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商业模式    日本时尚美学崛起路径
  • 中国钾盐缺口

    中国有56%的耕地需要“补钾”,总体上越往东南越严重,闽、湘、鄂、粤、海南以及江淮地区土壤钾含量都十分稀少,高效钾含量只有新疆、关中农业区的二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2023年,中国钾盐缺口68%,需进口1000多万吨,而由于钾的高度垄断,进口选项非常有限。

    0 ¥ 0.00
  • 三井物产的情报网

    微软的情报系统对企业经营的贡献率大约是17%左右,而三井这种贸易财团则是以信息为最终的经济效益,其情报就是整个公司的命脉。作为民间研究机构,从研究的深度、广度和企业接受程度来看,比政府研究机构更有效率。其成果被日本企业界认为是经济变化的风向标。

    0 ¥ 0.00
  • 为什么盒装奶是950毫升?

    国内的一些牛奶包装沿用了美国的可折叠屋顶式纸盒设计,用的模具一样,那标注的容量也跟别人一样,取近似值950毫升。制造商在保持包装大小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稍微减少产品的体积。这可以帮助公司在生产成本上升时控制开支,而不会显著提高零售价格。

    0 ¥ 0.00
  • 一个县城与打火机

    12道工序、32个零配件、15项测试标准……制造出1元打火机。全球一年销售200亿只,约七成来自中国湖南邵东。这里年产打火机150亿只,远销120个国家和地区,串起来能绕地球20圈。在邵东,平均每1分钟就有2.8万个打火机下线,其打火机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0 ¥ 0.00
  • 重生的俄罗斯农业

    2002年俄出台《农业用土地流通法》后,一系列法律让农用土地流通得以明确、透明地进行,保证了农业政策的稳定性。2007年对农业发展做出规划,实行农业保护政策和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对农作物保险费实施补贴。次年俄罗斯农业从粮食净进口国转变为粮食净出口国。

    68 ¥ 0.00
  • 印度,用糊糊驯服味蕾

    谷物的富余,让印度不怕浪费粮食,人们发现,面粉和米粉作为糊糊的增稠剂,质地更浓郁粘稠、香料与食材融合度更好,且可以保温和解腻,缓解糊油脂和肉类的油腻感。原本粗劣的糊糊,在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越来越能驯服各种各样的食材,并形成另一条美食路径。

    60 ¥ 0.00
  • 拜耳伤痕

    买下孟山都,彻底改变了拜耳的发展轨迹。拜耳最大的三项并购是2006年以19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先灵公司,2014年以142亿美元收购默沙东的OTC业务,以及2016-2018年间以63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前两项并购起码还增强了拜耳的制药业务竞争力,最糟糕的是对孟山都的收购。

    19 ¥ 0.00
  • 全球家族办公室现状

    只有少数家族办公室将注意力放在促进家族团结和长期稳定上。在职能专业化方面,投资管理进展最为显著,而其他职能专业化水平则存在差异。家族本身的专业化水平也呈现出类似的情况。许多家族和家族办公室都缺乏领导人接班规划,并且未为下一代制定教育规划

    73 ¥ 0.00
  • 日本地理标志保护制度

    长期以来,日本对地理标志的保护,都是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法律提供的被动保护。2014年日本颁布GI法。该部专门法对地理标志的保护进入主动保护阶段。该法能制定实施,除了促进农林水产等产业发展、保护消费者利益外,与欧盟谈判也是重要因素。

    24 ¥ 0.00
  • 全球产业链演化历程

    技术演进、竞争优势和风险环境是推动全球产业链发展的三股主要力量。技术演进是产业链结构变化的基础。在不同时期,三股力量以不同形式共同塑造全球产业链格局。在当前,三者分别对应着绿色化、效率性和安全性,使产业链呈现绿色化与多国多中心化的发展趋势。

    240 ¥ 0.00
  • 游戏行业的肉与汤

    AI会不会彻底改变这个行业,“不好说”,“AI原生游戏大概率不会是我们先搞出来,可能是哪个做AI的实验室先做出来,然后其他人会在他们的基础上往下走,”卢竑岩表示,目前还没有看到离实用特别接近的科研成果,“但也很难说,会不会突然有爆发性地增长。”

    0 ¥ 0.00
  • 120年美国房价历史和规律

    从1890年到2013年的123年中,有28年下跌,95年上涨。其中跌得最深的是2008年,跌幅达18%。连续下跌达到5年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1929-1933年累积跌幅达26%;2006-2011年累积跌幅达33%。在过去的123年中,美国房价平均增长率为3.07%,CPI 通胀率为2.82%。在扣除通胀率后,房价就基本不涨了。

