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黑水公司是爱国者的名字只有在律师和政客需要找替罪羊的时候才会被世人所知的故事。”他喜欢这句台词:“你可以抢劫我,你可以饿着我,你可以打我,还可以杀了我。就是别让我感到无聊。”
埃里克•普林斯 Erik Prince
普林斯的真实身份复杂:富二代、慈善家、虔诚的基督教徒、7个孩子的父亲、曾经的海豹突击队队员、曾经的黑水公司总裁等等,说起舆论中的不佳声名,埃里克•普林斯强调自己是个做合法生意的商人,并非是被媒体夸大渲染的发战争财的军事恶魔,他的手下也不是“雇佣军”,而是平民勇士,“黑水公司是失败政策和政客们的替罪羊,一直以来都遭受误解。”
普林斯近期的发声是在今年2月,日本人质后藤健二被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L)砍头杀害引起全球抗议,埃里克•普林斯随后声称,要不是奥巴马政府搅黄了他的生意,黑水公司早就投入到和伊斯兰国的战斗中去了。
2008年小布什总统出访伊拉克,被伊拉克记者扎伊迪扔鞋,鲜为人知的是,事件发生时是美国黑水安保公司人员迅速制服了扎伊迪,美国特情局的人则对这一突发事件措手不及。
尽管如此,作为黑水公司的创始人,埃里克•普林斯想要把自己在舆论中“洗白”很难。黑水这个美国最大的私人安保公司此前过于壮大,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类似于军事组织和其他政府机构分支的公司,以至于一位美国议员曾说,黑水的实力能推翻许多国家的政府。而美国民众对于它的印象就像是《反恐24小时》、《尼基塔》等美剧中,躲在阴影中为雇主实施暗杀的冷血反派,而事实上,埃里克•普林斯确实一度被称为“雇佣军之王”,是个让人有些“闻风丧胆”的争议性人物。
不过,也正是因为被严重地“妖魔化”,2010年,黑水公司不复存在。没有了与美国国防部、美国国务院、中情局曾签署保密协议的约束,埃里克•普林斯以《阴影中的军队》一书开始反击了,该书的简体中文版去年底推出,埃里克•普林斯为此来到北京并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的采访。这位前海豹突击队员很符合影视剧中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特工”形象:大块头、好身材、表情冷酷、目光锐利而保持警惕。他说:“现在,终于轮到我说话了”。
120个考生有将近100人会被淘汰,而普林斯就是最终能成为海豹突击队队员的精英学生之一
埃里克•普林斯说自己从小就对军事感兴趣,“我7岁时制作的第一组士兵玩具是纯铅打造的——这些士兵身高5厘米,齐刷刷地成排站立在我卧室的窗台上。我做了好几百个士兵,都被刷上了不同的颜色,与现实中的英军、法军和大陆军对应。”
一次在课堂上,因为一位老师说时任总统罗纳德•里根冷战时扩充军备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普林斯跟这位老师争论起来,“我当时滔滔不绝地列出我们应对苏联各种威胁所需的每种战略防御计划武器系统,我就像同学们点评密歇根大学橄榄球运动员那样,分析了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我那时想亲自上阵与苏联人战斗。”
普林斯曾经报名当过消防员,在白宫做过实习生,而对他影响最大的,则是成为海豹突击队队员。普林斯说因小时自己喜爱驾船并酷爱这项运动,父亲鼓励他参加海军进入军校,“我被海军候补军官学校录取之后,每天游泳数小时,增加做引体向上和俯卧撑的数量。在海豹突击队里,训练的要点不是你能举起多重的东西,而是你在陆地和水上如何自如地行动。每位海豹突击队员都必须是武装泅渡、高空跳伞、航行、爆破和其他一系列技能的专家。”
而在各种训练中,第六周被他们称作是“地狱周”:要忍受着寒冷和疼痛,连续132个小时在泥里摸爬滚打,普林斯描述道:“我们这些考生要跑200多英里,每天的体能训练长达22个小时。五天半的时间里才睡了大约四个小时。尽管每天摄入7000卡路里的食物,但还是没止住体重的下降;‘地狱周’快结束之时,‘跑步’其实都算不上在跑,而是强行蹒跚,因为肌肉已经僵硬,膝盖发软根本使不上劲儿。”
在所有训练结束后,班里的120个考生有将近100人会被淘汰,被淘汰的水兵中很多人会继续在海军服役,干得很出色,但是他们将永远不能成为海豹突击队队员,而普林斯就是最终能成为海豹突击队队员的精英学生之一,“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誉之一。”
