组都要“活”下去,让营造寺庙的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对比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而是要寻到不足,弥补短板,咬牙挺住不言败,以求让企业和事业取得吃到“唐僧肉”般,长生不老的胜利!

 

补充:

做了1437年的日本金刚组

日本帝国资料库曾针对4000家老企业展开调查,邀请这些老企业用一个汉字来概括他们的「长寿秘诀」,其中回馈最多的回答是「信」字,其次则是「诚」字。而东京商工调查公司也发表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日本企业长寿的秘诀同样是诚信和不上市。

此外,在问卷中,不上市及强调重视人才也是这些日本企业能够长寿的重要原因。调查报告显示,上市对企业的长期生存来说有很多不利因素,比如容易进行浪费投资和轻率扩张业务等,不上市更能慎重地运用资金。

 

金刚组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企业。(/维基百科)

 

【建筑不用钉子】

西元578年,正值日本敏达天皇6年,圣德太子笃信佛教并大力弘扬,他批准从朝鲜百济请了3位专门修建神社、佛寺的名匠金刚(即金刚重光)、早水、永路,兴建日本第一座官寺即四天王寺。寺院建成之后,金刚重光创立了金刚组,继续留在日本负责四天王寺的修缮。自此,金刚组世代以「守护四天王寺」作为使命,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里,承担着四天王寺所有的修补工作。

西元8世纪初,金刚组将当初四天王寺搁浅未建的回廊和讲堂等建造完成。不过,金刚组的业务并不只于四天王寺,日本许多传统建筑都能看到其印记。1583年,即将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将大阪城修建成地势险要的军事要塞,金刚组是工程的组织者。德川幕府时代,金刚组先后为德川家族建成了日本三大名园偕乐园、兼乐园、后乐园。如今,这三大名园已经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文化遗產」。

自古至今,金刚组一直推崇的是「职人技」和「工匠精神」。工匠加藤博文说,整个四天王寺的建筑,木柱和横梁的接驳关节没用一颗钉子,这是金刚组世代传承的古法。「我们用纯木材纵横卡位的技术支撑屋顶,使修復变得简单。」

直到今天,金刚组仍在坚持用传统建造技术,大梁、立柱、雕花、楔子,全部用手工打磨。在这些精美的柱子和横梁连接的内侧部位,经常可以看到如「坚固田中」的字样,只有检修拆开才能发现。「这是金刚组师傅的习惯,是给未来的人看的,要传达的意思是:这个时代是我创造的!」数百年后无论何时改修,工匠后辈们都可以感受到前人的心意。

 

金刚组千年不倒的秘诀在哪里?(/kankokunohannou)

 

【奉行「实用主义」】

金刚组能够传承千年,与其特有的组织有关。在日本,工匠都是自由职业者,不隶属于某个工匠队,但金刚组的所有工匠却是专属于其管理之下。作为家族企业,被称为「栋梁」的总首领由金刚家族世袭,下辖畑山组、木内组、土居组、加藤组、木口组等8个组,约120人。金刚组不採用长子继承,而是选择有责任心和智慧的儿子继任。在没有儿女的情况下,通过招上门女婿,让其改姓以保证传承衣钵。

金刚组奉行「实力主义」,8个组既密切配合又互相竞争。每次接业务时,总部会评估各组的能力,决定由哪一组来负责。当上组长后也不代表可以不干活了,组长被要求亲自动手,甚至专干重活难活。

 

金刚组世代以「守护四天王寺」作为使命。(/维基百科)

 

【专注专业度危机】

始终专注本业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重视佛教的日本,金刚组从事的寺院建筑行业是任何朝代都需要的工程。虽然每个时代总有溢价高的其他行业出现,但金刚组却始终坚持初心,抵制诱惑。金刚组第40代首领金刚正和就说:「我们公司生存这么久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坚持最基本的业务才是生存之道。」

金刚组一千多年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天皇推行「神佛分离论」,废佛毁寺,四天王失去了原有的领地,一直受其庇荫的「御用木匠」金刚组也失去了原有的俸禄与地位。面对困局,工匠们开始在其他寺庙工作,并从事商业建筑的建造与维修,最终凭藉精巧的技艺,度过了这次危机。

进入昭和年间后,传承到第37代的金刚组迎来第二次「试炼」。首领金刚治是个不折不扣的技艺工匠,却对各项经营活动兴趣缺乏,使得金刚组业务受阻。1932年,金刚治觉得辜负祖先重托,在先祖的墓前自杀了。家族危亡之际,金刚组毅然打破传统,由金刚治的妻子吉江继任,成为歷代中第一位女首领。如此大胆的举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社会震动,而正是这位女首领,上任后带领金刚组摆脱了危机。

好景不长,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忙于「护国神社」及「军神」的建造,寺院的建设基本停滞,金刚组经营惨澹,陷入危机。在这样的苦境下,金刚组瞄准商机,投资制造军用木箱,熬过了这一关,保住了公司的命脉。

 

明治天皇推行「神佛分离论」,也曾让金刚组遇到危机。(/维基百科)

 

【传承与重塑:不出赤字】

19世纪80年代,金刚组看到房地產业发展红火,没能抵住诱惑,购买了大量土地。但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破灭,房地產遭遇重创,金刚组资產严重缩水,债务缠身。20061月,大阪知名建筑公司高松建设从第40代首领金刚正和的手中将公司买下,并完成重建。新公司结束了家族经营,但保留了公司名称、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如果让大阪之宝金刚组垮了,将是大阪建设行业的耻辱!」高松建设会长高送孝育说。

在新社长小川完二的带领下,金刚组回到原点,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寺庙建设。同时,小川改革了金刚组的成本意识,强化了经营人力。各个组也开始法人化,一直以来充满职业技工气质的工匠们不再只埋头工作,也开始算起了经营帐,以「不出赤字」为奋斗目标。

在小川看来,金刚组除了祖传的技艺,其千年如一日对事业的专注和对传统的尊重,已经成为日本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必须完整保留。「我们所建造的是宗教建筑,正是那个时代每个人的信仰和内心想法的集大成。这种压倒性的庄严感、极乐净土的具现化和神佛面前的纯粹,是被歷史永远鐫刻的。」

在金刚组公司里的一个桐木箱子中,仍然保留着一份珍贵的手稿。那是1801年,第32代首领金刚喜定在「遗言书」中立的家训。总共列了16条,大致可分为四类内容:一须敬神佛祖先,二须节制专注本业,三须待人坦诚谦和,四须表里如一。

2014111日,金刚家在四天王寺举行每年例行的手斧开工仪式。「传统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建造起来的,就算是很小的一步,也会在歷史上留下确实的痕迹。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企业,今天我们所拥有的,只是认真走过这一步步,以后也将继续这样前行。」

文章来源:九个头条

 

2016-03-15
不完全统计,中国现今超过150年的企业有7家,他们分别是成立于1864的全聚德,1828年成立的王老吉,1669年成立的同仁堂药业。接下来就是1663年成立的剪刀老字号张小泉,1600年成立的陈李济;始创于1541年的广誉远,成立于1530年的六必居。

活了1400岁的公司,与中国超过150年的企业

1
2
3
j1
j2
j3
j4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