    0 ¥ 0.00
  • 枢纽城市之争

    超级承运人与枢纽机场相辅相成,带来大量客流、物流,从而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无论是超级承运人,还是枢纽机场,都强调“集中”,如达美航空在亚特兰大份额超过80%,堪称“堡垒枢纽”。而中国目前有57家航司,三大航在北上广基地份额都仅在40%-50%之间,市场份额较为分散。

    0 ¥ 0.00
  • 波音从工程奇迹到信任危机

    批评人士说,波音公司把安全当成了利润的牺牲品。”这样做是为了让波音的运营更像一家企业,而不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波音的确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但人们投资一家公司是因为他们想赚钱。”今天的波音既不是一家伟大的工程公司,也不是一个好的投资对象。

    0 ¥ 0.00
  • 计算机产业史

    本文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ENIAC发明开始,阐述计算机作为不同效用工具为人所用。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适时控制,到线上社交、个人玩乐、办公效率、图形工具,再到内容平台、互联网与云计算时代,最后计算机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方方面面,无处不在。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大而统一,发挥最大网络效应,与其去中心化的基础定位有很大关系:数据包发送方式和发送内容无关,任何设备都可以加入互联网,唯一中心化的域名管理机构获得了独立且非营利地位,互联网治理更多依赖社交机制,而不是靠特定机构来管理。

    27 ¥ 0.00
  • 墨西哥的中国工厂

    中国企业到墨西哥以前,目光紧盯着美国,到墨西哥后却发现了许多新机会。同时到了墨西哥后,它们惊觉,中国经验失灵了。不同于过去从欧美日企业到亚洲四小龙再到中国,再从中国到东南亚的产业转移,中资企业到墨西哥是一场大国博弈背景下的应变之策。

    74 ¥ 0.00
  • 像研究人类一样研究ChatGPT

    一篇有关“机器心理”的预印本。他在其中提出,把LLM当作一个人类对象来对话,可以揭示底层简单的计算之中产生的复杂行为。Google的研究引入“思维链提示”,来描述一种让LLM展示“想法”的做法,会让模型按相似的流程行事。它会输出思维链,这么做更可能获得正确答案

    28 ¥ 0.00
  • 欧亚电网互联的地缘要素

    欧亚电网互联问题上,欧盟和俄罗斯等传统“电力中心”依然重要,新“中心”如中国、印度、土耳其、伊朗等也在崛起。随着技术发展,电网容易受外部力量影响,美国也在不断尝试渗透。电网联通可以建立包容、平等、开放的政治空间;同时,也可以成为政治制度堡垒。

    116 ¥ 0.00
  • 北京与“繁华”

    相比窄路,大宽马路大街区反而才堵车。小尺度的交叉口信号相位少、周期短,可使清空距离和损失时间变短。北京“宽马路、疏路网”,与东京、纽约、香港“窄马路、密路网”,后者利于微循环打通,利于商业繁荣。另外,不是街区制,三百万以上人口就会爆发城市病。

    77 ¥ 0.00
  • 日本基金业萧条30年后

    90年代初至今,日本基金行业直面“失去的30年”。但仍实现一定程度结构性发展:当资金逃离权益市场,通过出海等方式拥抱固收业务、后开发养老金投资、逐月决算基金等特殊业态,头部机构又依托日本央行购买ETF扩表等,在被动产品上做大规模,最终铸成今日格局。

    138 ¥ 0.00

【作者:Aki;来源:印客美学《日本时尚美学到底是怎么崛起的?》2020.10

 

近年来,国内服装品牌可谓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不断的生长。

无论是转型成功,逐渐走向国际的李宁,还是凭借秀场火遍互联网的盖娅传说,或者是在《浪姐》里狠狠火了一把的密扇……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4911204400_a700xH.jpg

本土服装品牌的成功,让我们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美学,向国际展示着东方之美。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4964939600_a700xH.jpg

但实际上,中国的服装品牌距离真正的走向国际,仍然有着相当的距离。对西方品牌的模仿山寨现象仍层出不穷。

那么,我们自己的本土品牌潜力在哪里?又应该如何走向未来?

小印觉得,反观邻国日本的发展过程,或许我们能够获得一些借鉴。

在过去以西方为主导的时尚界,亚洲品牌如何打破垄断,一步步走向美国与欧洲,得到世界的认可?

从这里,我们或许能够如何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答案。

 

1.美式时尚竟由日本人创造?