之后几年,作为海豹突击队的一员,他被派往海地、波斯尼亚、中东等地执行任务。但由于父亲去世,妻子患上乳腺癌等家庭原因,普林斯1996年选择了退出,接手父亲留下的家族生意,并创造了随后声名显赫却又声名狼藉的黑水公司。
鼎盛时期的黑水公司有超过20架飞机,包括武装直升机和一个监视飞艇分队,甚至拥有自己的情报部门
普林斯退役后,适逢美国缩减军备开支,美国海外驻军规模不断减少,而美国兵力无法应对在海外越来越多的军事行动,美国的私人安保公司开始兴起,普林斯的黑水公司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1997年,他在美国南部大迪斯莫尔沼泽买了近6000英亩土地,创办了一家安保公司。由于这片沼泽地是煤黑色的,公司被命名为“黑水”。普林斯透露开始创业时,公司只有6名雇员,大家每天工作18个小时。
“9•11”之后,黑水公司迅猛发展,在小布什任期内先后拿到价值15亿美元的政府合同。有媒体称,普林斯因此赚了10亿美元。黑水帮美国政府完成了很多危险任务,被称为“影子军团”。鼎盛时期的黑水公司在全球部署了超过2300名私人士兵,还有超过2万名前特种部队成员、退役士兵及退休执法人员随时可供调遣。公司有超过20架飞机,包括武装直升机和一个监视飞艇分队——它甚至拥有自己的情报部门,以至于一位美国议员曾说,黑水的实力能推翻许多国家的政府。
随着黑水公司生意日渐兴隆,在外人心中,黑水公司也越来越妖魔化,越来越可怕,美国民众认为普林斯拥有“在地面和空中的杀人执照”,美国国会将普林斯描绘成发战争财的奸商,甚至还有说法称其是中情局手握重权的“间谍”。
2007年9月16日成为黑水公司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黑水公司的车队在巴格达西南部曼苏尔区遭到袭击,公司人员还击,导致8名伊拉克人被打死,13人被打伤。有目击者称,“黑水”公司的保安人员在这起事件中射杀了平民。次日,伊内政部宣布,美国“黑水”保安公司因涉嫌参与射杀平民事件被吊销在伊营业执照。
事件曝光后,美国国务院、国防部先后表示,将就此事件展开调查。美国国会随后出台的一份报告显示,黑水公司在2005年至2007年9月,雇用了122名有违法乱纪前科的人员在伊拉克从事保安工作,占其保安人数的七分之一,这三年黑水公司涉入195起枪击案,其中163起是其员工先开枪的。对于手下过度使用武力的指控,普林斯被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自此,黑水公司变得更加“臭名昭著”,开始走向下坡路,2009年黑水更名为Xe服务公司,2010年被外国投资者收购,黑水公司这个名字不复存在。
最新消息是,美国华盛顿联邦法院陪审团2014年10月22日裁定,原安保承包商“黑水”公司4名保安因7年前在伊拉克射杀平民而被判有罪,几名被告已经表示不服判决,准备上诉。看来,尽管黑水公司早已不存在,但是其恶名短时间内恐无法消除。
黑水与国务院、国防部、中情局等优秀执法机构都签署过合同,业务范围大到保护国家首脑,小到递送邮件
在新闻报道和文学描写中,黑水公司的雇员被描述成唯利是图的雇佣兵、残酷好战的暴徒,甚至更糟。由于黑水公司与美国国防部、美国国务院、中情局曾签署保密协议,即使公司的对手恶意传播不利于公司的负面信息,普林斯也必须保持缄默。在黑水公司成为历史后,埃里克•普林斯出版了《阴影中的军队》,他说“既然我们的批评者已经先声夺人,现在该轮到我发言了。”
普林斯透露他当黑水公司总裁的那些年,黑水与国务院、国防部、中情局、世界各地的优秀执法机构及其他单位都签署过合同,业务范围大到保护国家首脑,小到递送邮件。
“布什共和党政府执政期间,我们向伊拉克派遣过上千名承包商,向阿富汗派遣过上百人。我们与奥巴马民主党政府也延续了这种密切联系,即便奥巴马本人并不愿过多承认这一点。黑水公司的历史就是一个业绩卓越、勇于开拓的故事,令我感到自豪。而由于没完没了无聊的诉讼、国会听证会和失实的媒体报道,黑水公司被说成是军事恶魔,持枪作恶的雇佣兵。我们被贴上了雇佣兵和谋杀者的标签,成了公众对布什政府中东政策不满的泄愤对象。”
普林斯说舆论报道描画的黑水公司并不是真实的黑水公司,“官僚们为了让其他人一切照常生活,就对我口诛笔伐,黑水公司真实的历史可敬可钦、可歌可泣。这是勇士用血肉之躯挡子弹而被保护者却包揽了所有功劳的故事,这是爱国者的名字只有在律师和政客需要找替罪羊的时候才会被世人所知的故事。”
采访时,普林斯还向记者展示了黑水公司参与营救卡特琳娜飓风灾难中美国民众的照片,并反复强调,除了那些被妖魔化的军事行动,黑水还做了很多服务于普通百姓的事情,他的员工是平民勇士,公司成立以来牺牲了很多人,这些人都是为了正义而牺牲的。
“你可以抢劫我,你可以饿着我,你可以打我,还可以杀了我。就是别让我感到无聊。”