 

二战后的日本原本是一片时尚荒漠

但日本人却能够挖掘出了一种日本制造的美式风格,刮起一阵属于本土的潮流之风。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011208400_a700xH.jpg

没有时尚,那就模仿时尚。

这成为日本战后经济逐渐缓和后服装产业发展的一大思路。

石津谦介是这股浪潮中不得不提到的人物。在他看来,当时的日本男性对时尚有着很大的偏见,自己的品牌急需推出一条新的、属于年轻人的产品线,使年轻男性们改变自己的看法。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061853700_a700xH.jpg

一次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旅行,他嗅觉灵敏地发现了这些美国东海岸学生服饰的魔力。

石津谦介将这种风格命名为常春藤风格,并由此开始它火热百年的潮流旅程。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097283700_a700xH.jpg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138182800_a700xH.jpg

Men'sClub》上的传统常春藤联盟生社

但这实际上常春藤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日本人对美式风格的一种想象,而不是真正源于美国东海岸的校园。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170309500_a700xH.jpg

风格只是第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日本人将这种时尚风格进行了极为细致的、系统性的规则编写,并对此进行了极为成功的宣传与推广。

时尚杂志《Men'sClub》成为了常春藤风格的集中地。

编辑们开设常春藤问与答专栏,手把手教自己的读者如何更加常春藤。诸如要揭开纽扣衬衫上的纽扣,领带必须打成平结等等细节问题,都不在话下。

他们也创造性的使用街拍的方式,在街头捕捉穿着常春藤风格的青年人,来彰显自家品牌的流行。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232505200_a700xH.png

当然,日本人也尤其善于运用插画、漫画元素。各色各样的常春藤男孩在当时也成为了常春藤的象征,在1960年代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261411800_a700xH.jpg

与之类似的,还有牛仔裤。

日本人不甘于仅仅复制西方的产品,他们将美式牛仔裤改造成自己的风格,丰富了其款式和制作方法。

70年代,日本年轻人正沉迷于好莱坞电影和摇滚乐,美国电影《飞车党ThewildOne》男主角MarlonBrando穿着的Levi's501牛仔裤,几乎完美的展现了男性心目中的硬汉形象。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314897800_a700xH.jpg

与此同时,美国几乎无人了解旧款Levi’sLee牛仔裤价值。

由于牛仔裤在当时的日本实在难以买到,一大批商人开始专职在日本和美国之间往返,专职采购Levi's牛仔裤。这就是古着的前身。

而当政府政策不断放宽,真正正统的美国牛仔裤进入日本市场后,日本人却丝毫提不起兴趣。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348017300_a700xH.jpg

在一方面,古着被严谨又细致的狂热青年们充分研究。Levis牛仔裤各个时期、各种版型的裤子都做了极为细致的区分。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369159000_a700xH.jpg

另一方面,穿习惯了古着牛仔裤,那柔软质地、褪色后的独特质感成为了不可代替的体验。

所以,进口的正版牛仔裤,或许早已经不是日本人心中所想要的东西。

反应迅速的日本商家敏感地抓住了这一变化,快速地生产出了一批日式牛仔。把牛仔裤变得更古着的方式,就是把牛仔裤先洗一遍再拿去销售。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398408700_a700xH.jpg

BigJohn牛仔裤早期广告与销售标签

在日本的独特文化之下,牛仔裤往往也被年轻人赋予了反派的涵义,通过对牛仔裤形态的改变,激烈地在街头运动中表现年轻人的力量与态度。

文化与政治因素不断丰富着这件单品的意涵,牛仔裤的销售量从1966年的200万条增加到1969年的700万条。

美式的常春藤与牛仔裤在本土并没有引起注意,但却在日本拥有了新的生机,被日本人创造、接纳,成为了一个流行的经典符号。

潮流背后是企业家们不一般的观察力和抓住机遇的能力。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426391500_a700xH.jpg

 

2.时尚巴黎如何掀起日本风潮?

 

除了把美式时尚玩出了花样,一批日本设计师也在战后不断走向时尚的中心——巴黎。

这一批设计师顺应时尚系统的规则,却又适时地对其打破。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454461000_a700xH.jpg

无论你是否关注日本设计,你都一定听说过他们的名字:山本耀司、三宅一生和川久保玲。

三大巨头将独居创新的日本服装风格带进了法国巴黎,引发了时尚界的极大讨论。

这群日本设计师在当时的西方像是一群叛逆者,他们对西方的服装体系进行了重新解读:

——领口只能有一个?袖子只能有两只?服装的既定性别?这些既定的规则似乎并不存在。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484740700_a700xH.jpg

山本耀司1984年秋冬系列

山本耀司的标志性设计由垂挂和围裹在身上的大片硬挺面料构成

像是三宅一生,他的换装师甚至吐槽(在那场秀的时候)你根本来不及想哪个洞应该在哪儿!……没有人认得出来,我相信即便是三宅一生本人也未必能认得出来。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532950300_a700xH.jpg

但事实根本也不是如此简单,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了设计背后的故事。

在当时,三大巨头之所以能够顺利在时尚之都掀起热潮,很大程度上也与他们在早年就进入了巴黎有关。

一位公关人士曾说:如果你是一个在法国工作的设计师,那就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你得身在巴黎才能获得国际的认可。

巴黎,本身就是一个门槛。

设计师为了得到法国时尚体系的承认,需要在巴黎加入由时装记者、时尚编辑和时尚公关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

只有通过这些把持者的认可,才算是真正进入了国际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568437900_a700xH.jpg

 

在他们前面开路的前辈高田贤三也是如此。

分析人士认为,高田贤三和他KENZO“完全融入了巴黎,他是日本设计师中最不日本,但却最巴黎的。

高田贤三在西方建立起的高知名度,使得日本有了更多进入西方话语体系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得更多日本设计师看到了国际化发展的可取道路。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594315100_a700xH.jpg

另外,诸如于西方著名的艺术家进行合作,也是一项能够帮助他们汇入主流的方法。

比如舞曲制作人摩斯·肯宁汉就曾经参与过川久保玲的隆与肿系列的设计,三宅一生也从1986年开始和摄影师欧文·佩恩保持着密切的合作,还和一些雕塑家与画家一起举办了个展。

https://img1.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631540500_a700xH.jpg

这种合作不仅使得两者的名声得以扩大,同时还能够使得设计师们获得与艺术家们同样高的地位,这的确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混圈子,融入时尚系统,是时尚界基本的规则。日本设计师们明白这对他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事。

 

3.日式潮牌如何走向世界?

 

将这股潮流推向另一个高峰的,是80年代著名的藤原浩与Nigo。他们的街头品牌真正使得日本时尚从本土走向了世界各地。

这些潮牌融合了浓浓的街头文化风格,使得当时热爱嘻哈文化的青年人们为之倾倒。

最为典型的就是Bape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675248400_a700xH.jpg

他们采用了与前辈相似的手段,利用杂志、影像媒体,联合嘻哈歌手,将自己的身价不断抬高。

同时,创造出了既具有噱头的限量款,刺激青少年的收集欲望。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78784600_a700xH.jpg

当木村拓哉穿上Bape出现在少女们最喜欢的综艺节目上时,它开始逐渐拥有了更多的拥护者。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745202100_a700xH.jpg

Bape开始走向亚洲更为广阔的地区,诸如香港。

据说,当时香港青少年疯狂抢购BapeMilo系列的状况还引来了电视台进行报道。

这还不够,在席卷亚洲之后,Bape又发展到了美国。

百事可乐上开始出现了Bape的迷彩图案,与Bape有关的事物随处可见。

BapeCutsBapeCafe?!餐厅、BapeKids童装店……在名人与产品的加持之下,Bape迅速成为了美国最抢手的品牌。

https://img3.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774830700_a700xH.jpg

据统计,2000年中有数十首嘻哈歌曲提到了Bape,穿Bape也成为了嘻哈歌手们的标配。

年轻人最梦寐以求的品牌已经不再来自美国,而是东京的特定区域。

二战后,美国人就像前十年日本人沉迷于美式风格一样,疯狂爱上日本品牌。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799491200_a700xH.jpg

为什么日本时尚能够走向世界?

其实和时代的机遇、出色的潮人贡献、以及一定的运气不无关系。

但实际上,沿着日本时尚的发展道路,我们可以意识到,他们与西方体系之间似乎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日本人始终没有对时尚体系、既定风格进行根本上的挑战。他们追随、利用和研究西方的审美风格,但却又能够保持自身。

在解构服装的同时,他们伴随着西方时尚不断前行,自身也融入其中,成为了其中的一员。

https://img2.jiemian.com/jiemian/original/20201023/160344395839562900_a700xH.jpg

这种关系使得他们既部分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念,但却又能够将自己的理念与思索加入其中,使得时尚变得不再如此的枯燥、教条。

在时尚已经成为一桩关乎形象的生意的今日,中国或许同样需要以类似的思路融入世界,定位自己的标准与美学。

这一阵的国潮会走向何方?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书目:

《原宿牛仔:日本街头时尚五十年》,W.大卫·马克思,上海人民出版社

《巴黎时尚界的日本浪潮》,川村由仁夜,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0-12-25
在过去以西方为主导的时尚界,日本一步步走向美国与欧洲,得到世界的认可?二战后的日本原本是一片“时尚荒漠”,日本人挖掘出了一种“日本制造”的美式风格,刮起一阵潮流之风。没有时尚,就模仿时尚。这成为日本战后经济逐渐缓和后服装产业发展的一大思路。

日本时尚美学崛起路径

日本时尚美学