普林斯表示,黑水公司的工作,有许多是政府不愿公之于众的:例如国务院批准的在伊拉克的作战战术,包括我们的交战规则;或者黑水公司重点参与的奥巴马总统在巴基斯坦及其他地区不断扩大的反恐战术;甚至是如今政府对承包商的深度依赖和战争机器外包情况,“政府机构既不愿意把我们参与的这些事件的真相公之于众,也不愿褒奖我们为他们做出的最大贡献:增强美军的战斗力。他们只想一味推诿。”
普林斯透露,因为与CIA(中情局)签有保密协议,《阴影中的军队》有55页的原稿被删掉,“多年来,黑水公司的工作一直被误解。当年,政府与我们签署的协议禁止黑水公司对公共舆论做出反应。我们不能解释公司是如何获得合同的,不能解释2007年9月在巴格达血腥的射杀事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能解释政治格局的变化如何击垮我的公司,成为党派之争这部闹剧中的一幕,不能解释如何因中情局严重失职使我最终痛失挚爱的工作。”
黑水公司的故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那些火爆的反恐影视剧,不过埃里克•普林斯对记者表示,他并未看过《尼基塔》等影视剧,平时很少看这类影视作品,“我更愿意看‘发现频道’”。埃里克•普林斯认为影视剧里的那些描写是好莱坞的惯用手法,很多都是虚构的,不要“对号入座”,更与他本人及黑水公司没有半点关系。
普林斯说,他最喜欢的演员之一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他1986年主演的《战火云霄》中的一句台词至今都影响着他,片中,伊斯特伍德说:“你可以抢劫我,你可以饿着我,你可以打我,还可以杀了我。就是别让我感到无聊。”普林斯说,时至今日,他都喜欢这句台词,“我可不是那种能长时间坐得住的人。”
也因此,在结束黑水公司后,普林斯成为一家物流服务公司的执掌者,把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人员和物资,安全高效地运输到用其他任何方式都难以抵达的地区。
“这家公司发挥了我很擅长的后勤协调能力,我还能在晚上与家人一起共进晚餐。这是我父亲当年竭力做到的事。我的未来如何仍有待观察,明天一到我的生命就减少一天,只有上帝知道我还能在世上活多少天。但与此同时,我在享受更加安静的生活。”
源自:张嘉《埃里克•普林斯:黑水公司创始人,雇佣兵之王》北京青年报2015-04
链接:
黑水创始人转型为中企在非洲跑运输
“即使中国将所有资源投向非洲,仍需要二三十年才能达到非洲市场的天花板,到那时我早就退休了。”
新兴市场无疑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其中,非洲这块大陆正面临着无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全世界最熟悉非洲格局的专家之一,在2010年卖掉美国黑水公司的埃里克•普林斯(Erik Prince,以下简称“普林斯”)依然没有离开非洲,并成为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先丰服务集团(0500.HK,Frontier Services Group Limited,简称FSG)的董事长,为中国公司提供在非洲发展所所需的航空运输、物流管理,应急救援以及与风险管控相关的培训等服务。
在其位于北京东四十条的新办公室,普林斯接受了财经网记者的专访,当聊到非洲市场的潜力时,他显得十分乐观:“在我看来,非洲是最后一片增长潜力巨大的大陆,它亟待开发、投资,同时,该地区市场并未被官僚所束缚,因此存在着很多机遇。在这里,只要有勇气、有创新精神,以及一点点小‘固执’,就能成功。”
即使原油价格下跌非洲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在世界经济下行、多重不利因素影响着全球经济增长的背景下,普林斯对非洲经济的增长却仍然很乐观:“即使原油、有色金属等价格跌至低位,非洲经济今年仍有着大约5%的增长。可见非洲市场的需求实际上是很旺盛的。”
根据IMF今年初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2015-2016年的全球增长率预期分别为3.5%和3.7%,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增长率则为4.9%和5.2%。此外,在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评定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13个国家中,非洲占据了6个席位,其潜力可见一斑。
普林斯认为,现在的非洲就跟二三十年前的中国一样,拥有者极大的增长潜力。即使是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滑至低点,但其他产业的良好发展仍可以支撑起非洲经济。
事实上,除了丰富的石油及矿产资源,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也将成为非洲经济增长的有利支撑,根据南非标准银行此前发布的报告,非洲每年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与升级约需要1000亿美元,其中每年资金缺口高达470亿美元。
此外,在交通运输、通信业、电力,农业等多个领域均有着巨大的投资需求。
“比如农业,如果有很好的物流系统,种子、化肥等农业所需资源的可及性得到提高,能让整个农业的运输体系更加便捷地通向市场,使农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下去,非洲甚至能够解决全世界的温饱问题!”普林斯举例道。
中国的非洲生意:贸易和投资潜力巨大
而对于中国来说,非洲市场亦是一片投资蓝海。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额前五名国家的投资额度,从2004年的3.172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12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35.5倍。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很大程度上为不发达的非洲国家提供了强劲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在包括公用事业等关键领域,还有电信、港口建设和运输。”非洲经济发展研究所许莉称。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则表示,从长期看,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仍将保持增长。“去年李克强总理访问非洲,提出了‘461中非合作框架’,宣布中方愿与非洲国家积极推进产业和金融合作等六大工程,力争实现到2020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向1000亿美元迈进”。
与此同时,中国对非贸易的脚步亦在加快,据中国海关数据,2014年全年,中国对非进出口总额为2218.8亿美元,同比增长5.5%,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额首破千亿大关,为1061.5亿美元,同比增14.4%,在各大洲中增长最快,显著高于整体外贸出口额6.1%的增幅。
具体到产业方面,仅以核电为例,去年中国就与南非签订了核电合作框架协议,作为非洲目前唯一拥有核电的国家,其核电发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5%,因此仅南非在核电市场上,就具有相当大的潜力。而今年,中国又基于华龙一号,与肯尼亚签署了核电开发合作谅解备忘录,逐步打开非洲的核电市场。
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面临风险和挑战
不难看出,非洲这块大陆的潜力如其盛产的钻石一般闪闪发光,引得中国企业心向往之。但在开拓这片市场时,所要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亦更加突出。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苏桂锋也表示,对风险的事前防范不足,事中不善应对,事后不予总结,这是很多企业“走出去”的通病。
“中国企业走出去一般面临十大风险,首先是安全风险,主要是指武装冲突,恐怖主义,对外国投资者及其私有财产持有的敌意;二是政治稳定性风险,主要是指社会动荡,政局的更迭频繁;三是政府效能风险;四是法律监管的风险;五是宏观经济风险;六是外贸及支付的风险;七是金融风险;八是税收政策风险;九是劳动力市场风险;十是基础设施落后风险。”
据了解,目前公司正与国资委联合进行一项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评估调查。
“气候、落后的交通、疾病、犯罪、政治动荡以及腐败问题都会成为中国企业进入非洲所将面临的风险。”普林斯举例道,在交通方面,非洲中部的内陆地区很难进入,当地港口十分古老,道路也很有限,且只有不到1/6的道路铺设了柏油。因此,市场开拓是一件十分艰难的工作。
从去年7月开始到今年8月,FSG陆续收购了肯尼亚凤凰航空有限公司、刚果Cheetah物流公司和南非Transit Freight Coordinators集团,打开了肯尼亚、刚果金、南非、赞比亚以及津巴布韦的航空物流市场。今年10月6日又公布将收购欧洲南部一家航空公司51%的股权的投资意向书,意图拓展非洲北部市场。
目前,FSG已经在中国大陆完成了高端客户的推荐,并将会在他们“走出去”之前为其进行培训,包括如何更好的管控及应对风险、紧急情况下的医疗和救援等。据FSG业绩报告显示,公司在2013及2014年分别亏损1.82亿港元和1.3亿港元,但2015年上半年已实现1.43亿港元盈利。
从全球最大私人军事服务商到非洲物流
普林斯最为外人所熟知的,无疑是其黑水公司创始人的身份。
在从海豹突击队退役后,普林斯在美国南部大迪斯莫尔沼泽创办了一家保安公司,由于这片沼泽地是煤黑色的,公司以“黑水”为名。 该公司曾为美国国防部、中情局等机构提供安保服务,还为美国联邦调查局、特种部队等提供培训服务。英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军方也是其服务对象。
作为全球最具规模的私人军事服务公司,黑水公司在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当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鼎盛时期,其在全球拥有超过2300名私人士兵,2万名退役的特种部队、士兵、执法人员可供调遣。在装备上,拥有超过20架飞机,其中包括武装直升机和一个监视飞艇分队。
但由于受到美国政客和舆论的打压,普林斯被迫于2010年将黑水公司出售。
此后,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王室的支持下,普林斯成立了“本能反应”公司,在阿布扎比的沙漠里为阿布扎比王室训练外籍兵团;2010年,受索马里请求,普林斯又组织为索马里“邦特兰海上警察部队”提供训练,打击索马里海盗。
“后来我想,既然能在那样艰险的环境中,为他们训练士兵、武装他们,和他们一起执行任务、面对枪林弹雨,那么在非洲从事能源矿业的开采,提供安全的运输服务应该也手到擒来。”普林斯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于是,2012年,普林斯成立了一家涉及非洲大陆中航空、勘探、采矿及物流等范畴的私募股本公司——边境资源集团(Frontier Resource Group)。他手上另一家公司Frontier Services Ltd.(FSL)则为在非洲投资的能源公司等提供航运、物流等一揽子服务。
2013年,普林斯前往香港募资,经人介绍认识了有“香港壳王”之称的高振顺,高振顺跟他交流时表示,在危险的地方如果能提供安全的物流运输服务,会是很好的生意。于是两人一拍即合,2013年11月,FSL被高振顺手上的香港上市公司天地数码全资收购,天地数码更名FSG,普林斯出任董事会主席,高振顺和中信集团的罗宁兼任副主席。
据公司于港交所披露的2015年中期报告显示,普林斯、高振顺、中信集团分别持有FSG 25.07%(期权)、24.85%、19.32%的股份。中信集团及其子公司在撒哈拉以南地区有着广泛的业务分布,普林斯也表示,中信是FSG目前的客户之一,“也会帮我们与更多的国企建立联系”。
普林斯称,目前FSG的业务服务对象主要为三个领域:最核心的一块儿,是油气勘探、矿业采掘等;其次,消费品行业,在非洲南部为两百多家连锁店提供物资运输服务,可以从开普敦一直到刚果金,其中还包括冷链、生鲜等;第三个方面是政府和NGO组织,其中还包括联合国人道主义的物资运送等。“我们有很多方式保持业务量,因为我们的业务范围并不狭窄,容错率更高。只要非洲还在发展,FSG就仍在发展”。
“现在正是非洲的黄金时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非洲市场都将是投资,盈利的好时机。”他乐观且不失幽默的回答道,“即使中国将所有资源投向非洲,仍需要二三十年才能达到非洲市场的天花板,到那时我早就退休了。”
来源:财经网申学舟《黑水创始人转型为中企在非洲跑运输:非洲市场将迎黄金期》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